点击上方江南晚报订阅

锡城热点新闻即时推送

山东锅炉厂现状(亏损裁员减薪为何从没在无锡)(1)

山东锅炉厂现状(亏损裁员减薪为何从没在无锡)(2)

山东锅炉厂现状(亏损裁员减薪为何从没在无锡)(3)

锅炉的心脏:汽包

华光股份为中海油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研制,并在国内首批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的 4台 9F级立式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该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城南路上,古运河两岸,曾经是无锡诸多制造企业聚焦地。化肥桥一带的锅炉厂、电缆厂,不远处的钢铁厂、焦化厂、化肥厂、动力机厂……每天一早,附近道路上,或是骑自行车或是搭乘5路公交车的,都是在这一带厂里上班的职工。这样的景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

如今,这里留下来的只有原来的无锡锅炉厂今天的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了。

华光股份上世纪80年代的厂房。

厂龄60年

市属工业的常青树

走进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股份”),能明显感受到厚重的年代感。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工厂马上要满60岁了。厂区道路两旁的树木绿阴繁茂,很多车间、办公楼已烙上了时间的印记。

无锡现代工业的底子一批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打下的,还有一批则是新中国时期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随着时代变化,保留着当年的企业性质、经营范围和行业地位的并不多。华光股份几乎称得上硕果仅存,建厂迄今,华光股份的市属国有企业性质未变、经营锅炉产品的主业未变、始终位于行业前列的地位未变。

华光股份党委副书记邓迎强接受采访时表示:建厂近60年,生产经营状况一直不错。倒闭、亏损、裁员、减薪这些在很多企业发展出现过的情况,基本上与华光股份绝缘。

毫无疑问,华光股份是无锡实体经济中的“优等生”。

转型新能源

融入“一带一路”

据悉,华光股份吸收合并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实施中。整合完成后,华光股份将形成高端制造、热电运营、市政环境三大业务板块,市值将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公司将成为省内首家既实现整体上市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华光股份将顺应时代变革实现两个转型:一是要实现经营模式转型,由装备制造向工程综合服务转型,加大投资运营;二是要实现业务模式转型,由常规领域向新能源、清洁能源领域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制造型企业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华光股份称得上无锡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去年以来已先后签订了“越南海阳项目”6.235亿元合同、伊拉克巴士拉650MW燃机联合循环电站扩建项目10台9E级余热锅炉设备4.20亿元合同等订单。其中伊拉克的项目,是华光股份历史上最大的一份清洁能源订单,也成为华光股份上市重组后向新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华光“成功守则”

每家成功企业背后,必有其为人称道的理由,华光股份的成功秘诀又是什么呢?

一:聚拢人才 正试点推进员工持股

善待员工一向是华光股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华光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并正式加盟国联集团后,华光股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员工的收入、福利也进一步提高。2007年起,华光股份为每位员工缴纳了企业年金,员工退休后,除了正常的社会养老保险金,还能额外领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

华光股份目前正在试点推进员工持股,公司认为只有将企业发展与员工利益捆绑,建立起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员工才有动力,企业才会有活力。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目前,华光股份高级工以上人员占到总人数的48.8%,技师、高级技师在一线工人中占的比例达到20.2%。雄厚的人才储备,有力推动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一个方向性选择:多元化发展还是专业化发展,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回答。

在发展历程中,华光股份也曾跨界进入溴化锂中央空调和助力车领域,不过后来都退出了。助力车本身就是阶段性过渡产品,市场热度一过果断放弃。溴化锂中央空调则是通过与知名专业生产商美国约克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让更专业的公司来深耕和做大这个领域。

通过坚守主业,华光股份有更多精力来聚焦主业、深耕主业,通过不断升级把产品做得更精、更专、更好,前行脚步愈发稳健。

走进华光股份大门,第一眼就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八个大字不仅挂在墙上,更刻在了每个华光人的心里。

邓迎强本人是焊接专业出身,对这八个字有切身体会:“锅炉是高温高压工作条件下的大型压力容器,若是关键部位的质量有一丝差错,就会造成事故。”“锅炉大部分属于非标产品,品种又很繁复,很多锅炉的结构不同,不能用通用的方法组织标准化生产。一台锅炉往往由上万个部件组成,最基础的钢板材质可能都不一样。要做好锅炉产品,只能靠工匠精神”。虽然现在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机器再高级,也离不了工人的操作。”

华光股份的“陈国民大师(铆工)工作室”“毕长忠(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后,完成了产品质量提升、工艺完善、设备调试等多个攻关项目,为公司节省成本上千万元,成为“出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示范窗口。公司通过“拜师结对”活动,把高端引领,中间帮教,低端带动作为工作主导思想,形成金字塔式技能培育模式,从而使一枝独秀催发出万紫千红,让一马当先转化为万马奔腾。

■短评——

把擅长的事情做强,企业才有持久生命力

无锡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产业强市是必由之路。了解无锡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无锡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

华光股份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各种披着“新经济”外衣的泡沫和陷阱,实体经济自身要保持战略定力,回归经营本质,弘扬“工匠精神”,同时紧盯国家战略,坚持创新升级,将擅长的事情做专、做实、做高、做强,理性应对市场周期性挑战和威胁。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晚报记者 孙暐 配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