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糯米油炸糕的做法(外酥里嫩的油炸糕)(1)

“大红黍子软油糕,看见妹妹哪都好……”我的家乡武川爬山调中的“炸油糕”,是男女老少喜食的佳肴,逢年过节、盖房压栈,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吃糕。办事宴坐席的头一道菜就是现炸糕,武川人把它称作衬席糕,故武川人有“娶媳妇吃油糕,恩恩爱爱过到老”之说;佳节生日吃糕,把“糕”和步步登高、高升旺长联系起来;哪户人家乔迁新居,大伙就会怂恿:“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您看,吃糕多重要。 现炸糕好吃,也不难做。它用黍子做原料。首先要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只有这种黍子做出的糕才又软又筋。把黍子脱去皮,即变成黄米,再加工成面,当然越细越好,就是黄米面。第二要先把黄米面用水和,水要适量,和起的面能擦成团即可,这面团必须反复搓擦,然后撒在笼上蒸,先撒一层,待这一层糕的颜色深黄熟了,再撒一层,直到撒完。最后盖上锅盖,蒸几分钟后,倒在盆内或面案上揉成一块,即素糕。素糕最讲究软、筋,村里人开个玩笑,说是用铁匙铲一块糕,从屋里拽到门外也拽不断。这虽然是夸张,确也道出武川油糕的软筋。最后要把素糕握成鸡蛋大的个,揉一揉,包上点豆馅,拍成状如月饼的圆片,然后放入烧开素油的锅里炸,炸到皮深黄时捞出来,就是现炸油糕。这油炸糕黄灿灿、筋溜溜、香喷喷,而且脆皮软瓢,真叫人谗涎欲滴。 过去,农民过得清苦,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油炸糕。但家乡人素以热情待客、憨厚诚实闻名四方。只要家里来了客人,总是想方设法要给吃一顿油炸糕,有时不得不走东家串西家四处借油和糕面。吃饭时,主人让客人先吃,实际上,他们是怕糕不够吃,即使是这样,他们也不会忘记,在炸出糕后,先为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送上几个热腾腾的油炸糕和一碗山药绘粉条。在家乡人们口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间壁送糕,一递一遭。”也就是礼尚往来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编出许多有关糕的故事。据说两位老汉闲谈,一个说:“不知过去的皇帝一天吃啥饭哩?”另一位答道:“无非是顿顿吃油炸糕绘粉条。”可见他们把油炸糕看成是世界上最好的饭食了。现在,家乡武川发生了巨大变化,乡亲们的日子也过的舒展了,想什么时候吃油炸糕都行,尽管他们也知道,大千世界,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但仍对油炸糕情有独钟。正如家乡人们编的顺口溜:“早上油炸糕,中午溜油糕,晚上烙油糕,一天三顿糕,日子步步高。”吃糕已成了家常饭。吃法也多种多样,蒸、煮、煎、炒、喂、烤、炸,各具特色。配菜也讲究,冬天绘菜,豆腐、粉条、猪肉绘在一起;夏天凉菜,豆芽、山药丝调凉粉。吃糕时,老年人还常常抿一口酒,坐在桌前品尝生活的芳香,谈论世事的变迁,而油糕的往昔也往往是他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炸上一盆糕,绘上一锅菜,天高气爽,心情舒畅,用一句时髦话讲,这就是所谓的“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