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017年中央企业第一组合并消息终于坐实。3月19日,中国核电、中国核建双双发布公告称收到通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中核建中与中核重组(中核建中核集团重组)(1)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是国防科技工业十一大军工集团公司之一,由国资委直接管理。

中核建中与中核重组(中核建中核集团重组)(2)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其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

两家曾经是一家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战略拆分。在我国初期,集中精力办大事,所以核工业都集中在了中核总,后来改革开放,需要解放生产力,于是进行了专业化的拆分;现阶段需要走出国门,形成合力,于是开启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模式。

2016年年底,王寿君由中核建集团董事长调任中核集团董事长,使合并传闻升温。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合并大概率由中核集团来主导。

两会期间,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在回应合并的提问时,将之比作“自由恋爱”,过程或短或长。

他表示,和其他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不同,核工业应该是一家,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中国核电“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的核电企业应该形成合力,不要内耗,这样在国际竞争中的成功率才能更大。

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在行政级别上均为正部级,也就是说,两个庞然大物的结合,人事,预期会成为左右这次合并是闪婚还是马拉松式恋爱的关键因素。

抛开具体的安排不表,合并的模式,将影响两家最终的盘子大小。目前国资委对于央企的策略:采取了合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政策指导,在这个政策指导下,有两种模式可以进行参考:

模式1一方成为另一方上下游业务模块

案例:国核技和中电投合并后,成为国电投的下属核电板块

模式2同质化重组,平起平坐

案例:南北车合并后,成为中车集团旗下两家平级单位

从中核和中核建的业务特点来看:两家的业务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下游,采取模式一的方式,可能性略大,也就是中核建成为新的中核集团旗下土建安装板块,也不排除并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打造完整的工程总承包板块。

中核建中与中核重组(中核建中核集团重组)(3)

从目前的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核工业肩负的两个重要使命:核军事力量的威慑力和一带一路出口的龙头产品。而国内的批量化建设、统一堆型等热门话题,随着电力需求下降,各家势均力敌,公众沟通难度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急迫。

从国家解决当务之急的角度来看:此次合并恰恰可以解决TOP2的问题:1. 核军工产业的大一统;2.加速助力核电一带一路出口。

两家核电企业合并主要还是为了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等国家的市场,能够在项目竞标中形成更好的合力。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中国审批核电项目的步伐长期放缓甚至停滞。同时,2015年以来,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技术“华龙一号”和CAP1400逐渐成熟,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家都在看

-------------------

本文综合自公开信息,编辑:如水。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您需要修改获取授权,欢迎后台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

在这个时代,我们以传播信息、分享知识为已任。微信关注中国企业报公号:zgqybnews,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经济进退、行业冷暖、牛企动静、观察者发言,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