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小屋原唱王语心(梦中的小屋)(1)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泡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水中浮沉,恍惚间、记起一处佳境,虽然许多年再没涉足,但我知道,它一直就在那里……

一间木屋,它干净、整洁、不落尘埃;它空灵、自然,木味芬芳。有竹的清凉味、有松的辛辣味、桦的荔枝味、杨的青草味、柳的清苦味、椴的腻子味,所有的味道都清晰明朗地陈设,杂而不乱,层次分明。一壶微烫的香茗,被时间烹调出淡雅宁静的味道,和着桌椅木香碾出来的轨迹,沁入肺腑,直入心脾;一本小诗,躺在午后慵懒干净的阳光下,泛着清新简朴的气息;单纯的,暖白和鹅黄的光,牵手、拥舞,调出白巧克力咖啡般融融的温柔。我不知,这间屋子的主人是谁,他(她)去向了何方?但我知道,她(他)定是个极快乐的人。

从心底,爱上阅读,不问作者、不论文体;从心底,爱上旅行,不问方向、不论远近,只是爱,不需要理由。行吟泽畔,轻摇心中的涟漪;放眼河山,舒展胸中的郁结。在锡林郭勒盟追逐苍鹰,写一首草原恋歌;在八达岭仲夏抚摸城墙,作一篇长城辞赋;在青岛崂山看黄海日落,咏一曲人生苦短。我希冀,驻足于王安石脚下险远瑰怪的褒禅山;贪杯于欧阳修与客同甘的庐陵醉翁亭;追随于徐霞客的脚步,走进山林曲径、泛舟江海湖泊、驰骋大漠原野,搁浅在诗词文赋的碧湾,漫步于美学之海的金色沙滩。

忽而,向往一种纯粹的生活,让所有的节奏都慢一些、再慢一些,有机会去品味生活的每一处细节,让它像精致而明朗的简餐,每一种食材都能散发出原原本本的味道,不施太重的调味品,不用狼吞虎咽地赶时间。放空心灵,放下一切可有可无,重要且不重要的思索,可以试想一下,从今往后,你再不必捡起它们来,不用去想,不用去纠缠不清。识海清明,大脑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每一种知识,每一项技能,每一缕灵感,都有序地排列起来,不再纷扰,不再杂乱。可以舒展开你紧锁的蹙眉了,也许你并非现实意义上的“美人”,但你终于可以放松,欣喜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学佳境。在那里,你会与最美的自己不期而遇。

秋日午后的阳光更加温暖了,我喜欢这样的季节,这样的一份给予。窗外的鸟鸣依稀可辨,我知道,那一定是一只美丽的鸟,我想象到了它的洁净整齐的羽毛,闪着油亮亮的光,它张着红色的喙,唱着快乐的歌,从它的歌声里,我尝到了如鲜竹笋一般的清脆,如枣花蜜一般的甜美。忍不住推开门,我希望亲自看一眼这个动人的生灵,那个鲜活的小生命。

门外,第一眼,是高耸的竹林和竹林上晴朗的蓝天,竹,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木本植物。在我心中,它们和白桦同等重要。虽然北疆是没有的,但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它们一直郁郁葱葱。一圈泛黄的竹篱笆,像贪心的小孩的臂膀,生怕别人抢走了他心爱的玩具似的,将整个小木屋围拢起来,有几株贪玩的小竹子和竹笋从篱笆根的缝隙里探出头来,向里面张望着。小屋就是庭院的几何中心,院落中是平整的绒绒的青草地。白色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从小屋的门口延生开去,将庭院整齐地分割。

屋前,照例有青石砖砌成的水井,架着用来打水的辘辘和竹制的水桶,我忽而想到了小木屋中的那一壶茶,想必壶中的茶水定然出自于这口井,那是怎样的一种雅致的滋味?让我光是想象一下,就顿时觉得浑身舒畅。鹅卵石的小路穿过竹扉,探进林木深处,留下一段深邃而宁静的遐想。我没有涉足过那条路,我只是远远望着那片竹林,就被它欲要渗出来的绿意所打动,被它悉悉索索的叶片交响所感染,被它清凉潮润的气息所迷醉,被它笔直刚劲的气节所折服。

屋后,一有座小竹亭,不施任何钉子、角铁,能见到的,是竹制的铆钉,竹制的楔子、柱廊和顶部,一律是竹,竹凳和桌子都安静地休憩在亭子的荫蔽之下,仿佛一家三口,一派其乐融融。我沉醉在这竹林幽境之中,竟忘了此行的目的,是要寻那一只美丽的鸟儿的。屏息细听,那声音似远又似极近,如响在天边,又似乎响在心间,推开竹扉,循着声走进了竹林,林渐密,影渐浓,我心中希望,这条林荫路能更长一些,好让我多些体会。又行了数百步,耳中渐渐传来了溪水的叮咚声,我兴致勃发,忙加紧脚步,终于在茂密的竹林中发现了一条小溪,它清澈已极,可以清晰地看见地下的鹅卵石和沙砾。我将溪水捧在手心,水沁凉无比,似乎还伴着些许竹林土木的芬芳。我正欲浅尝一口,却忽然有个声音叫住了我:“屋中有香茶不饮,却偏要来喝这山溪?”

我莫名惊诧,抬头望向声音的来源,一个男子朝我微笑。我注意到他的肩上停着一只鸟,有洁净整齐的羽毛,且闪着油亮亮的光,张着红色的喙,唱着快乐的歌。

“你是谁?”我问。他的面孔我似乎见过,却似乎又和他素未谋面。

“我就是你!”他依然微笑,从容不迫。

“那么,我又是谁?”我苦笑着反问?

“那就要问你自己了!”他叹了口气。

“你是小木屋的主人?”我希望岔开那令人头疼的话题。

“细究起来,你才是!”他神态郑重。

“那么,我请你到我的屋中一叙?”我不想与他再做纠缠。

“求之不得”他朝我点点头。

一路上我对这里的景色做了自己中肯的评价,男子则不多言,只是默默点头,似乎认可,又似乎有些保留意见。

我二人坐在屋外的竹亭下,他取出一个竹节,说是竹叶青。我尝了几口,清香甘冽,微微辛辣却不浓烈,不知不觉竟有几分醉意。

“你每天生活在这里,一定很快乐。”我有些许羡慕。

“我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就像现在这样,你快乐、我也快乐!”他语气诚恳。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方理想天地,我的快乐,就在于你能否经常想起这方天地。”他依然波澜不惊。

是啊,他的话点醒了我,我一直在追寻什么呢?追寻别人认为,或我认为应该追寻的东西,因为我身边的人说,那些能带给我快乐!

“你到底是谁?”我更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了。

“我就是你!”他依然解释道。

“我明白了,谢谢你!”我从内心感谢。

“不,该感谢的人是我。”他依然微笑。

“常回来看看。”他说。

我点头。

圆珠笔的墨水已经干涸,只在纸上留下了那颗圆珠滚过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