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及器械选择(钙化防御的诊断)(1)

钙化防御是慢性肾脏病尤其透析严重致命的并发症,其发生于CKD-MBD相关,在高转运及低转运骨病中均可发生。截至目前,钙化防御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

钙化防御也被成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活检主要表现为小动脉中层钙化及内膜增生,而损伤部位往往非常疼痛并伴有溃疡及组织坏死。除了皮肤,内脏血管及肌肉血管均可累及。钙化防御的并发症,尤其败血症感染很常见,也解释了其45-80%的高死亡率。

钙化防御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及已知危险因素,比如肾功能不全,肥胖,女性、甲旁亢以及骨代谢异常、维生素K拮抗剂、炎症状态、糖尿病等。虽然皮肤活检可以诊断钙化防御,但并非必要,甚至可能造成一个新的病灶。影像学检查可以加强钙化防御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帮助评估肌肉及内脏血管累及情况。与骨代谢改变(可能高或低转运)相关的钙-磷稳态失衡可能是钙化防御发生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检查:CRP 259mg/L,白细胞13.5*10^9/L,血红蛋白77g/L,血总蛋白52g/L,肾功能 肌酐374umol/L eGFR(CysC) 11ml/min,维生素D3水平4.5ng/ml(N 20-50ng/ml)。离子钙、磷、iPTH和骨性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水平(见趋势图)。

治疗顺序:

第一,停用了含钙药物、维生素D化合物、噻嗪类利尿剂。

第二,给予低钙饮食、补充维生素K,并开始应用硫代硫酸钠,但因硫代硫酸钠的使用加重了代谢性酸中毒,随后开始了血透治疗。

第三,为了更好地控制钙磷水平并强化硫代硫酸钠的治疗,血透方案为每周5-7次,每次>6h。

第四,根据最新的建议还施行了四次应用新鲜血浆的血浆置换治疗。

第五,支持治疗包括克林霉素预防感染、镇痛剂和多学科伤口护理。

第六,接下来病情更加复杂,还出现了原因不明的复发性败血症、非创伤性肠穿孔(全身性钙化防御非常罕见的并发症)。

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及器械选择(钙化防御的诊断)(2)

骨代谢情况评估:为了评估长时间西那卡塞治疗后的骨代谢情况,我们在患者入院后进行了骨活检检查。骨活检的组织学结果显示为无动力性骨病,结合这个结果应采用负钙平衡的办法来刺激骨代谢。因此我们将透析液钙浓度调整为1.0mmol/L,应用枸橼酸抗凝、维持长时每日透析。7周后,iPTH和骨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增加提示骨代谢的激活。由于每日透析以及暂时的血管通路问题,我们探索应用了另外一种药物治疗----重组人PTH(rhPTH,商品名: 特立帕肽)。特立帕肽可以诱导骨转运并适用于低转运的骨质疏松症。每日20ug特立帕肽的治疗并未增加血钙水平,患者自诉疼痛改善。尤其每次透析时间减少到4h并未影响钙的水平。不幸的是,患者不久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经征得同意后,施行了尸体的骨活检,结果发现了多处的骨吸收陷窝、一些陈粒细胞以及类骨质的沉积,这些均表明了骨转运的激活。

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及器械选择(钙化防御的诊断)(3)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讨论

上文展现的钙化防御病例,潜在的骨病可能与长期肾功能衰竭、两次移植失功有关。甲旁亢一直伴发超过10年,尽管应用西那卡塞持续治疗、钙磷和iPTH水平达到推荐范围,但患者仍持续有钙化防御的症状。

该患者有几个钙化防御的发病诱因:甲旁亢、肥胖、糖尿病。然而,钙化防御的直接急性加重因素并不清楚:并没有GFR的突然下降。而且华法林的治疗也早已停止了几个月,维生素D和含钙降磷药物的治疗方案并未改变。

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及器械选择(钙化防御的诊断)(4)

一开始的治疗根据推荐包括该磷水平、强化透析、停止含钙药物维生素D和赛琴利尿剂,补充维生素K,硫代硫酸钠,甚至血浆置换,但并无明显临床改善。

接下来根据目前的指南施行了骨活检以确定骨代谢异常的类型。我们决定采取骨活检有几个理由:钙化防御可发生在高、低转运骨病;该患者长期应用西那卡塞可能抑制骨转运;不确定骨性碱性磷酸酶和iPTH足够判断病情。

骨活检的结果提示为低转运骨病,这个结果在轻度偏高的iPTH和正常上限的骨性碱性磷酸酶中让人意外。随后,采用低钙透析、枸橼酸抗凝来引起低钙低磷血症,减少骨外钙沉积,通过低钙诱发PTH合成刺激骨转运。经过7周治疗后,iPTH和骨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增加。

我们随后尝试了重组人PTH(rhPTH,商品名: 特立帕肽),患者耐受性好,疼痛减少,且血钙并未增加。结果,骨转运明显激活,骨性碱性磷酸酶增加。但很难确认是强化透析,还是特立帕肽的主要作用。因为特立帕肽治疗的观察时间较短,我们并不能评估长期对于骨性碱性磷酸酶的作用。同样,我们也无法确认是否透析治疗的方案更有益。应注意有报道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后钙化防御复发的病例,但这些患者骨转运的情况未知。当然,高转运骨病是特立帕肽使用的一个禁忌症。

同Sugimto等观察到的一样,特立帕肽治疗后iPTH水平会很快下降,可能反映了药物对于内源性PTH的负反馈。特立帕肽是rhPTH 1-34,并不能被目前实验室检测到。因此我们只能猜测为什么内源性PTH超过300pg/ml仍会出现无动力性骨病?首先尿毒症患者内源性PTH被氧化,生物活性下降;其次,给予特立帕肽治疗可导致体内1-34 PTH水平升高至PTH的正常生理上限的10倍。

我们的病例提示:明确潜在骨代谢异常类型对于恰当和特殊的钙化防御治疗至关重要。实验室检查不能足够反映骨转运的状态。因此,我们相信大多数钙化防御的病例应考虑进行骨活检,避免不正确的治疗。

我们建议采用渐进性的途径评估病情(见下面)。首先,需要停用会促进高钙的药物,控制血钙和磷到正常水平,应用硫代硫酸钠。血浆置换治疗可能会被考虑,但应评估和平衡风险(比如感染)与获益。应可能早行骨活检确定骨转运类型。理想的情况下,骨代谢的评估应经四环素标记。然而,标记程序会延迟早期诊断和直接治疗,因此应个体化决定。一旦骨代谢异常的类型被明确,应通过减少或增加骨转运来阻止钙化防御的进一步恶化。

钙化病变处理策略及器械选择(钙化防御的诊断)(5)

参考资料:Patecki et al. BMC Nephrology (2017) 18:137(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即可下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爱肾网(ishen365gz)原创,转载请联系爱肾网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