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内陆非沿边省区进行,特别是一些内陆山区得到了极大的建设和发展。而当时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即现在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单独出资,大型中央企业)选择在陕西商洛市建设,但是被当时的商洛市拒绝了!

秦岭大山中的商洛市,是陕西省最为欠发展的地区,一说起商洛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当地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山太多,平地太少,山区与外界联系不便,影响本地发展!其实这些也是事实,在整个商洛市,可能最大的坝子地(山谷或河谷内的平地)就属于丹江河谷了,商洛市主城区的商州区就位于丹江河谷。然而对整个商洛市来说,丹江河谷所占全市的比例实在太小了,占整个市域绝大部分的地形都是群山峻岭!

陕西商洛经济发展状况(在上世纪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

商洛市的卫星地图

今天,中国发展最好的区域都是在平原地区,如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无锡等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东部;以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等城市组成的京津冀城市群,是在华北平原的北部;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组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以武汉、长沙、南昌城市组成的长江中部城市群,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西部;以成都和重庆等城市组成的成渝城市群,最主要的两大城市之一的成都,也是位于成都平原。未来中国最有潜力的五大城市群,基本上都在平原地区(成渝城市群的重庆除外),山区的确是以欠发达地区为主。

如果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最为发达的区域基本上都在中国的第四大平原——关中平原上。陕北虽然经济数据也比较好,但是基本上全靠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这种单一的能源经济支撑,经济韧性比较弱,而且不可持续,这种经济全靠“运气”,没有丰富能源的地区无法复制。

陕西商洛经济发展状况(在上世纪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

中国的五大城市群

可能你不知道,大山中的陕西省商洛市也曾经有一次大发展的机遇,只是最后与机遇擦肩而过了。这个事情是我曾经的高中(洛南县某中学)老师讲述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起商洛市错失的这次发展机遇,就得先从一个国有大型企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说起,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由国家单独出资成立,是国企中的中央企业。二汽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企业之一,战时可以很快转变为军工厂。据我的高中老师说,当年(1960年前后)二汽的选址,商洛市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选择在商洛,原因很简单,因为商洛多山。那时候建设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矿企业时,最是国防安全上的考虑为先,和现在大企业都选在平原上的大城市不同,那时候的三线建设,很多企业都是建在山区,有的企业为了战时安全,还会从平原搬往山区。

陕西商洛经济发展状况(在上世纪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3)

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二汽选址在商洛,最后为什么没有建在商洛?据说原因是被当时的商洛市拒绝了。当然这个不能拿现在的标准来评说当时拒绝的对错,在上世纪60年代,国内各地普遍粮食紧缺,特别对于商洛这样的山区地方,粮食本地自给自足都是问题,如果再来一个大型企业,有几十万的建设者和工人来“挣食”,以当时来看,肯定对商洛不利,所以就被拒绝了。后来二汽选择建在了与商洛市相邻、且同样是山区的郧阳地区(即今天的湖北省十堰市,在建国初一段时间,郧阳地区属于陕西省管辖)。

二汽建设在郧阳地区的十堰市(当时的行政区划,与现在的行政区划构架不同,现在的十堰市相当于当时的郧阳地区),如今十堰市因为东风汽车集团(二汽)的存在,被称为汽车城,卡车之都,东方底特律。十堰市的将近一半GDP来自东风汽车集团,可以说没有二汽就没有现在的十堰,是二汽造就了现在的湖北重要城市十堰这座汽车城。在2003年,虽然东风汽车集团的总部迁往了武汉,但是十堰依然是东风汽车的重要制造基地。

陕西商洛经济发展状况(在上世纪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4)

因汽车而在大山中建设的十堰市

2019年十堰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近2000亿元,这还仅仅是汽车工业的产值。而陕西省商洛市201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亿元,可以说二汽造就了十堰市,而商洛市错失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或许以后永远不会再有了。当然,关于二汽当时选择商洛市,被商洛当政者拒绝这件事,我没有查到官方的资料,只是听高中老师讲述,大家也不必太过当真,就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你也有什么关于家乡商洛的奇闻异事,不妨在留言中与大家一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