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以数字技术、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迈入信息时代。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新环境下的代表。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被人们称为“衔着鼠标出生的一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使大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但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文明行为又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1)

大学生因为年龄、人生阅历等因素,其心理发展及自控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在道德意识方面的不成熟的情况更会加剧不良信息借助网络渠道对其进行渗透的作用力。

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出现人格冲突、知行分离的现象,在网络文明、网络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出现了不如人意现象。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式、新内容,通过素养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道德自省和自律能力,从而令其道德修养得到发展。

所以,这种教育在新时期被视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相关工作者们也必须尽可能深入地把握现阶段的网络环境对其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媒介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

提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

大学生要对媒介信息有准确的认识,站在多角度去思考信息,对不良信息要冷静处理,有准备地去接受信息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

一、推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环境建设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对于网络制定的法律内容基本分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域名管理等。法律具有强制性和威慑作用,使不法分子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触碰法律的底线。

但由于我国在网络方面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存在着许多漏洞,这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钻了漏洞,危害社会、危害他人。

因此,必须呼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必须加强网络立法的监督与管理,对不道德行为进行严厉惩戒,让不道德行为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使人人都能有安全网络心理。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3)

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网络立法的力度,制约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增强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电子图书等网络文化产品,使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素养、提升了道德情感。

注重大学生的网络思想培养,开展多样化的思想素质培养活动,采取合理的培养手段,指引他们去浏览健康网站和信息,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影响,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网络氛围。健康乐观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养成不可或缺。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4)

需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价值,宣扬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充分利用科学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社会正气,提升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水平,提升网络文化产业的服务范围。

在建设网络文化时注重体现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致力于建设一项能够发扬我国民族精神和品味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让其温暖心理、陶冶情操的重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在建设网络文化时需要从文化产品的源泉着手,在其源泉阶段就开展严格的管理,对乐观向上、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文化产品需要给予较大的支持力度,让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

从宏观上讲,校园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从微观上讲,大学生正在形成自己群体的网络亚文化。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5)

他们通过QQ群,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论坛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扩宽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具有相同爱好、相似个性或背景的大学生逐渐群聚于网络中,并形成群组文化。

他们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交叉融合,有自己独特的网络文化语言和行为模式。学校领导需要多开展和网络文化有关的群体活动,需要合理的指引学生去参与。

建设健康的浏览网站,对其中出现的不良因素需要及时处理,让大学生实施健康的网络行为,积极创造健康和谐、乐观向上的网络文化气氛,创造出和谐共享的精神家园。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首先,努力拓展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对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建设健全的相关法律,让网络行为有法可依。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6)

假如在开展网络行为时产生了诬陷、敲诈、流言等失信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法律手段给予严厉惩罚,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基础应用层次,审查网上是否包含不良网站和信息,根据相关规定对涉法人员给予处罚或者判刑。

鉴定判决层次,对网络中产生的违法行为要根据其影响程度和恶劣程度,对犯罪人员实施鉴定判决;监督执法层次,进行网络执法时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坚决防止网络执法超出其应有权限现象的产生。

其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文化的诚信教育和指引作用。务必要充分体现网络文化和健康网站、网络产品、网络管理制度等多种和网络有关内容的指引作用。

学校领导也需要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工作,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指引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7)

需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进而提升其辨别网上不良信息的水平,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还有需要充分体现诚信教育的重要作用,采用媒体等宣传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教育,营造出良好的网络气氛,建设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最后,需要建设健全的网络诚信评定制度。制定健全的网络诚信评定制度,减少失信现象的产生。

由于目前的网络主体还并不成熟,肯定会引发多种失信现象的产生,并且由于相关处罚制度也不健全,导致失信的法律风险下降,进而产生了较多的失信现象。

因为目前的诚信评定制度还不完善,对失信处罚的力度太低,提升了失信的产生几率,导致很多人的诚实守信意识淡薄,把守信和诺言当成儿戏。

需要加快网络诚信评定制度的建设进程,加大处罚力度是促进网络诚信的主要手段。对网络行为进行准确、有效的判别。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8)

诚信评定成果的诚信信息具备扩散和传播特点,对守信和失信案例进行公布,就能够体现出较好的成果。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引导能力

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师资队伍媒介素养能力建设

在网络及网络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工作得到迅速普及之后,出现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不过要想让这些学习模式实现较好的成果就必须要老师进行合理的指导。

媒介素养是时代发展对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举办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化社会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9)

需要把媒介素养教育添加到思想政治课程和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等诸多的重要课程当中,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过我国的相关教育工作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师资队伍缺乏,因此,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师资队伍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是高等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因此,高校首先要组建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技术业务过硬的专职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10)

其次,要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最后,要积极举办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养活动,能够开展在职培训或者短时间的脱岗培训,还能够在条件完善后,把媒介素养教育添加到高校老师岗前培训工作当中。

要严格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审核手段,进而提升高等院校的整体媒介素养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别的专业课程性质是相同的,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老师是最主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