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1)

对重农传统的有意遵循

撰文 | 李山 责编 | 冯李子

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周颂·载芟》这首西周中期与农事有关的颂歌。诗曰: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2)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芟(shān):除草。柞:除去杂木。泽泽:即释释,土壤松动貌。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徂:往。在此可理解为往来。隰:新开垦的田。畛(zhěn):畛,田畦上的小路。此处指熟田。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

侯:维。语助词。亚、旅:指自天子以下卿大夫之食公田之禄的高级贵族。彊:“强”字的异体,指强壮者。以:携。指弱小者。

有嗿其馌,思媚其妇。

嗿(tǎn):众人吃饭发出的声响。馌(yè):送到田间的饭食。藉田典礼时,官府要给农夫提供饭食,即馌。思:语气词。媚:爱惜。

有依其士,有略其耜。

依:殷,众多。士:男子。略:锋利。

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俶(chù)载:固定语,开始翻土的意思。

实函斯活,驿驿其达;

实:种子。函:含,指种子含在土壤中。驿驿:行列貌。达:芽露出地面。

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厌:高出貌。杰:高出的。厌厌:禾苗满地貌。麃(biāo):穗子尖尖貌。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秭(zǐ):成捆的庄稼。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醴:甜酒。烝:进献。畀:献给。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飶(bì):食物香气浓郁。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椒:指香气浓郁。胡考:长寿的先父之称。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匪:非。且:此。振古:自古。

【大意】拔除田地草木根,土壤被疏松。千人万人合耦作,新田旧田一齐耕。王侯公卿来田野,老少强弱齐出动。吃饭声音嗿嗿响,农妇个个妆扮靓。田野男士多,手中耒耜利,翻土在南田,百谷播大地。种子生沃土,行行幼苗齐。高高禾苗壮,满满生田畦,禾穗绵密密。庄稼收获多又多,累累粮仓积,禾捆有万亿。做成香酒与甜酒,美酒献祖妣,完美行百礼。祭品气芬芳,邦家有辉光。馨香真浓郁,先王来安享。不是此时才如此,不是今天才这样,老礼从古即如斯。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3)

这首诗从春耕开始,一直写到秋冬之际的年终祭祖。那么,诗篇到底用在哪种与农事相关的礼仪上?《毛传》说:“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是说诗篇为春天祈求丰饶的篇章。可是,诗篇却用了相当的笔墨写到年终祭祖,而且郑重交代:“非且有且,非今斯今。”《毛传》“祈社稷”之说,明显与此抵牾。正因如此,到朱熹作《诗集传》时干脆就说:“此诗未详所用。”实际上,从诗篇结尾部分的内容,例如“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句可知,诗篇为年终祭祀祖妣的乐歌。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4)

与祭祀周文王、后稷等先公先王不同,《载芟》等农事诗篇所显示的祭祖,每年年终都要举行,属于常规的祭祖典礼。然而,年终祭祀祖先,却要从春天的耕种起笔,这是有其文化观念上的原因的。《礼记·祭统》中一段话可以解释这里的问题:“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齐盛(粢盛zī chéng,装在容器中的献祭粮食),王后蚕于北郊,以供纯服。……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然后可以事神明。”大意是:王者在年终祭祖时,他奉献的食粮是他亲自到藉田耕种产出的,他身上的衣服是王后亲自养蚕缫丝生产的,如此对神灵的祭祀,才是最虔诚恭敬的。据此,诗篇所以从春耕写起,写周王率领百官亲耕,写作物生长以及写收获,也就不难理解了,都是在向神灵表明,进献的贡品是王亲自劳作所得。就是说,诗篇表春耕秋收,原委齐备,是受一种特殊观念制约的。这正造成了《载芟》与较早于它的《周颂》农事诗如《噫嘻》《臣工》的明显分别。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5)

缫丝

分别在哪里?就在《噫嘻》《臣工》两篇侧重周王的对农耕稼穑的重视,而《载芟》除此之外,还有更要着力加以表明一点,即是“侯主侯伯”们对重视农耕这一周家老传统的遵循。《噫嘻》《臣工》是遵循着重农的传统的,但是诗篇对此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这就与《载芟》大不相同,后者在表达上的着力点,是尽量让祖宗知道并且相信,献祭给祖先的“齐盛”祭品,是献祭者自己亲自下地劳作所收获的产品,自己是遵循了祖先创立的传统的。诗篇表明一种意识,那就是对重农传统有意遵循的意识。这样的意识,到结尾处就表现为“匪且有且,匪今斯今”的言说。这样的言说表达的是说祭祀者的宣示:自己是知道重视农耕传统是多么的古老而神圣的,表明的是作为子孙记住并传承古老传统的意志。于是,祭祖的诗篇歌唱,其立意就开始有了新的内涵:记住老传统,并遵循传统。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6)

这不是孤立的现象。前面我们讨论过《诗经·大雅》的祭祀周人始祖的《生民》篇,在这首长篇“史诗”的下半部分,具体说从第六章结尾“以归肇祀”句开始,就转入了对始祖后稷所创立的年终祭祀大典的歌咏。诗篇不厌其详地述说着“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的祭祀过程,其归结处则在“以兴嗣岁”,强调了来年农耕事业的顺畅进行,必须要遵循后稷创立的大典,也就是诗篇结尾处“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对传统的遵循,就是对祭祀仪式“庶无罪悔”地行礼如仪,毫无差错,记住传统,记住传统的仪式。

本文节选自《诗经应该这样读》

中华书局2019年出版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7)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8)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9)

责编 冯李子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10)

美编 李锦若

诗经的基本知识两分钟讲解(跟李山老师读诗经)(11)

收听李山《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大本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