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第一条“扎心”的新闻就来了!而且还登上了热搜。

为什么这样说?先来看看这条新闻到底是啥。

据媒体报道称,1月5日,广东一男子在吃卫龙辣条大辣棒时,在包装袋内发现异物。男子拿出来一看吓了一跳,怀疑是情趣用品“锁精环”,随后他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那么这个到底是个啥东西?看图说话。

主播吃辣条最新(被曝吃出情趣用品)(1)

不知道你们看后觉得是什么,反正不是辣条就对了。卫龙方面也赶紧做了回应:关于近期个别网络视频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已经在积极核实处理。我们产品质量和生产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并且有完善的售后处理环节。

卫龙并没有第一时间道歉,而是先说了自己产品质量没问题,然后又说了生产环节完全按照国家标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各个环节都没毛病,那么这个“异物”是怎么进入包装袋的呢?

时间节点让人遐想

说起辣条,对于80后,90后来说,就像是奥特曼一样,都是童年的回忆。

而且这个东西和别的还不一样,吃起来就上瘾,不知道你上瘾了吗,反正我是上瘾了。每次去超市,辣条、面筋都是必不可少,每次出去玩,不管是钓鱼还是爬山都会在背包里面塞上一些辣条。

估计像我这样爱吃卫龙的不在少数吧,不然怎么能把一个个做辣条起家的卫龙捧到上市呢?

据报道,2021年5月8日,卫龙完成成立20余年以来第一次、也是IPO前最后一次融资,融资规模达5.49亿美元,本轮投资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资本、腾讯、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

5月12日,卫龙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但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港交所聆讯。之后,在11月,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1月15日,卫龙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看来我们吃货的力量是巨大的啊。

主播吃辣条最新(被曝吃出情趣用品)(2)

不过从上面的报道可以看出,卫龙上市的时间已经接近。而就在此时有人却曝出吃出异物,好像有点巧啊。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事人称,“自己不需要任何赔偿金,只需要一个合理的说法”。话外之音是,我不在乎钱,我只要公道。

树大招风。在辣条这个赛道上,除了卫龙还有很多的竞争对手,而唯独卫龙一家能做到如此之大,而且还要上市,这一上市,实力更加雄厚,一哥的地位估计再也无人可撼。所以肯定会有人嫉妒,那么有人玩这一手栽赃嫁祸也不能不让人遐想了。

看这条新闻时,就发现有网友称,“早不吃出来,晚不吃出来,偏偏现在吃出来,你还不要钱,这意味有点那啥啊”。而且还有很多类似的评论。

但是,毕竟没有真凭实据,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还要看最后调查的结果。

背后的争议

说起卫龙辣条就不能不提它的创始人刘卫平。

其实辣条的前身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名叫酱干的东西,但是后来因为成本问题而被淘汰,因为刘卫平从小就接触它,对其也算是情有独钟,他通过改良,用面代替大豆从而大大削减了成本,在加上程序化运作,最后卖的风生水起。

人怕出名猪怕壮,卫龙出名后,关注度也就大了,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大量的消费者,卫生安全问题也被频频曝出。

据悉,在2019年之前,对于辣条行业没有国家标准,而且行业中也存在不规范生产等现象,因此辣条一度被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

主播吃辣条最新(被曝吃出情趣用品)(3)

卫龙食品也被“点名”,因为有关部门在其产品中,发现了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防腐剂。

吃出异物的情况也常有发生,不过很多人只是把其扔掉,而没有进行曝光或者投诉。

不过随着近几年投诉相关平台的出现,让消费者投诉更加简单后,有消费者称在卫龙淘宝旗舰店购买的辣条、魔芋爽吃出蓝色塑料片、棉线、虫子等异物,甚至有不少消费者投诉魔芋爽在保质期内出现霉变的情况。此外,微博上也有消费者表示购买卫龙产品后吃出橡皮筋、毛发等异物。

这也让很多消费者对辣条敬而远之。

刘卫平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一方面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另一方面,利用媒体和摄影团队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他对工厂进行改造,弄了干净的卫生环境和专业的工人和技术,通过直播等方式来宣传卫龙辣条,结果一下子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使得卫龙辣条销量不减反增。

就这样曾经5毛钱一袋的辣条,硬是被吃货们一步步的送上了市。

结语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没有之一),当然是食品本身的安全。说得再好,关键还要看行动,看口碑,看消费者的表态。

卫龙对于此次危机处理的不尽如人意,不能一味地强调自己没有问题,关键是拿出诚意,找到根源,不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凡是入口的东西,如果出现问题不能解决或者再犯,就要坚决打击,做到杀一儆百,让食品行业的天空一片蔚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