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

马识途老当益壮,笔耕不辍

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上映,短时间内收获6.76亿票房,创造了中国影坛上一个"神话"。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2)

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曾令姜文着迷

电影让姜文的才华再度被认可,也让原著作者——老作家马识途重新回到读者视野中,引起一波阅读热潮。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3)

马识途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作家

《让子弹飞》改编自马识途的重要作品《夜谭十记》。《夜谭十记》由10部"小故事"构成,分别是《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踢踏记》。小说通过旧官场10位穷科员轮流摆龙门阵的叙述方式,揭示了30年代的社会百态:一个会计为了五斗米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官商勾结,杀人放火只为牟取暴利;挣扎在贫困线里的人们盼望罗宾汉式的侠士来拯救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官场中闻所未闻的故事,江湖上怪异的侠士传说,让读者沉浸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去。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4)

《让子弹飞》剧照

在《夜谭十记》中,尤以《盗官记》最为有趣:

少年张牧之的父母被地主迫害致死。成年后张牧之占山为王,劫富济贫,成为闻名一方的"侠士"。有一次,张牧之劫持花钱买得县长职务的骗子老汤,老汤为了保命谎称自己是县长师爷,张牧之摇身一变化身为清官"马邦德",而老汤成为师爷。于是这一组奇怪"组合"堂而皇之到鹅城去上任。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5)

姜文与葛优扮演的县长与师爷

鹅城的黄四郎是恶霸,靠贩卖烟土发家。当假县长马邦德来上任时,黄四郎对他"买官上任"一事很感兴趣,认为他不过是一个草包,但全然不知"马邦德"是闻名一方的悍匪!黄四郎的所作所为激起了"马邦德"劫富济贫的侠义之心,两方势力在鹅城展开争斗,不断使出"空城计","美人计"等计策。而狡猾的老汤则游走在两方势力之间,频频使他化险为夷。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6)

汤师爷剧照

2009年,当姜文看到这部小说时,说道:"看到这么有意思的人物,这么有意思的时代背景,我就不能把它拍成电影吗?"在《让子弹飞》开拍前,姜文特意到四川去拜访马识途先生,并促膝长谈。对于姜文要改编他的小说,马识途非常开心,坦言道:"我很欢迎姜文把我的小说拿去拍电影,我知道他会有很大改动,但我还是支持他们放手去干!"马识途很早就看过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红高粱》等影视作品,对他改编《盗官记》很有信心。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7)

《让子弹飞》汇集了很多影视大腕,周润发、姜文、葛优等参加了演出


马识途是与巴金、郭沫若、何其芳、李劼人同时代的四川老作家。

1915年,马识途出生于四川省忠县一个书香门第。他原名马千禾。"识途"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为自己取的名字。1931年,16岁的马识途到北平求学。九一八事变后,马识途辗转去了上海,一边求学一边参加抗战活动。1935年,马识途在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发表《万县》的文章,从而开启了自己的文学生涯。

马识途相信实业救国。但在当时的背景下,马识途的理想很难实现。当1936年,他考上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时,七七事变再次浇灭了他实业救国的想法,他投入到革命组织,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1940年,马识途从南京转移到大后方昆明,考入西南联大,分别在外语系、中文系读书4年。师从于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等文化大家,与汪曾祺等是同学。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8)

马识途(第三排左一)在西南联大时的留影

但是,马识途的学生身份只是个幌子,他的主要任务是从事西南联大的地下革命活动。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9)

化妆后的马识途从事地下活动

因此,在三四十年代,马识途真正从事写作的时间很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马识途才开始大量发表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清江壮歌》,短篇小说《老三姐》、《老红军》等颇受读者欢迎。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夜谭十记》,则先后创作了40年,期间原稿曾经3次被毁。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0)

写作中的马识途

马识途最早写作《夜谭十记》是在1942年。那时候马识途由于文学家和革命家的双重身份,不得不经常变换职业,因此接触了社会上大量三教九流的人物。正如马识途所说:"他们给我摆了很多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龙门阵,尤其是我接触的一些小科员,他们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和消遣,只好三五结伙地到人家去做冷板凳,喝冷茶,扯乱弹,摆龙门阵,自寻其乐,在他们结成的冷板凳会上,我听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奇闻异事,我才知道那个社会是多么荒谬绝伦,荒唐可笑,人民生活是多么困苦无状而又丰富多彩。"毫不夸张地说,假如马识途没有听到这么多龙门阵,就未必会有后来的《夜谭十记》,也就不会有姜文的《让子弹飞》!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1)

《让子弹飞》电影海报

马识途最先创作了《破城记》的第一部分《视察委员来了》。由于工作繁忙,第一次动笔被迫搁置。1946年,马识途奉命从云南回四川做地下工作,他只得把已经成稿的《破城记》焚毁。回到成都后的马识途对《破城记》念念不忘,于是又写起来。但遗憾的是,马识途的住处后来被特务查抄,他的所有书籍、文稿、笔记和资料都被没收,已经成稿的《夜谭十记》再次遭遇厄运。新中国成立后,马识途再次萌发重写《夜谭十记》的理想,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向他约稿,只要创作完成就可以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再次遗失了书稿。当马识途再次动笔时已经60多岁了。1982年,《夜谭十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出版,首印既高达20万册。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2)

1982年出版的《夜谭十记》

但马识途还是觉得很遗憾。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3)

马识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90年代,他开始用电脑写作

2010年,当有记者采访他时,马识途说:"其实过了这么些年,直到现在那些有意思的人还在我脑子里呢,我还巴不得再写一本《夜谭十记》的续作。""只可惜我现在精力大不如前,看东西很费力,没有办法再写小说了。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没有讲完,可惜喽。"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4)

在电脑上写作的马识途

有人劝他用口述的方式让别人记录下来,马识途说:"不得行,写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事,因为字斟句酌和艺术化加工的过程,别人没法完成。"那一年他已经95岁高龄了!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5)

2010年,95岁高龄的马识途创作书法

但是,令读者无法想到的是,自称"力不从心"的马识途还是凭借坚强毅力完成长篇小说《夜谭续记》的写作,并在2020年付梓出版。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6)

104岁时,马识途创作完成《夜谭续记》初稿,执着写作的精神令人惊叹

他也创造了一个记录:从1942年开始创作《夜谭十记》,到2020年《夜谭续记》出版,在长达78年时间里他经历过3次原稿被毁,3次重写,1次创作"续集",执着的创作精神令人钦佩!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7)

百岁寿星马识途在电脑上修改作品时的情景,勤奋和执着令人惊叹,现在的青年作家也难以达到这种程度

马识途近年来疾病缠身。当《夜谭十记》出版后,人民文学总编辑韦君宜希望他借鉴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十日谈》的形式,继续写一个"夜谈文学系列小说",那时候马识途忙于工作,没有动笔,直到104岁时才践行诺言创作《夜谭续记》。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8)

104岁时的马识途,仍然坚持创作,令人敬佩

但他刚开始写作就癌症复发住进医院。即便如此马识途还是让子女把纸笔带进医院,在病床上一边治疗一边写作。在《夜谭续记》的后记里,他写道:"我就是要和病魔战斗到底,正像我当年做革命地下工作不畏死一样。一个人只要不怕死,便会勇气百倍,一有勇气,更有力量战胜危险和痛苦。"2020年7月《夜谭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一年马识途虚岁106岁,创造了作家高龄出书的记录。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19)

106岁的马识途封笔不封脑,活到老学到老

从1935年开始写作,马识途已经走过85年写作生涯,先后创作出700多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20)

马识途著作等身

《夜谭续记》完成后马识途宣布"封笔"。在《封笔告白》里,马识途附五言诗一首以自况:

生年不意百逾六,回首风云究何如。

壮岁曾磨三尺剑,老来苦恋半楼书。

文缘未了情无已,尽瘁终身心似初。

无悔无愧犹自在,我行我素幸识途。

如今的马识途,封笔不封脑,仍旧热心于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给青年文艺工作者们传经送宝。

今年11月30日,根据马识途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没有硝烟的战争》投拍,马识途参加了创作交流会活动。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21)

106岁的马识途,参加《没有硝烟的战争》创作交流会

对于这部电视剧,马识途表示十分期待!

老寿星马识途,真可谓活到老写到老,笔耕不辍,令人敬佩!

马识途先生的故事(夜谭十记3次重写)(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