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乃汉初三杰之一。当初韩信弃项羽而投刘邦,刘邦驻台风向拜韩信为大将军,而韩信也并未让刘邦失望,在垓下之战大败项羽,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可是在这之前,韩信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根本没有什么打仗的经验,他为什么在当了大将军之后打仗就那么厉害?

韩信打仗没有败过吗(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1)

韩信年轻时率性而为,不拘礼节,但是他熟读古人的兵书,精通布阵之法,后来秦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韩信先是投项梁,项羽的军队做了知己郎中,而自己向项羽献计献策,并没有得到项羽的认同和采纳,于是志向远大的韩便弃楚投汉了。来到刘邦的军营之后,韩信结识了夏侯婴,萧何等刘邦集团高层,并且经常与他们谈论天下大事,所以韩信的军事才能让夏侯婴,萧何等人是相当信服。后来韩信被萧何和夏侯婴,极力推荐给了刘邦,然后就被刘邦重用,拜为大将军,统帅三军。

韩信打仗没有败过吗(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2)

刘邦登台拜将之后,跟韩信做了一次非常深入的交谈,交谈之后,这刘邦就发现韩信思考战争问题是异常深刻,令人茅塞顿开,所以他认为得到韩信的时间有点儿太晚了些,因此对于韩信这样世所罕见的军事天才,根本不需要用常人的晋升手段来框住他,不需要让他从一个小兵做起,不需要他像一只蜗牛那样一步一步往上爬。而我们仔仔细细分析一下韩信被拜将的几个原因。第一点就是萧何和夏侯婴作为刘邦集团高层,经他们举荐肯定会引起刘邦的信任。

韩信打仗没有败过吗(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3)

第二,这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秦末天下大乱,逢乱世必出豪杰。韩信虽然没有带过兵,但是他在落魄的时候一直在熟读兵书,而且他在项羽帐下做执纪郎中的时候,也目睹和参与过很多的战争,他可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能够及时地将军事理论与实战场景相结合来对比思考问题,而且韩信投靠刘邦之后的每一战,他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做战争的准备和谋划。他熟读兵书,却不拘泥于兵书,能够举一反三,根据现实的场景和具体的情况来调整战术,例如,在垓下之战中,韩信不仅布下了《十面埋伏》,还打出了心理战术,一曲楚歌吹散了项羽的江东8000子弟兵,这就是兵书上所没有的神来之笔。

说到这儿,有的朋友可能会想起另一个著名的人物,那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其实这赵国也是完全有可能成为军事人才的,只不过是赵国的人才培养和用人制度而耽误了他,赵括虽然有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天赋,但是却一直没有在军中历练的机会。后来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就是秦赵两国赌国运的倾国之战,长平之战。但是赵括遇到的对手可是百战百胜的白起呀,作战时机上又是朝野急于速战速决的时候,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将军第一次挂帅就担起了这么大的担子,实在是不堪重负。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赵括能够有韩信那样的生活经历,以及在军中磨练的机会,怕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代战神吧,您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