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皇帝,他一生的耀眼无比,平三藩,收复台湾,将清朝的实力推向了顶峰,缔造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盛世,可谓是一代英主。

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皇帝,在年幼的时候也受到了权臣的辖制,那个时候顺治皇帝给他留下来的辅政大臣鳌拜野心勃勃,不仅对他这个皇帝毫无尊敬之意,还屡次显现出了夺位之心,康熙意识到危险之后,当机立断的派遣几位精通相扑的小将,将毫无防备的鳌拜擒于手下,这才有了他之后的发愤图强。

大多数人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只会感叹康熙的聪慧果敢,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智擒鳌拜的功臣究竟有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1)

少年天子,智擒鳌拜

公元1661年2月5日,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因为天花去世,这让整个大清朝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因为死去的天子不过二十出头,他膝下的儿子们也都还年幼,选谁做了皇帝就成了所有大臣们的为难之事。

有些大臣们建议立顺治皇帝的长子为帝,也有些大臣们以皇子们都还年幼为理由希望能够迎立顺治皇帝的兄弟们,但是此时掌握朝局多年的孝庄太后站了出来,她指定顺治皇帝的第三子玄烨为皇,原因是这个八岁的孩子已经起过了天花,夭折的风险要比其他的皇子小很多。

有孝庄皇太后的支持,年仅八岁的三皇子玄烨顺利的登基为皇,改年号为康熙,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继位的时候实在太过年幼,所以朝中为他选定了四位辅政大臣,这些大臣都是战功卓著出身高贵的满族子弟,为康熙一朝前期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越过皇帝掌握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也冲昏了他们的头脑,让他们纷纷想方设法贪赃枉法,为自己盈利,在这些大臣之中,最嚣张的莫过于鳌拜,鳌拜出生于满族贵族,在皇太极在时就是清朝的重臣,在朝中党羽甚多,根基深厚。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2)

因此,鳌拜对乳臭未干的小皇帝没有一点儿尊重,甚至经常把皇帝的仪仗搬到自己家使用,高兴时还召集大臣在自己家开朝会,完全就是把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当成了自己的。

这让年幼的康熙皇帝无法忍受,他才是这天下的至高之主,鳌拜只不过是在他年幼的时候为他暂时的掌控朝局,但是如今鳌拜明显已经不满足于此,而是要长长久久的把皇帝的权利掌握在手里,甚至想要将皇帝踢下来自己上。

康熙皇帝因此对鳌拜满怀戒心,甚至联合祖母对他大加训斥,但是鳌拜丝毫没有悔过之意,反而越发的嚣张跋扈,甚至不再掩饰自己对皇位的野心,在朝中勾结大臣,给康熙皇帝使绊子。

如果是其他无能的皇帝,恐怕要在他的威压下精神崩溃了,可是康熙皇帝从小就坚毅过人,他对鳌拜没有一丝惧怕,反而还在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发誓要将这个藐视皇权的奸臣送上西天。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3)

不过鳌拜这么多年来大权在握,也不是这么好对付的,康熙皇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心要擒贼先擒王,只要把鳌拜控制住了,然后让祖母发动其他大臣动手,那么鳌拜的党羽们就会犹如一盘散沙,再也无法威胁政局。

如何能够擒住鳌拜呢?康熙皇帝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下令在满汉两族的贵族子弟之中选取年轻力壮的少年,进宫陪自己练习相扑,并为他们专门设置了一个布库,让武艺高强的相扑师傅教导他们。

这些布库少年入宫之后,康熙皇帝也经常过去探望他们,和他们一起练习相扑,鳌拜对此乐见其成,毕竟一个无所事事只顾着相扑的皇帝,可要比整日学习励精图治强多了,所以鳌拜非但没有阻止,反而还派人给这些布库少年送去了赏赐,让他们好好陪着皇帝摔跤相扑。

此时志得意满的熬拜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布库少年就是康熙皇帝选取的杀人的刀,在布库少年们的武艺都练习精进了之后,康熙皇帝展开了自己的计划,他先是以讨论朝政为由将鳌拜叫进了宫中,然后直接动手。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4)

鳌拜丝毫没有防备,独自一人就进了宫,到了康熙皇帝的御书房的时候,大门突然打开,一群年轻力壮的布库少年从门后窜了出来,疯狂的像鳌拜扑了过去,鳌拜征战多年武功高强,但是好虎也架不住群狼,这些布库少年们悍不畏死,拖着他的,抱着他的,冲他脸上砸拳头的,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鳌拜抵抗了几下之后还是没能逃掉,被这些布库少年们摁着头绑了起来,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康熙皇帝已经是个聪慧成熟的统治者了,他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事实也果真如他所料,他被绑起来之后就被送到了天牢,而他的党羽们通通受到了逮捕,康熙皇帝还下令将他的满门儿孙也控制了起来,以防他的势力死灰复燃。

不过鳌拜毕竟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皇帝并没有杀害他,只是将他软禁在牢中,可鳌拜风光跋扈了那么多年,哪里受得了这样大的落差,没过两个月,他就因为抑郁和悲愤生了一场大病,药石无医的死在了大牢之中,至此康熙一朝的大奸臣终于迎来了末日,朝局也逐渐稳定,权力又被死死的握在了康熙皇帝手中。

大获全胜之后,康熙皇帝也没有忘记那些为他智擒鳌拜立下汗马功劳的布库少年们,毕竟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死相助的话,他想要这么轻易就擒拿鳌拜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开始了对这些布库少年们的论功行赏。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5)

首功之臣,风光无限

在这些少年之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康熙皇帝的侍卫索额图,他不仅是康熙皇帝的近臣,还是康熙皇帝的妻子赫舍里皇后的亲叔叔,所以从一开始,索额图就被牢牢的绑在了康熙皇帝的战车上,对皇上忠心耿耿,也正是他带领的布库少年们冲鳌拜发起了进攻,让鳌拜无处可逃。

既是自己人,又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康熙皇帝自然对索额图十分的看重,鳌拜刚一倒,他就将索额图分为了第一等侍卫,让他在自己身边办事,可不要小瞧这个一等侍卫,这都是满族贵族才能担任的职位,一般来说,朝廷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大臣都是从一等侍卫干起的。

索额图得到了这个官职之后,意识到自己以后的官途只怕就是青云直上了,对康熙皇帝十分感激,从此办事更加的尽心,康熙皇帝将他的忠诚看在眼里,不由的更对他更加看重,隔年就将他升为了宝和殿大学士。

公元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这三个藩王都是明朝的旧臣,也是清朝入关时的功臣,不过此时他们已经升起了熊熊的野心,想要取清朝而代之,因此吴三桂率先造反,其他的两位藩王率兵响应,在清朝掀起了轩然大波。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6)

康熙皇帝对此也十分的担忧,这是他登基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大型叛乱,如果出了什么意外的话,那他屁股底下的龙椅只怕就不稳了,为了能够尽快获胜,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索额图,让他进入军中,为自己征战沙场。

索额图临危就任,背负的压力十分巨大,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退缩,而是带着一支骑兵远赴沙场,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勇猛杀敌,几乎可以说是悍不畏死,其他的清军也为他的勇气所打动,士气高昂的攻打叛军,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这次索额图取得的巨大胜利,让康熙皇帝对他赞叹不已,因此在沙俄入侵的时候,康熙皇帝也让他率军出征,在这次战争中,索额图不仅大获全胜,还担任了和沙俄制定休战协议的谈判官,他在谈判局中智计百出,为大清争取了不少的利益,康熙皇帝因此又给他的几个兄弟儿子生了官,从此之后,赫舍里家族风光无限,成了康熙一朝最有影响力的外戚。

可倒霉就倒霉在索额图一家都是外戚,康熙的太子就是他们家女儿生出来的孩子,索额图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族在下一朝也风光无限,对太子极其的关怀,不仅给他送钱送物,还为他四处搜罗党羽。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7)

这让康熙皇帝无法忍受,因为他只不过比太子大了十几岁,他逐渐老去,太子却年轻力壮,索额图还趁机为他发展势力,那下一步岂不是就盯上了他屁股底下的龙椅?

康熙皇帝对索额图的信任逐渐消失,反而怀疑上了他对自己的忠诚之心,经常对着索额图破口大骂,索额图自然也颇有怨言,康熙皇帝知道了之后,立刻就以此为理由将索额图逮捕,把他全身的官职撸了个精光,还将他的党羽也一一剪除,赫舍里家族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索额图因此在狱中十分郁郁,经常卧病不起,可康熙皇帝却对他没有一丝的怜悯之心,在不久之后,还发出了赐死索额图的诏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索额图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权利,曾经风光无限的索半朝,就这么被活活的饿死在了监狱之中,可谓是善始恶终。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8)

辅助之臣,深受皇恩

在智擒鳌拜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除了索额图之外,还有五位贵族出身的年轻子弟康熙皇帝对他们也没有亏待,纷纷赐予了官职。

爱新觉罗·赤哈,他是清朝的皇室中人,从血缘来说算是康熙皇帝的自己人,因此康熙皇帝对他十分信任,擒拿了鳌拜之后,立刻就将他封为了兵部郎中,之后有因为他奉献多年,受到康熙赏识,被升任为湖南巡抚,但是在那个年代,并不便利的交通,这上任一走就是好几个月。

倒霉的爱新觉罗·赤哈还没等走到地方,就因为染上疾病,死在了上任的路上,年终33岁。

佟佳·扬古泰,他出生于康熙皇帝的母族佟佳家族,也是康熙皇帝的自己人,参加智擒鳌拜的时候只有14岁,但是表现得就相当勇猛,率先打破了鳌拜的头,因此康熙皇帝赐给了他二等侍卫的官职,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事,他的仕途也因此走得相当顺利,历经数朝而不倒,最后以80岁的高龄无疾而终。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9)

齐佳·明图珠,他是出生于满族贵族的八旗子弟,因此康熙也给他赏赐了兵部郎中的位置,但是在上任不久后,他就因为母亲生病,向康熙辞官回了老家。临行前。康熙一方面因为被他的孝顺感动,另一方面也感谢他为铲除鳌拜做出的贡献,给他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这笔丰厚的钱款,让齐佳·明图珠一跃成为了有钱人,但是齐佳·明图珠并不甘心就此坐吃空山,因此在回乡后,他拿着康熙给的本钱,励精图治,做起了大生意,这件事被康熙知道后,康熙打手一挥,让下人照拂齐佳·明图珠的生意,并赐给了他黄商的头衔,让他的生意也得以一路顺风顺水。

除了齐佳·明图珠以外,当年参与擒拿鳌拜的还有魏宝全和黄昌顺两个汉族子弟,事后两人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以及加官进爵,但是在这其中,黄昌顺因为认不清自己的功劳与地位,被罢免了官职,而魏保全则因为之后平定三藩有功,一路青云直上。

康熙后悔擒鳌拜的原因 历史上那些帮助康熙(10)

康熙皇帝虽然处于封建时代最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但是却并没有其他皇帝刻薄寡恩的习性,他对这几位冒着生命危险和他共擒鳌拜的功臣还是十分感激的,不仅给了他们荣华富贵,还让他们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如果索额图不是被野心冲昏了头脑的话,绝不会落到那样一个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