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头条经常推荐给糸哥关于眼镜方面的问题,可能是糸哥在这个领域,尤其是经常搜索这类新闻,看来大数据很“可怕”������

那么我作为一个近视患者又是眼镜行业的经营者,我来发表一下关于近视眼镜的一些看法吧,这样比较中肯也能身同感触。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1)

这张是我们公司验光师给我验的,所有验光师岗位公司都有规定必须持证上岗,还有眼镜定配工,这个工种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其实我们公司寄给客户的眼镜都是定配工完成加工、装配,再有校架师进行成品校架,包装车间进行超声波清洗,包装,再发出去的,那我们的验光师是做什么呢?答案是:客服!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2)

在办公室临时找人拿了证书拍照

想不到吧,我们这种小公司居然拿验光师当客服,因为专业是文化核心,我们面对的消费者其实也是患者,他们都需要专业过硬的验光师来解答心中的疑问,并给出合理的配镜建议。我们大BOSS一直和“客服”强调:不是贵的才是最好的,一定要结合生活工作环境,最合适的推荐给消费者。

所以每一款镜架出来,公司每个人(近视在我们这里占100%)都会佩戴,及时反馈佩戴舒适性,让工厂进行调整。

扯远了,也是想交代一下糸哥的工作环境,在说自己想法的时候加点分。

配眼镜一定是四方面的结合:

1.验光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3)

这是我们办公室的一台验光设备,准备要退掉,不好用,我就拍了张照片(背景都是样品片几乎你能想到的都有)

验光是有三个步骤,首先机器验光可以大致测量出你的度数范围包括散光,瞳距等,误差在上下50度,这个步骤虽然不准但是很关键,因为节约了验光师的大部分时间去判断你的度数范围。

第二部就是重要的由眼科医生或者验光师出马的——医学验光,这个流程要进行裸眼检查,主眼检测,单眼测试,红绿测试,双眼平衡……(这些我是问了同事)最后判断出你的左右眼视力情况,需要重点说明的是,目前大部分医生会把你的视力矫正到1.0,不过也有把你矫正到1.2的,这个是很影响你最后配镜的一个关键而经常给大家忽视的因素,糸哥年轻时遇到一个眼镜店把我的视力矫正到1.2,那个时候视力有250度左右,结果我头晕了一个礼拜还吐了,也因此糸哥现在自己做眼镜去了。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4)

这是网络的图,我们公司已经没人过来验光了,所以验光师都去当客服了。

最后就是主觉验光了,也就是通过被检查者戴上矫正镜片后对矫正视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判断,那个插片试戴的眼镜,小时候一度以为只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才有资格戴,原来糸哥也行,也因此我对科学家失去了兴趣������

有了验光单,你就可以掌握命运了(钱包的命运)想方便去眼镜店价格贵大部分可以立刻取走,想要性价比找线上,反正很多人承诺【配不准不要钱】其实这些都是废话,拿着验光单你还配不准&你,那就是大问题了,线上就不是比价格了,比的是服务以及专业。

2.合理选片

外国货:蔡司、依视路、豪雅、柯达等,其实还有一些不过价格比上面这几家还不厚道就不提了。

国货:明月、万新、伟星、鸿晨等大部分江苏产的镜片,还有一家很搞笑的韩国企业:凯米,结果商标被江苏企业注册过去了,现在改名叫拓牌,江苏那家光明正大卖凯米,不过嘉兴这家韩国企业的东西是不错,就是市场太乱,真假难分。

明月1.71还不错,适合高度数,万新给依视路柯达都有代工,他家1.67还不错,伟星原来做管道的,十几年前也插足做了镜片,现在在台州办了厂,他家1.61的片还行,我说的都是他们几家企业的拳头产品,不代表其他产品质量不行,我们公司也是多方位比较,包括价格,同类产品中的性能,装配后真实的视觉感受等。

想听德国片,法国片吗?一个字:贵,两个字:贼贵。手上也拿着这几个厂的价格表,我有一种把国人当������宰的感觉。

上个月去北京国际眼镜展,糸哥怀着膜拜的心态去参观蔡司的新品(验光设备)发布体验,结果一报价格,有一种国货再不强大,老外一直当你乡巴佬的赶脚。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5)

讲镜片不得不讲防蓝光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防蓝光办法:加粉和镀膜。

加粉颜色就很黄,佩戴的人皮肤黑两度,镀膜是这些大牌比较常用的,颜色没那么黄,不过会泛蓝,所以我现在看到某米也推出防蓝光护目镜199起,真是太坑爹了,也真是服了雷总,技术不创新也算了,还拿过期的技术卖天价,蓝光防不住,透光才70%,打游戏队友的颜色都看错了。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6)

这个是网站上拿过来对比的

也有人说防蓝光是交智商税,我不认可这样的说法,既然发现有害蓝光,那么我们应该科学的去解决。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7)

不过防蓝光因为对光线进行阻挡,所以,才有了色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做美工、设计等行业不建议戴防蓝光就是因为看颜色成像会偏差,现在技术不断进步,没想到我们也起来了(想起岳云鹏对陈坤说的那句:哥,想不到我也红了)

游戏爱好者和设计工作者的福音,尤其是阿贝数还能达到40.0。

下面说说阿贝数对于配镜的重要性。请看下图������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8)

所以别顾着薄,还要看看阿贝数(色散系数),40.0是个分界点,40.0以上算是优品,尤其是折射率1.61.以上的,很难达到40.0以上。

球面和非球面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就不长篇大论了,现在近视配球面片太少了,都是非球面的。

材质方面其实就两种:玻璃和树脂,为什么没有pc呢?国内有度数的片就不可能配pc材质(应该是极少极少配pc材质,pc材质近视片主要卖去国外)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9)

好吧,我们假设pc也有,这三种材质的片我来选,我首先考虑pc,其次树脂,最后玻璃,pc各种优势在太阳片上已经提现,最重要还是安全,尤其是儿童近视眼镜上,所以国外强制要求16岁以下近视患者必须佩戴pc片,我国没有这个规定也是因为眼镜行业“抵制”的缘故,我想以后会有的。

说完镜片说镜架吧!

3.专业校架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问:到底镜架重要还是镜片重要?

大部分人会说镜片重要,镜片是整副眼镜的“灵魂”我认为镜片是饭,镜架是菜。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10)

这两个角度特别重要,一定要符合人工学要求

这副眼镜舒不舒服主要靠镜架。这里我们公司那些试戴员特别有发言权,一款眼镜从工厂送到公司,我们选择不同的镜片佩戴,连续三天出结果报告,如果镜架校架不行,用料不扎实,做工粗糙,不考虑人工学,那么你会一刻都不想戴,我们经常遇到夹痛耳朵的,没有人能忍住,基本上马上摘下来。而镜片不一样,只要度数对,新配的眼镜戴两天基本都适应。

镜片是饭,满足基本需求,镜架是菜,戴的舒服,戴出气质——来自大BOSS语录。

有一点可能大家也忽略了,就是镜架不要一味追求轻,很多厂家为了轻,说是钛架,结果就脚丝那一点是钛的成分,镜框还是用不锈钢,经济条件允许建议买全钛架以及β钛,市面(包括线上)上价格200以内,基本可以排除全钛架了,我们公司经常开玩笑的看到友商打出39.9纯钛,我们就在想是你的螺丝������纯钛吧,其他估计是不锈钢。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11)

目前镜架基本在25克以内都是佩戴轻松的,低度数30克以内镜架,粗脚套,佩戴也很轻松(我们好几个男同事给他换了钛架佩戴反而要戴回之前的镜架),然后就是做工扎实很重要,尤其选择半框或者方框的时候,扎实的用料,镜架不易变形。别戴起来跟你的眉毛一比较,坐你对面谈判的人就给你下了不修边幅的定论。

关于佩戴舒适性还有个重要地方就是镜腿,尽量选择塑料材质(板材最优),别选金属材质,看起来好看,戴起来不舒服。金属腿经常和皮肤接触出汗的话容易诱发皮肤过敏。

至于框型,首选好看漂亮,其实关于高度近视患者尽量选择小片型镜架,装配后边缘不会那么厚,整副眼镜也会比较轻。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12)

4.医学配镜

说一下我们配镜流程吧,客户在线上和我们验光师“客服”沟通,发送验光单,“客服”把顾客资料以及镜架和镜片整理好交给眼镜定配工,定配工加工完成交给校架师去调整,完成后交给包装车间,清洗包装,附送小礼物������再发给顾客。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落实到个人,所以后期顾客遇到问题,我们都能追查到个人,这点是不容马虎的。以前我们大BOSS做的都是出口欧美日韩,所以一切对标出口标准。

第一次配眼镜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再也不用为配眼镜被坑担心)(13)

这里有六万人从事眼镜行业,百余名验光师在线等候您的咨询!#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