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红梅绽放,坚韧不屈。新中国解放前夕,以中国共产党员江竹筠(江姐)为代表的民族先进分子,为了人民的最高利益,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大型原创音乐剧《红梅花开》正是围绕江竹筠的故事,描绘了一部革命英雄壮丽的成长史诗。

6月21日晚,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和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红梅花开》在成都大运村艺术中心举行首演,6月22日连续在成都大运村艺术中心演出两场,随后还将前往江姐故里自贡演出。

歌剧江姐第一次演出(音乐剧红梅花开成都首演)(1)

聚焦江姐入狱前

试图还原一个最具亲和力的江姐

四幕演出讲述了江姐从学生时代一步步成长为革命战士、再英勇牺牲的全过程。剧目独具匠心地将故事聚焦在江姐被捕入狱前,以区别于已经被经典化的歌剧、电影版江姐故事。在《红梅花开》中,江姐不再是“英勇不屈”的脸谱化人物,在成为英雄之前,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同时,这也为大众印象中的江姐赋予了更多柔软的气质。“她毕竟是一位女性,在被捕入狱前,她甚至刚生下一个孩子,她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红梅花开》创意策划、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学术院长姜丽娜谈道,通过本剧的呈现,观众将认识一个更丰满的江姐,也对她为何坚定地选择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有更深刻的认识。

歌剧江姐第一次演出(音乐剧红梅花开成都首演)(2)

导演周映辰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展示的一个有亲和力的革命英雄形象,是你一回头,她就在那里。

全剧循序渐进,高潮迭起,不少观众为之动容、感动落泪。

四幕剧情诠释全新江姐

音乐剧形式喜闻乐见

本剧一共四幕,第一幕取名“呦呦鹿鸣”,讲述江竹筠的学生时代,在丁淮老师的引领下,决心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第二幕名为“坚硬如水”,讲述江竹筠投身革命,接受组织安排与彭梧桐假扮夫妻,在艰难的日子里在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第三幕叫“生死之约”,讲述革命同志们相继遇害,江竹筠儿子出生后,丈夫彭梧桐在领导川东的游击战争中又不幸牺牲。最后一幕名为“信仰之光”,讲述江竹筠坚持替彭梧桐完成使命,在执行任务的路上不幸被被捕入狱,经受酷刑而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歌剧江姐第一次演出(音乐剧红梅花开成都首演)(3)

尤其在第三幕“生死之约”中,江竹筠不得不与丈夫彭梧桐分别,却又刚刚生下孩子。既有初为人母的欣喜、又有面临亲友诀别的悲痛。将一个伟大女性的柔软与坚强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动了台下观众。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人哽咽抽泣。正如导演周映辰提到的,江竹筠的牺牲不是年轻生命的陨落,而是一个伟大女性在壮丽事业中的永生。

值得一提的是,《红梅花开》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江姐,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周映辰介绍道,以江竹筠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电影、歌剧及各种戏曲形式的“江姐”,长久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成长。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艺术形式搭建起来的“江姐精神”,使它们已经难以超越。但是音乐剧在国内被接受乃至蓬勃发展,也不过近20年来的事,它还有非常大的挖掘和探索空间。更为惊喜的是,相比于歌剧、舞剧或其他舞台形式,音乐剧更容易受被年轻人喜欢。

国内一流主创团队加持

师生在实践中共同感悟“红梅精神”

歌剧江姐第一次演出(音乐剧红梅花开成都首演)(4)

《红梅花开》的主创团队也十分强大,音乐家郁钧剑担任艺术顾问并为音乐剧题写剧名;总导演、编剧、作词则邀请到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长期耕耘在音乐剧领域,周映辰尤其善于打造红色经典音乐剧,在此之前,已经创作有《元培校长》《大钊先生》,获得荣誉无数。全剧30余首原创歌曲则全出自著名作曲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徐沛东之手,一句句歌词唱出了以江竹筠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傲霜斗雪、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饰演女主角江竹筠的女演员蒋倩如,是上海音乐学院首届音乐剧系毕业生,圈内人称“大师姐”。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结合党史内容进行课程创新,大型原创音乐剧《红梅花开》就是近期的优秀案例。在专业音乐剧演员之外,《红梅花开》主体参演人员均来自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师生。导演周映辰说道:“大部分台上的演员只有18、19岁,这是他们第一次上台,已经非常成功。”学院党委书记周小骥告诉记者,这是对同学们一次盛大的洗礼,也是最好的党史教育。

红色精神代代传承,这也是出品方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希冀,“《红梅花开》不仅仅是演出完了就结束了,今后我们将把它作为精品实践课程,留给每一届的同学共同参与,共同体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