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凡事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和“勇于挑战”的思想大家也都明白。但孩子在遇到困难之时,不是踌躇不前,就是能躲就躲。这种情况在学习上最为常见。

如果我们问孩子放弃的原因,他总是能给出很多,诸如没有兴趣、没有时间、太难了等等。这些原因大多看起来很正确,却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家Angela Duckworth用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问题在于孩子缺乏“恒毅力”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何为恒毅力,以及培养孩子恒毅力的7个方法。全文3400字,全是干货,要认真看哦~

什么是恒毅力呢?

“恒毅力”Grit,可译为“坚毅”,在古英语中的意思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恒毅力字面意思是恒心、毅力,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等要丰富得多。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1)

这个概念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提出的,她认为恒毅力是“向着长远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品质”。

比如,你盯着一个拼积木的孩子半天,觉得他根本不可能拼得出来,想要帮他收玩具时依然不让你管,一定要拼完才肯罢休,这就是恒毅力。而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就是缺乏恒毅力的表现!

当你看不到任何成功迹象的时候,依然对这个目标报以高度的热情和坚持。这股“倔劲儿”就是支撑你未来走向成功的关键。

恒毅力影响孩子一生

Duckworth教授通过对美国西点军校每年约20%提前退学学员的研究发现,这些学员在学业成绩、领导力潜质、体能测试表现等指标上和留下的学员并无明显差异,唯独在坚毅量表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后者。正是这项能力的缺失,让这些年轻人中的佼佼者选择了放弃在西点军校训练。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2)

其实,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智商的高低,更体现在学习毅力上的巨大差异。学业优秀的孩子,在学习毅力上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坚毅表现,即使天资不太聪颖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勤能补拙”取得较好的表现;而缺乏毅力的孩子,遇到困难就躲,在学业上表现就相对较差。

Angela Duckworth认为,高恒毅的人多是成长型思维。他们认为挑战和困难都是有趣的,是我们成长的助力,在遇到挑战时,也会自信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因此越战越勇。

而低恒毅的人大都是固定型思维。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在面对困难时会束手无策,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或运气不足,因此经常主动放弃。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3)

因此,情商、外表、体格甚至智商,都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是否成功。成功的要诀只有一个——Grit。因为它能保证孩子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并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

如何培养GRIT品质呢?1.坚持“困难规则”(Hard Thing Rule )

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面对挑战的自信心可能会不足。

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她克服障碍时,她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地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4)

3个Tips:

a.由孩子来选择挑战。孩子自己的选择,有更强的内在化动机,面对困难时坚持的动力也更大。

b.选择有点难度并且需要每天或者经常训练的项目,比如钢琴、芭蕾。

c.约定明确的纪律和规则,执行不能走样。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孩子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毅力,从而真正体验到克服困难的满足感。

2.不能随意放弃

孩子们在坚持的过程中会缺乏恒心,很难坚持到底,即使开始很喜欢的,随着难度的增加,热情也会渐渐消失。因此,需要约定好规则:一旦选择以后,不能随便放弃,尤其是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

比如孩子吵着要学弹钢琴,你就应该和他沟通好,刚开始学是很开心的,但是中间肯定会有重复和无聊的过程,你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学期。孩子在遇到被老师批评了,比赛输了心情不好,没有获奖等情况下,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适感和障碍,这是很自然的事。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5)

成功很少发生于第一次尝试。困惑、沮丧、甚至觉得无聊透顶,这些都是学习的一部分。要尽量避免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只有当孩子克服障碍时,他们才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地坚持下去的动力。

家长们需要明白,兴趣不是通过被发现,而是通过持续追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和加深的。大多数事情在孩子擅长它们之前并不有趣,只有勤奋努力地练习,孩子才能擅长并且最终从中获得持续的乐趣。

3.允许坚持后的放弃

虽然不能轻易放弃,但训练恒毅力,也不是要一条道走到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如果最终感觉不喜欢或者不能胜任,无法找到内驱力,是可以放弃的。

当然,孩子放弃一个项目同时,应当建议和鼓励孩子转换另外的项目,继续培养恒毅力。

4.正确鼓励孩子

(1)做得好的时候,侧重赞美孩子的努力、策略和选择

我们在夸奖孩子时,要尽量避免“聪明”、“天赋”等词汇,别让他感觉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因为天生的,恒定的因素决定的。而要侧重赞美他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包括策略和选择等。

例如,表扬孩子取得了好成绩。

❌不要说“天呐,你太聪明了,这些题都做对了。”

✔️而要说“我知道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努力,最近几天放学后你都在家里乖乖复习,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比较弱的数学上,你看,你的努力和策略让你取得了这次的好成绩,以后继续加油!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6)

(2)做得不好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不需要每次都很完美

当孩子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告诉他:

没关系,你不需要每次都做得很完美,试一试才知道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失败了,我会和你一起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找到问题后就会让你下一次更成功

5.借助榜样的力量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小朋友做分红豆和绿豆的工作,如果无聊了可以玩一会儿iPad。当孩子开始觉得无聊时通过不同的话术鼓励孩子。

下面三种不同的沟通方式,你觉得哪种效果最好?

(1)对孩子说,“你可以问问自己,我做得够努力了吗?”

(2)用第三人称和孩子沟通,比如“小明做得够努力了吗?”

(3)把孩子引导到一个超级英雄上,先问,“你最喜欢的超级英雄是什么呀?”孩子可能会说,“我喜欢奥特曼!”接着拍拍孩子说,“小奥特曼,你觉得你够努力吗?”

很显然,在上述试验中,用第三种方式沟通孩子坚持继续分豆子的意愿远超前两种。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7)

当孩子被引导到从“超级英雄”的角度来思考时,他们会把思考重心放在了“超级英雄”的特质上。他们会想到超级英雄身上那些坚持,不放弃的品质,希望自己也能和心中的偶像一样,于是就会选择坚持去完成任务。

从产生兴趣到养成技能一定会经过一个漫长的“重复”与“练习”的枯燥过程,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从“超级英雄”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只让他们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6.正确的“刻意练习”

如果没有合理的目标和方向,只知道埋头苦干,再乐观坚强的人最后也会放弃。家长们不能只停留在重复的鼓励中,还要和孩子一起尝试新的策略和设定合理的目标。

(1)设置具体可执行的小目标

例如你希望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那么从什么书开始阅读,每周每月读几本,什么时间读,怎么读,读完以后如何检验阅读效果?这些都是你们需要一起思考的问题。可以就这个问题,和孩子一起把想法都写在一张白纸上,达成一致后制定成表格,让孩子按照计划进行。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8)

(2)给孩子具体的反馈直到达成目标

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很多反馈,告诉他你最直观的感受及建议,直到他能独立达到预先设定的小目标,那么这项“刻意练习”就结束了,可以重新再定制一个新的“小目标”。

“刻意练习”可以帮助孩子把一个特别长的目标精细化,准确化,让他们有具体的方法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变得更加有毅力,不愿意放弃。

7.言传身教

让自己成为成长型思维的父母,并分享你自己一路走来那些“坎坷”,让孩子看到“恒毅力”的结果。

孩子胆小不自信一上学就想哭(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9)

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对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起反作用。我们需要让自己也具备这种思维,这不仅能感染孩子,也能通过和孩子分享自己努力改变结果的正能量故事,让他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改变现状,并且想尽办法让他们展现自己的努力。

结语

最后,借用Duckworth教授在TED演说中讲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恒毅力是面对长远目标时的热情和毅力。恒毅力是有耐力的体现。恒毅力是日复一日,依然对未来坚信不疑,不只是这周、这个月,而是年复一年。用心努力工作(学习),来实现所坚信的那个未来。恒毅力是将生活看作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冲刺跑。”

愿每个孩子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都能培养出无往不胜的“恒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