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读过《农夫与蛇》这则经典的寓言故事。

通过这则寓言故事,从那条被农夫救下的蛇身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蛇的本性是多么的冷血无情,无论人类投以它怎样的温暖,它不但不会知恩图报,甚至还会反咬一口。

今天要讲的,便是“女子与蛇”的故事。

黑龙江有这样一名农村女子,她不但不怕蛇,还在家中陆陆续续收留了将近20多条的大蛇、以及不知数量的小蛇。她和这群蛇同住在一个屋檐之下,将近有大约15年的时间,这期间,她与蛇甚至还同睡在一个床上,她睡这头,蛇睡那头......

更令人惊奇的是,她从未被这些蛇伤害过。

这是怎么回事?蛇不是冷血动物吗,难道蛇也有感情?这名农村女子又是如何驯服这么多蛇的?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1)

与蛇住在同一屋檐下

这名农村女子叫刘玉平,居住在八五四农场与尖山林杨七公里交汇路口的一座小土房里。因为家境贫穷,父母又去世得早,所以她年纪轻轻就开始独自一人生活,也一直没有结婚。

她所住的这座简易的小土房,也是她自己亲手搭建的。

平日里,就靠种地、养蜂维持生计,这时的她不但不养蛇,还怕蛇,更别提跟蛇有感情了。

那她是如何跟蛇打上“交道”的呢?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2)

这事还得从2006年说起。那一年的偶然一天,刘玉平刚刚忙活完一天的工作,身心俱疲,回到家中就准备要好好休息。但就在此时,一向安静的家里却突然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莫名让刘玉平心里感到了不安,她连忙起身看是哪里发出的声响。

凭借着家中微弱的灯光,她顺着声音的来源探去......

“啊!”

随着一声尖叫,刘玉平猛地跳了起来。原来,家里这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一条松花蛇发出的,一向怕蛇的刘玉平自然是吓了一跳。

在黑龙江见到松花蛇不稀奇,但很少见到蛇会爬到家里来的。因为蛇是冷血动物,再加上刘玉平长期一人居住,慌了神儿的她顿时手忙脚乱的,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等冷静下来后,她还是壮大了胆子,冒着被咬的风险,从家里拿出了一根长棍子,小心翼翼的将这条蛇给弄到家外边去了。

这天晚上,刘玉平一直提心吊胆的没有睡好觉,生怕这条松花蛇又突然跑回来。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3)

好在第二天没有见到它的踪影,却不想没过几天的时间,刘玉平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条松花蛇又偷偷爬回到了自己家里,不仅如此,它自己还带了个同伴。

这局面看着又无奈又好笑,刘玉平耸了耸肩,心想:反正自己常年都是一个人住,两条小蛇在这里呆着,自己不招惹它们,还能给自己做做伴,感觉还不错。

她本想着,这两条小蛇在这“住”上几天,自己就会主动走。谁知,好几天过去了都没动静,那两条松花蛇似乎把这当成了窝,不舍得走了。

此时刘玉平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她长时间的观察下,发现这两条蛇其实很温和,没什么攻击性,于是她就索性不管它们,指不定哪一天他们自己就爬走了。但15年的时间过去了,它们依旧未曾离开。

白天的时间,刘玉平要去地里干农活,忙着养蜂,能呆在家里的时间不长,她也不知道两条蛇在家里干什么;等到日落之时,刘玉平辛苦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家中,发现两条小蛇就自己安安静静地在那里窝着。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4)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极强的绞杀能力,松花蛇经常会帮助刘玉平将家里的老鼠等有害动物给捕杀掉,为刘玉平养蜂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一日,刘玉平如往常一样,吃过晚饭收拾了一下,就躺在床上准备休息。

但有天晚上,在迷迷糊糊之际,刘玉平感觉到了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她的身上似乎有点重,于是就抬手往身旁一摸,有冰冰凉凉的触感,刘玉平这才发现竟是蛇爬到了自己的床上。

早已经习惯与蛇共处一室的刘玉平,对此情况也感到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蛇既然自己主动靠过来了,也就不赶它走了。

再后来,蛇就愈发的大胆了,竟慢慢钻进了她的被窝里。刘玉平猜想蛇可能是想要取暖吧,于是就没有多加干涉,让蛇就这样跟她一起同床共枕。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5)

这样的场景在刘玉平的生活中时常有发生,可能是这两条蛇在刘玉平的家里生活得还不错,所以,慢慢刘玉平的家里就成为了这些松花蛇们的聚集地。

对于家里又时不时多了几条蛇出来,刘玉平也感到习以为常。后来刘玉平还仔细数过,家里体型比较大的蛇有二十多条,而其他小蛇不太好计算,但数量应该也不少。

有了蛇群的陪伴,独居多年的刘玉平在蛇的身上感受到了别样的情感。

刘玉平在与这些蛇共同生活的十几年时间里,也通过平日里的观察,渐渐了解到了它们的生活习惯。

其实这些松花蛇并不是很长时间都会呆在家里,到了每年的夏季,大约是七月底左右的时间,它们就会离开一阵子,并一直到第二年四月份的时候会再次回来。回来后,这些松花蛇会爬到家里的棚顶上边,翻来覆去准备繁衍后代。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时间下来,刘玉平家里的蛇群越来越壮大。

唯一不变的是,它们从来都没有做出过伤害刘玉平的举动。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6)

与蛇群的和谐共处

久而久之,村里人也知晓了刘玉平跟蛇群一起生活的事情。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都认为蛇是冷血无情的动物,那刘玉平怎么能跟蛇做到和谐共处呢?难道刘玉平是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么?

蛇不像是小猫和小狗那样,这种人类普遍会在家中养的哺乳动物,比较容易亲近,能够培养出感情。而蛇本身是完全没有什么感情的,更没有什么主人的概念。

松花蛇与刘玉平之间,之所以一直能够和谐共处,很大可能是因为蛇对刘玉平的味道比较熟悉。蛇的嗅觉尤为灵敏,在长时间与人类相处的过程中,刘玉平被它们当成是环境里的一部分,蛇群已经习惯她身上的气味,把她当成是自己领域地的一部分,因此不会伤害她。

而且刘玉平家里的蛇基本上都是松花蛇,这是一种生长比较快的变温动物,它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18℃—25℃之间。

因为北方地区的气温比较低,所以刘玉平家中松花蛇的体型也都会比较小,它们的上下颌边缘会有一排小齿,但没有毒牙,因此它们是完全没有毒性的蛇。

又因为刘玉平家里盖的都是土房,一到夏季的时候,她家里就会变得异常的阴暗潮湿,这恰恰是松花蛇最为喜欢的环境。松花蛇的攻击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它们最喜爱这般封闭的环境了。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7)

松花蛇在农村地区还被称作菜花蛇,有着“百蛇之王”的美誉。俗语说“一地菜花蛇,十里无毒蛇”,就是说在食物稀缺的时候,菜花蛇会吃掉自己的同类,就算对方是毒蛇也不例外,可见菜花蛇还是很凶猛的。

当然,如果不受到人类的打扰或伤害的话,松花蛇就不会主动去攻击人。因为蛇的视力是比较差的,它主要是通过热窝感应,来感应猎物所散发的热量,并以此来确定周围环境与眼中猎物的差异。

所以,人们在蛇眼睛里的形象就跟打了马赛克一样,呈现出红色,蛇往往只是能够看清楚人类所做出的动作,但人具体是长什么样的,则完全看不出来。对于它来说,人和老鼠看起来的样子相同,只是人的体型可能更大一点。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8)

在与蛇相处的十五年时间里,刘玉平一直都是与蛇群保持着安全的距离,这也是她不被蛇伤害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蛇一旦要对人攻击的话,它的动作指令都是由脊柱神经所发出去的,一般都不会经过大脑的思考,这也是它下意识所作出的条件反射。只要有人突然靠近蛇,它们就会直咬你,这是它们的习惯反应。

但相处时间久了之后,这些松花蛇就会觉得,刘玉平的存在对它们没有任何威胁,自然也就不会对其进行攻击。

时间久了,刘玉平也与这些逐渐壮大的松花蛇,关系越来越亲密,逐渐变得像“亲人”一般。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9)

爱护动物、保护自然

因为特殊的经历,刘玉平这个长久生活在农村里的女子,心里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体会。与蛇群生活的这十几年的时间,刘玉平体会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特殊情感。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不会跟人交谈,但仅凭借着日常生活中的相伴,也能在心头生出别样的感情。

在她看来,动物跟人一样都生活在这大自然中,是可以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强大的人类,我们有理由去保护动物,尤其是珍稀动物。

纵使是攻击性很强大的蛇群,只要内心发自真诚跟他们交往、和谐共处,保留它们的生存空间,蛇也不会直接攻击人类。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刘玉平是真心热爱小动物的。

女子与蛇同住15年才下一窝蛇蛋(东北女子与蛇同居15年)(10)

2020年2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规范的通知》,其中就明确表示了要禁食野生动物,包括45种野生动物,其中就有松花蛇。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遇到了松花蛇,在害怕的同时,也不要贸然去伤害它。蛇是不会轻易伤害人类的,除非那些想要捕蛇做食物的人们主动靠近它,蛇可能就会立即进行本能的反抗,碰到没有毒的还好,若是运气不好被毒蛇咬了一口,那不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在家中发现了蛇,也不要直接跟它硬碰硬,避免因为阻止蛇,而遭受它的一系列反击。当你与蛇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时候,最好是保持在一个静止的状态,然后趁机以最小幅度的动作将外套、背包之类的东西给迅速移动到身体的前面。一旦蛇开始发起攻击性的行为,就用身前的东西将它的头给蒙住,然后趁势逃跑或是将其头给砸晕。

如果距离蛇较远的情况之下,就好办许多,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之下,尽量不发出大的声响,偷偷退到安全的距离之后,再开始慢慢离开。

如果自己不太会处理这种情况,也可以立即报警求助。

所以,遇到蛇不要惊慌,要镇定自若,才能保护好自己。

要学会爱护动物,不能做出缺德的事,滥捕、滥杀这些野生动物,对自然界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我们要以切身行动保护大自然。只要懂得和谐相处,人与动物之间是能够并存的,并且它们也会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