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与“老公”这两个称谓,向来秤不离砣,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词汇,没有老公就没有老婆,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单独成立现代社会对于妻子称丈夫为“老公”,丈夫称妻子为“老婆”,已经习以为常也许最早在港台电影中听到这两个词时,会感觉特别“洋气”可当仔细翻阅资料后才发现,“老婆”“老公”并不是洋词汇,而是在中国古代就已存在的词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老公称谓由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公称谓由来(老婆老公)

老公称谓由来

“老婆”与“老公”这两个称谓,向来秤不离砣,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词汇,没有老公就没有老婆,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单独成立。现代社会对于妻子称丈夫为“老公”,丈夫称妻子为“老婆”,已经习以为常。也许最早在港台电影中听到这两个词时,会感觉特别“洋气”。可当仔细翻阅资料后才发现,“老婆”“老公”并不是洋词汇,而是在中国古代就已存在的词语。

最初的“老婆”并不是指妻子,多是老年妇人的自称,也用来称丫头或年老的女仆。王晋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到唐代才有文人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这里先说一说“老婆”一词的由来。古人为儿子娶的都是大媳妇,这样,一进门就是好劳动力。所以丈夫在别人面前称媳妇为婆娘,这在戏剧中依然有迹可循。婆娘最早是对妇女的一种鄙称,陶宗仪《辍耕录》:“妇女曰娘”“谓妇女之卑贱者曰某娘,曰几娘,鄙之曰婆娘。”《西厢记》:“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老婆娘”就是从“婆娘”而来的,“老婆”一词则是从老婆娘而来的。石军宝《秋胡戏妻》云:“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到了近现代,把媳妇叫“老婆”,这是“老婆娘”的简称,又因为娶的都是小媳妇了,娘字也就去掉了,简称“老婆”。但老婆并不是尊称,最多是个俗称。直到今天,“老婆”也不一定就指妻子,因为在陕西关中人口中的“老婆”仍是曾祖母,相对应的,曾祖父就是“老爷”。“老婆”比“老公”至少早100年以上出现“老公”一词在最开始的真实含义指的是太监。北京大学教授王平先生曾在讲座上解剖过“老公”这个词,认为“老公”,顾名思义,既老又是公的(也喻指太监)。因为从古到今,国人喜欢在一些词前面加个“老”字,如师者被叫作老师,父亲常称老父亲,姓王的成了老王,姓张的成了老张,现在人们把公司经理称为老总,也有老爸老妈的称呼。那么把公公称为“老公”也是说得过去的。再者,史书也有记载。明末清初谈迁所著《枣林杂俎》中,有李自成进北京“打老公”一说明清之时广泛地以“老公”称呼宫中的太监。因为太监仗势欺人,万历年间出现“矿监税使”欺压百姓,造成了人民反抗,常常有“打老公”的事发生。

关于“老婆”“老公”这两个称谓,还有一个传说唐朝有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喜新厌旧。心里产生了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被他的妻子看到了这副上联。妻子从上联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一副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趣味。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再纳新欢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就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