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离别哭着说不想再见到你(距离隔不开情感)(1)

新年快到了,89岁的傅兆深又给88岁的徐富才打电话,约好要在新的一年继续活得健健康康,等待下一次见面。因为本报的一篇报道,这对一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友,在分别51年后又见到了彼此。

8月21日,《浙江老年报》报道了嘉兴海宁钻石婚夫妇徐富才和朱莲芬的故事。8月26日,居住在丽水遂昌的傅兆深看到报道,立即让子女打电话到报社编辑部,随后记者第一时间积极联系,当天下午就让两位老战友通上了电话。

1953年,徐富才和傅兆深在同一个坦克团,同批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回国后都在河南某部队服役,一起提干,是这个团中仅有的两个浙江人。1969年,徐富才转业,当时傅兆深在郑州工作,互相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就这样失去联系。这次重逢,让两位老人激动不已。

10月3日,傅兆深夫妇带着3个女儿、2个儿子和2个女婿来到海宁,徐富才夫妇带着3个儿子隆重接待,两位老战友实现了期盼半个世纪的相聚。“4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争相诉说着相思之情,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我们大家都为4位长辈的健康而高兴,为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大家庭相聚而欢心。”徐富才的大儿子在当时发的朋友圈中说。

一见面,朱莲芬和傅兆深的妻子刘香美也紧紧抱在一起。在河南,她们都曾带着孩子成为随军家属,两家在部队家属区是隔壁邻居,因为军人丈夫都很少回家,她们总是互相照应。

在河南随军期间,傅兆深最大的3个孩子和徐富才的3个儿子年龄相仿,他们至今还记得部队的营房、整齐的宿舍、坦克车的训练等情景。这次相聚,让两位老人的子女感慨不已,都感谢父母相濡以沫、携手创造,让他们受到良好教育,拥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们就像一家人。”傅兆深的大女婿说,见面后,两家人在一起吃了团圆饭,观赏古城夜景。第二天又一起去盐官观潮,子女们还到海宁皮革城逛了逛。

“好像又回到了一起作战、一起工作的时候。”这是两位老战友共同的感受。见面后,他们也一直保持联系,一有好事情就想到要马上告诉对方。10月下旬,傅兆深和徐富才先后获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又让子女通过手机视频互相展示。

“现在国家大变样,我们两对老夫妻身体都挺好,子女都孝顺,真是觉得太圆满了。”徐富才说,“愿大家的生活像海宁的潮水一样,一浪更比一浪高,一代更比一代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