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运动,是一种席卷全球且永在“进行时”的运动。

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第45位总统的第七天,几十万美国民众走上街头游行,要求特朗普尊重女性权利,很多人高举写有“Woman hold up half the sky”字样的牌子,意思是:妇女能顶半边天!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当作口号使用。改革开放之初,民间仍有大量封建残余,女性权利得不到保障。国家政府制定了很多政策保护女性。

如今“妇女能顶半边天”,更是以俗语、老话的形式被人们铭记。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起源、发展以及后续。

妇女能顶半边天前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1)

起源

大多数人以为这句话出自毛主席之口,实则非然。有学者检阅关于毛泽东的诸多文献,均未找到这句话的来源。

之后学者朱雪萍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妇女能顶半边天”一个有四种说法的故事》,文中她指出这句话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并不清楚,没有明确指向,大概流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时间回到1955年,贵州地区的一家杂志社,发表了一篇名为《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的文章。文章一经发布,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形的特殊性,很快广为流传,最后竟然被毛主席看到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前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2)

毛主席看后非常认可文中观点,并亲自批示:“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男女同酬”的说法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由此应运而生的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

发展

“妇女能顶半边天”,事实上就是男女平等的集中表现。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男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男女平等”,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是一个“新词”。自母系社会之后,因为男人拥有更强壮的体力,在农耕经济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

妇女能顶半边天前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3)

辗转千年,“男尊女卑”思想深入人心,继而演化出了对女子的诸多束缚。例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七出”之说,女性被压榨到了极致,甚至在自己的亲生子女面前都抬不起头,因为“三从四德”中明确指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子,在未嫁人之前需要遵从父亲的指令,嫁为人妇之后则要听从丈夫的安排,丈夫死去,又要听从儿子的命令。一生不得自由,生活处处是牢笼。

事实上,到了现代,女性的地位仍然不能说百分之百得到了保障。哪怕是经济最发达、思想最开放的美国,女性的权利仍然无法得到充分保护。如若不然,又怎么会有开头的“几十万美国民众游行”。

妇女能顶半边天前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4)

幸好,女孩子们是争气的。越来越多的女子成为社会名流、登上政坛、成为企业家,享誉一方。女性势力的崛起,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有力保障,这是往大了说。

往小了说,女孩子要想受人尊重,想要不被他人安排,首先需要自己强大起来,自己武装自己。

后续

“妇女能顶半边天”,其实听过下半句的却不多,那就是“离了妇女没吃穿”,你认同这句话吗?这句话在今人看来,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有严重提高女性地位的嫌疑,当然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妇女能顶半边天前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5)

过去,家里吃穿用度的钱由男人去挣,吃穿用度的物品则由女子负责。除非生活过得不好,一般女子是不轻易出门的,通常在家里做家务、带娃、做饭。

老一辈人常说:家里要有个女人。老人认为,男人们在外打拼养家,女人就应该在家里操持家务,将家安排得井然有序,相夫教子,这当然有失偏颇。

做什么,不做什么,是当代人的自由,男人可以下厨做饭、做家务,女人同样可以外出打拼挣钱,世事总无绝对。

所谓的男女平等,不应该一味地降低男人的地位,而是应该将女子的地位,提到与男人同等的位置。

妇女能顶半边天前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6)

结语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男女平等”被当做基本国策写入报告,男女平等成为了党的意志。

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女性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这个古老的国度,终于成为了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