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位于浦东花木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馆,作为当下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图东馆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它的落成,既是上海又一处城市文化新地标的诞生,也预示着今年恰逢建馆70周年的上海图书馆,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未来。
上海图书馆东馆
上图不是一天建成的,70载也只是这个“文化符号”的今世今生。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图书馆,可谓源远流长,除了部分社会人士捐赠的私人藏书,众多晚清民国以来上海各类图书馆的"汇入",也为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丰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了1958年10月那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馆合并":上海图书馆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合并为上海图书馆,其时亦称“四馆统一”。
上海图书馆
多年以后,后三者的名字对读者而言已渐渐陌生,但漫步上海,你依然能够追寻到它们的曾经的印记。不妨一起沿着这片绿树成荫的街区,探寻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往日的点滴,去遇见上图前世的林林总总。
百多年前的1914年夏天,怀揣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大洋彼岸一批留美中国学生齐聚康奈尔大学成立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数年后,他们学成归国,中国科学社也在祖国土地上落地生根,任鸿隽、丁文江、翁文灏、竺可桢……人才济济,群星璀璨。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创办杂志,举办演讲、展览,并且还创立了一座收集保存科学文献,发挥公众教育功能的科技图书馆:明复图书馆,此即“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的前身。
初建成时的明复图书馆
明复图书馆坐落于今陕西南路和绍兴路口东北角,1930年竣工,为纪念早逝的中国科学社领导人胡明复而取此名。图书馆由永宁建筑公司设计,朱森记营造厂承建,主体建筑“明复楼”为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大楼,坐北朝南,建筑形态方正,外立面较为简约,具有现代派风格特征。“明复楼”主入口设计有传统中国元素的装饰,建筑二层以上腰线和檐口有几何纹样装饰。1943年,“明复楼”屋面开裂,雨水渗入,时值上海沦陷时期,市面萧条,困难重重,幸得大隆机器厂厂主严裕棠、严庆祥父子解囊相助,由卢树森负责设计,新和记营造厂承造,1944年夏天完成修缮工程,明复图书馆也由此“平改坡”。
明复图书馆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科技类专业图书馆,明复图书馆馆藏科技图书十分丰富,尤以生物学、数学书籍为特色,并从欧美订购了大量的科技类出版物充实馆藏。此外,对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如《农政全书》《梦溪笔谈》《天工开物》《营造法式》等也都有收藏。除了对科学社会员开放,明复图书馆还举办各类科普讲座,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在当时上海颇具影响。
1947年明复图书馆部分新到图书清单
1954年,中国科学社将明复图书馆捐献国家,后改称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并于1958年并入上海图书馆,据统计,移交时共有各类图书、期刊4万余册。并入上图后,“明复楼”又作为卢湾区图书馆使用。1998年,明复图书馆恢复原名,悠悠历史,绵延至今。
明复图书馆今影
从明复图书馆往西,沿着旧法租界的林荫道走上不到2公里,在今淮海中路复兴西路口,一栋清水红砖外墙的小楼就映入了眼帘,这就是曾经的鸿英图书馆,也是四馆合并时的上海市报刊图书馆的源头之一。
鸿英图书馆为一栋假三层住宅建筑,坐北朝南,立面简洁,方形小窗,二楼设有露台,房屋周围有较大面积的花园草坪。其创立可上溯到1924年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创办的甲子社人文类编辑部,该团体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学术资料的收集与分类,1930年起又编辑发行《人文月刊》及丛书,并于次年改名人文社。1933年工商实业家叶鸿英为该社捐资数十万,遂改名为鸿英图书馆,并以今淮海中路1413号为筹备处。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新馆舍最终未能建成,这栋小楼,最终成为人们心中鸿英图书馆的标志。
1940年版《行号路图录》上的鸿英图书馆
秉承甲子社时的初心,鸿英图书馆自创办始即成为上海从事文献收藏与索引编制工作的重要机构。抗战期间,鸿英图书馆遭日寇袭扰,部分图书资料遭到劫掠,但依然没有停止工作。至1946年底,图书收藏达4万余册,杂志超过11万册,图表137张,拓片65张,日报134种,剪贴的报纸史料100余万件,杂志索引卡约30万片,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就包括了完整的一套中国近代公认第一大报,也被誉为近代中国百科全书的《申报》。
1952年9月,鸿英图书馆董事会将该馆捐献政府,上海市文化局接办后将其明确为期刊专业图书馆,专注于期刊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应用。此后该馆又与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的上海新闻图书馆合并成为上海市报刊图书馆。1958年四馆合并后,鸿英图书馆最终成为如今上海图书馆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上图的不少民国期刊封面上,依然能够看到当年鸿英图书馆的藏书章。而这栋红色小楼,也在经历了岁月沧桑之后,变身徐汇艺术馆,继续成为这片被梧桐树所覆盖街区中的重要文化地标。
鸿英图书馆旧址,今为徐汇艺术馆
如果说创办于1930年代初的明复图书馆、鸿英图书馆,从侧面折射出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的繁荣与发展,那么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的前身:创办于“孤岛时期”的合众图书馆,则代表这座城市在战火之中对于文化传承的坚持不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沦陷,翰林出身的实业家、银行家叶景葵不忍众多私人藏书在战火中散失,联络张元济、陈陶遗等人于1939年在法租界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租屋创办图书馆,因三人联合创办,遂取名“合众”,旨在抢救散落民间的藏书。1940年,叶景葵捐资15万元,助力合众图书馆在今富民路长乐路口西北角购地建造新楼。
合众图书馆外景
新楼以富民路长乐路口为中心向两侧展开,高三层,局部四层,坡顶,1949年后又有增扩建。华盖建筑事务所承担了合众图书馆的设计工作,或由于当时孤岛复杂的社会环境,为避免过分引人瞩目,合众图书馆外立面简约低调,因藏书所需,可以看到沿富民路立面的窗户面积明显较小。
合众图书馆着力于搜集各个时代的文献资料,图书、报纸、期刊、书画、金石拓片均会收罗。最初的馆藏来自于叶景葵、张元济等发起人的私人藏本,之后又大力收购、征集各处私家藏书,除上海外,还涉足江浙一带,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为保存文化瑰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0年《图书季刊》对合众图书馆创设的报道
据统计至1953年,合众图书馆藏约有图书25万册,金石拓片15000种,服务对象也从特定的专业人士,拓展到了普通读者。是年,经董事会决议,合众图书馆被捐献给上海市人民政府,由上海市文化局接办,1955年正式改名为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并在1958年成为上海图书馆的一部分。可以说,正是合众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奠定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收藏的基础。
行走于梧桐树下,明复、鸿英、合众,上海图书馆的几道源流,一一映入眼帘,从陕西南路的静谧,到淮海中路的浪漫,再到长乐路的闲适,文脉传承,俱在此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