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

  漂亮的白鹡鸰真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精灵。天性好动的白鹡鸰,在陆地上总是蹦蹦跳跳不停走动,尾部经常上下左右做有规律地摆动。飞行时呈波浪状上下起伏,边飞边叫,甚是可爱。它们的毛色黑白相间识别度高,民间称为白颤儿、白描面鸟、点水雀、张飞鸟……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3)

李彦学摄于黑山底水库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4)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5)

张富元摄于宣化洋河

  

白鹡鸰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白鹡鸰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岸边,也栖息于农田、湿草原、沼泽等湿地,有时还栖于水域附近的居民点和公园。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白鹡鸰常单独、成对或呈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也见成10-20只的大群活动。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6)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7)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8)

韩福贵摄于清水河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9)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0)

苏英华摄于宣化洋河

  

白鹡鸰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遇人则斜着起飞,边飞边鸣,声音清脆响亮。白鹡鸰捕食得主要为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如象甲、蛴螬、叩头甲、米象和昆虫幼虫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种子、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1)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2)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3)

韩福贵摄于清水河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4)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5)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6)

刘玉山摄于宣化洋河

  白鹡鸰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通常为5-6枚,但也有每窝少至4枚和多至7枚的,重2-2.6克,灰白色、被淡褐色斑。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12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4天左右雏鸟即可离巢。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7)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8)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19)

刘玉山摄于宣化洋河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0)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1)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2)

郭玉山摄于清水河

  白鹡鸰是拉脱维亚国鸟,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3)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4)

农村最常见的野鸭(影像记录发现京西北)(25)

刘玉山摄于宣化洋河

 

策划:张子文

统筹:魏 洁

执行:曹丕业 李小永 荆智坤

海报设计:贠玉珑

编辑:林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