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字型来源于斧头,是武力的象征,也是男权的象征。当“王”成为部落首领的代称时,标志着这个部落完成了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

百家姓的前8大姓(百家姓之八王)(1)

母系氏族的首领“后”,成为了王的配偶。“后”的含义是生殖,从人从子。在母系社会中,首领都是子女众多的母亲,因而称之为“后”。

百家姓的前8大姓(百家姓之八王)(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因为更加适应狩猎、游牧和农耕,同时也有利于吸收并团结外来人口,因而获得了部落的主导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后”仍然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或者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王后并尊的。传说中的“后羿射日”中,“后”就是“羿”的尊称,表明他是一个部落的首领,甚至可能是一个女首领。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后”,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从挖掘出来的妇好墓和相关的甲骨文看,妇好不仅仅能够领兵作战,而且能够主持祭祀,同时拥有独立的封地和军队。可见至少在武丁时期,“后”仍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是到了周朝,这种情况就完全不存在了。

百家姓的前8大姓(百家姓之八王)(3)

“后”与表示方位的“後”简化合并,是简化字的一个失误。因为二者实在是意义相差太远太远了。后,居于後宫,可能是唯一的交集了。

“王”作为声旁时,多表示自由而不受拘束,非常具有王的气质。如旺,表示阳光强烈;如汪,表示水域深广;如狂,表示不受控制的狗;如枉,表示随意生长的树,衍生为弯曲,再衍生为不公正。

因为“王”的字型规整,所以有一些含有王的字,其实和王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因为汉字的字型要求。比如望,其实下面是“壬”表示登高的意思;“亡”是声符,表示远的含义。比如“皇”,是灯的形状,“王”是灯座,“白”是灯焰。还有一些是玉的简写,比如王字旁,完全与“王”无关。

王,是部落首领,所以王姓源于部落首领后裔的自称。第一个渊源是来自于商代的比干,子姓。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称王氏(汲郡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更多的王姓是姬姓的后裔,可考证的有周平王太孙赤之后(临猗王氏),周灵王姬泄心太子晋之后(王翦、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姬高的后裔(由魏姓而再转,兰陵王氏)、西周桓公姬揭之后人(洛阳王城王氏)、春秋时期燕太子丹玄孙姬嘉的后裔(北京王氏、蓟县王氏)。

帝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史称陈胡公,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后裔田义,为避仇家,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大宗)”,世居河北大名梓县。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新朝的开国皇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氏。分支另有:北海王氏(小宗)等。

王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一带,并以山西、山东、河南为其繁衍地区。到了东汉末年王氏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太原、琅邪两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西晋时讲究土族门第,王氏被列为北方四大士族(崔、卢、王、谢)之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琅琊王氏的后裔王导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王氏的政治地位达到了顶峰。至今,王氏遍及国内外,可能是中国的第一大姓氏。

福建、台湾的王氏一般尊五代时期的王审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为始祖。王审知是河南固始人,属琅琊王氏。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先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怀离散,均赋练兵。后攻下福州,逐步统一福建。乾宁四年(897年),兄长王潮去世后,继任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加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受封琅琊郡王。在位之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促进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尽量避免战争,并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次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赠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凭借治理福建发展的贡献,后世尊称“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忠惠尊王”。

王姓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地方政权,共出了151位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