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楚狂人的意思(我本楚狂人)(1)

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接舆骂我太鄙陋》,当时读庄子《人间世》,读到“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恍然大悟,王维诗句“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中的“接舆醉”原来不是“喝得大醉扶着马车”!

近日重读庄子,又到《人间世》这一篇,竟然纠结于接舆到底是不是人名。

有关楚狂接舆,最早记载见《论语 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里的接舆是有争议的,一说楚狂人的名字叫接舆,另一说接舆是楚狂人的行为,迎着孔子的车子唱歌。

一百多年后,到了庄子那里,接舆就成了楚狂人的名字了。《庄子 人间世》: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从此以后,接舆就成了楚狂人的名字,比庄子小二十七岁的屈原,在《楚辞 涉江》中说:“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屈原让接舆剃了光头。又过了五百多年,西晋的皇甫谧,把接舆收入《高士传》:“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晋以后,以谦和内敛中庸为主导下的中国文人,渐渐具有了一种接舆情结,这种情结以唐人为最盛。比较有名的诗句有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等等。

前段时间看报说有作家质疑接舆不是人名并引发争议,我想说,有这种质疑的精神是好的,除此之外还要看质疑带来的价值。先不说这种质疑早已是千古悬案无从可考,即便是经过考证确定了楚狂的名字并非“接舆”,那又如何?接舆是不是人名,已经不再重要了,他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楚狂也好,接舆也好,陆通也好,或者是当时随便起的另外的什么名字,这个名字已经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文化情结。

说点题外话:

1、由楚狂到接舆髡首再到陆通,有一定的演绎和发挥的成分。我们的祖先经常这样,举个例子,造字圣人仓颉,在战国以前的典藉中从未提到过,最早是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后来《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卿的基础上引申为“仓颉作书”,到汉代以后,《淮南子》和《论衡》又把“仓颉作书”发展到“双瞳四目”,以后越演越神奇了。

2、《论语 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中的“过”字,通常解释为“经过、路过”,我认为此解不通,正解应为“批评、责备”,参见贾谊《过秦论》,《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李白的理解是正确的,“凤歌笑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