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姐
几天前才扬言要“教会乌军专杀俄罗斯人”的美国雇佣军“莫扎特”集团,跑路了!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报道,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私营军事公司“莫扎特”的老板安德鲁·米尔本正式宣布,当天是“莫扎特”集团在乌克兰运作的最后一天,“乌克兰,拜拜了”。
不过他暗示,“莫扎特”有可能会在未来换个“马甲”重回乌克兰,已经部署在乌克兰的教官和装备依旧会照常运行。
(米尔本资料图)
在熊姐看来,这显示出了一个可悲的事实:
美国大兵们只能欺负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弱小”,打打治安战,打打顺风仗。一旦遇上如今这样需要硬碰硬、死亡率极高的正规战战场,他们就一点不像自己吹嘘的那样“勇猛”,只会害怕得临阵脱逃,“打不过,跑得过”。
而到了这时,美国人丰富的“放弃盟友”的经验就有了用武之地,就像几年前,他们丢下了阿富汗的亲美政府直接跑路,让塔利班重新接管了阿富汗政权那样。
(乌军伤兵)
“莫扎特”集团从起名到做事,似乎都是在“叫板俄罗斯‘瓦格纳’集团”(莫扎特和瓦格纳都是知名音乐家),虽然他们一直坚称自己只在乌克兰投入了几十名“训练教官”,不过多方消息都证实,他们此前一直在巴赫穆特“绞肉机”地区活动,甚至参加了与“瓦格纳”集团的战斗。
不过,就在不久前,“莫扎特”已经因为“‘瓦格纳’不讲武德”而紧急撤离了巴赫穆特。
有乌军内部人士就爆料称,“莫扎特”可以直接调动北约的情报支援体系,他们本想利用这个优势,在巴赫穆特将“瓦格纳”拖入残酷的城市巷战。结果,“瓦格纳”却二话不说,直接火力覆盖,炮轰了“莫扎特”驻守的阵地。
备受打击之下,乌军还没有给“莫扎特”足够的绷带、抗生素和急救药物,这导致“莫扎特”的战损达到了50%以上。
(“莫扎特”雇佣兵)
再加上“莫扎特”本就不满于乌军贪污和虐待俘虏,“莫扎特”集团的另一名主要股东安德鲁·贝恩还指责米尔本贪污、挪用公款、贿赂军队、性骚扰,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伤亡损失巨大,对面“瓦格纳”悍不畏死,自己这边还闹起了内讧,这仗就算是没法打了。
(巴赫穆特地区伤亡率极高)
巧合的是,此前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最积极、据称规模高达5000人的波兰雇佣兵组织“华沙军团”,也在不久前撤离了巴赫穆特地区的前线,给出的理由则是“乌军每次只给10天的补给”,以及“波兰军方拖欠了士兵3个月工资”。
当然,不少人都认为,这其实也只是“华沙集团”找的借口,他们也是被“瓦格纳”打怕了。
(军服显示了波兰人到过那个房间)
反观“瓦格纳”,仍然在巴赫穆特地区势如破竹、攻城拔寨。
据“瓦格纳”老板普里戈津的消息,就在当地时间2月1日下午4点,“瓦格纳”的突击队完全占领了所列达尔北部附近的萨科和万塞蒂村。
(红圈是那个村庄的位置)
在战斗结束后,突击队队员们在村庄中唯一一栋相对完整的房屋前合了影,但显然,这座房屋也早已已经是断壁残垣,由此也可见,战斗究竟激烈到了什么样子。
(“瓦格纳”士兵合影)
一边夹着尾巴逃跑,一边悍不畏死地冲锋,这何尝不是西方与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的缩影呢?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在乌克兰只是为了利益,所以一旦损失大过收益,他们就会直接放弃。但是对俄罗斯人来说,哪怕知道前方凶险,他们也会正面硬“刚”,因为这场胜负不仅关系着乌东说俄语的平民们,也关系到俄罗斯能否在北约的围堵下生存下去,是真正的“生死存亡之战”。
当然,“莫扎特”的佣兵也可以考虑“原地换装”,火线加入“瓦格纳”,毕竟,“瓦格纳”的征兵广告还热乎着呢,打不过,就加入,也不失为一条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