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篇书摘,选自李猛新书《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导论。导论原有五部分:一,孤独者的恐惧;二,劳动与祈祷;三,战争与安全;四,财产与国家;五,家与大海:现代的历险者。
本次为大家推送的是第一和第五部分。
鲁滨逊的故事是如何从一个人的“历史”变成普遍人性的寓言?一个“鲁滨逊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一个几乎上千年毫无危险的道德学说,为什么会在十八世纪突然点燃了革命的引线,摧毁了旧制度,建立了“世界的新秩序”?这部四十万字的新著,全面考察了现代自然法学派(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如何从自然状态概念出发,阐述以社会性为核心的人性学说,从而为自由平等的现代个体建构人为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一个道德空间。
孤独者的恐惧鲁滨逊·克鲁索,在荒岛上居住的第十五年,一天中午在沙滩上极度惊讶地发现了一个脚印:
我呆站在那里,像被雷劈了,又像是活见了鬼;我竖起耳朵听,我四处看,可是什么也听不见,也看不见;我跑上一个高地,向远处张望,又在岸边来回跑了几趟,但仍然一无所获,除了那个脚印,见不到别的脚印,我又走到那脚印边上,看看有没有别的脚印,查看一下到底是不是我的幻觉;但没有怀疑的余地,因为这不折不扣是一只脚的脚印,脚趾、脚跟,脚的各个部分都在。它怎么跑到这儿?那我就不知道了,也完全无从想象。我心慌意乱,神不守舍,心里七上八下地胡乱想了一阵之后,连忙赶回我的堡垒,也不清楚自己走的什么路,真是害怕到了极点,走不到两三步就回头瞧瞧,树丛,甚至远处的树桩,我都误当成一个人;一路上,我受惊了的想象使我看到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我的幻觉里出现了许多不着边际的怪念头,而我头脑里的怪念头有多离奇,简直说也说不清。
这不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第一次感到恐惧。刚刚逃难登岛,没有衣服、食物、淡水和武器,鲁滨逊像个疯子一样焦虑;入夜,他害怕被野兽吞吃,不敢躺在地上过夜;在暴雨中,他突然担忧起雷电引爆火药的危险;从未经历过的地震更是让他惊恐万分。事实上,从鲁滨逊离家出海的那一天起,《鲁滨逊历险记》就是一本危险之书,恐惧之书。随便哪一页,我们都可能撞见鲁滨逊惊恐的脸。恐惧难道天生不就是历险的一部分吗?
在鲁滨逊的“惊奇历险”中,最常见的是自然的恐惧。自然的恐惧是瞬间的惊吓,在那一刻,人几乎丧失了思考和行动的能力。鲁滨逊第一次出海就遇上了船只失事,听到船进了水,他感到——“我的心脏好像死在了我里面”。第一次在岛上经历地震,鲁滨逊就像“死了一样,呆住了”。最强的恐惧是在危险的瞬间经历的死亡,人的生活的突然中断。但即使地震,这种“就其自然而言最可怕的事情”,也只是开始让人大吃一惊,最初的惊吓过去之后,它造成的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人重新活了过来。
在自然恐惧中,人面对的是人完全“没有手段和力量来对抗的敌人”,这是惊吓的原因。然而在自然力量瞬间带来的惊吓过后,人可以运用理性来完善自己的“手段和力量”。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自然这个敌人的危险性就逐渐降低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就是用理性的“手段和力量”来驯服自然的危险,逐渐减少自然恐惧,将这个“可怕的地方”转变为自己可以舒适生活的地方。自然恐惧的克服,不仅意味着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而且意味着生活的改善。
但沙滩上人的脚印带来的恐惧,却不是风浪、野兽和地震带来的自然恐惧。这种恐惧,更持久,更难以摆脱——“离我受惊的时刻越远,我的疑惧越大,这不同于一般担惊受怕的自然情况,同一切处于恐惧中的动物通常的表现更是大不相同”。所有动物遭遇自然危险的那一刻,都会感到惊吓,但只有人才会产生这种“心灵的惊恐”。在“心灵的惊恐”中,敌人并没有出现,危险却逗留在头脑中,经久不散。这种对潜在敌人的恐惧,在想象与幻觉的滋养下,变得漫无边际。敌人,不像自然的意外带来的是瞬间的惊恐,而是无休止的威胁。危险和恐惧成为一种状态,而不是一次事件。正是面对头脑中看不见的敌人,鲁滨逊才更加害怕:“同显现在我们眼前的危险本身相比,对危险的恐惧更使人惊恐万倍;我们也发现,我们常焦虑会遭遇坏事,而这种焦虑给我们带来的重负,要比坏事本身大得多;而且最糟糕的是,我以前常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但在这次麻烦中,却不能凭这种态度获得我所希望的解脱”。后来,当鲁滨逊再次出海到亚洲时,曾一度因担心自己被误当作海盗而惴惴不安。根据他所有的生活经历,鲁滨逊发现,“人们最悲惨的处境莫过于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之中”,这样的生活“虽生犹死”。在这种持久的恐惧中,“心智完全被恐惧所压制,没有片刻的解脱”,通常在人遭受苦难时支撑人们的那些自然的勇气,特别是在面对最紧急的情形时爆发出来的自然勇气,此时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幻觉放大了危险,想象编造出“千百种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的可怕事情”。正是这种浸泡在幻想中的恐惧,才被鲁滨逊斥为“盲目的无用激情”。心灵的惊恐造就的可怕世界,远远超出了自然的危险和恐惧。
然而,在想象中煎熬的恐惧,并非全然无用。面对看不见的敌人,一旦漫无边际的幻想退去,这种经久不散的恐惧往往成了思考的动力:“思前想后、担惊受怕、反复琢磨”。在恐惧的推动下,人思考自己的处境,判断敌人的危险。从鲁滨逊在沙滩上看到脚印起的八年时间(第15年至23年)里,他的全部工作就在为防范这些从未见过面的敌人做准备。恐惧,面对看不见的危险,逼迫人动用人的明智能够想出的所有措施来保存自身。恐惧是明智之母。人是一种能在想象中担忧看不见的危险,并为此做准备的动物。沙滩上的脚印不仅带来了恐惧,也激发了人的智慧。只不过与自然恐惧带来的生活改善不同,这种对想象中的敌人的恐惧,逼迫人保卫的是活着本身。人在从瞬间的惊恐中活过来时,并没有找到什么手段或技术化减了危险,而是在危险中活下来。想象筑起了一道道保卫生活的堡垒,但同时,想象也在每一个角落发现威胁这些堡垒的敌人。在这种持久的恐惧中,想象使安全与危险成为人活着共生的处境。危险和恐惧不再是生活的中断,而是一种生活。
可是,在荒岛上待了十几年,鲁滨逊从来就没看见一个人影,以至于他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无人踏足的孤岛。而一旦发现一只脚印后,八年的时间里,他几乎都在不安中度过。对于一个孤独者来说,为什么人的脚印会成为危险的迹象呢?
鲁滨逊刚到岛上的时候,每每想到要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孤苦凄凉地度过一生,就常常泪流满面,这种想法像风暴一样扰乱他本来平静的心情,使他万分痛苦,无法工作。当鲁滨逊试着在生活的成本收益表上计算自己处境的幸与不幸时,除了没有衣物蔽体,缺乏防卫的手段,他面对的几项最重要的不幸都与他的孤独处境有关:“老天单单把我挑了出来,让我与整个世界隔绝,接受苦难”;“远离人类,孤独地被放逐在人类社会之外”;“没有人能说话,或者来解救我”。孤独,使这座荒岛对鲁滨逊来说,就是一座“绝望之岛”。而且在鲁滨逊看来,他陷入的孤独,似乎注定无人能够解救,这座他可以随意行动的岛屿反而成了囚禁他的监狱,而且是“世界上最糟的监狱”。
鲁滨逊在这座“监狱”中的“历险”,就是逐渐摆脱他最初生活的世界,独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靠自己的劳动,制造工具,添置了许多缺的东西,使他可以在独自一人的荒岛上,像在人的世界中一样,“正常”地生活。不过,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是孤岛变成一个可以生活的地方的主要原因。鲁滨逊的最大“不幸”仍然是无法解救的孤独。鲁滨逊最缺的是“伙伴”,墨水、猫和狗可以陪伴鲁滨逊,但却无法和他交流。一个能说话的伙伴,这是无论多么勤劳的双手都无法制造的“东西”。
一个人双手不能制造的,就必须从灵魂和思想中摒除,这就是孤岛的生活。而代替伙伴和孤独的鲁滨逊说话的,是“神意的呼声”。疟疾发作时鲁滨逊在死亡边缘的思考,让他第一次听到这一声音,重新思考“解救”的意义。从这一刻起,鲁滨逊告诉自己,“孤独的生活,其实算不上什么”。在鲁滨逊“纪念”流落荒岛两年的时候,虽然得救的希望同两年前没什么差别,但他现在却认为,“即使我能享受社会的自由,或者世界的所有快乐,恐怕也比不上我在这孤独处境中的幸福。”荒岛上的孤独状态,虽然仍有种种不足,需要上帝持久的在场来弥补,但如果要在世人的遗弃和上帝的遗弃之间做出选择,鲁滨逊宁愿选择前者。鲁滨逊甚至因此得出结论,“在这种被遗弃的孤独状态中,比起在这个世界中的任何其他状态里”,他有可能更加幸福。
到了第四年,当鲁滨逊日益接受神意的安排,他感觉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舒适”。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比起社会交往的生活更好:“我这种同自己的思想的相互交谈——我简直想说,这是我以自己的呼告在同上帝交流——同享有世上人类社会最好的交往相比,不是更好吗?”在此时的鲁滨逊眼中,“世界,已经是一个遥远的东西,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对它既没有任何期望,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欲求;一句话,我同它毫无关联,看来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了;所以,我觉得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也许同我们去世后对它的看法相似,也就是说,把它当做一个我一度生活过的地方,但已经脱离了它;我也满可以像希伯来的始祖亚伯拉罕向财主那样说一句,‘你我之间,有一道鸿沟’。”。虽然始终没有放弃逃离孤岛的幻想,也从未摆脱对同伴的渴望,但这座孤独的监狱不再是无法生活的绝望。如果无法从孤独中解救出来,那么就必须学会在孤独中生活。而世界,对于学会了孤独的鲁滨逊来说,不仅仅隔着浩渺的海洋,还隔着精神的深渊(《路加福音》)。从前的社会生活,在鲁滨逊的反思中,仿佛富人奢华享乐的生活,是“可憎可恨的邪恶生活”,而现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倒是在亚伯拉罕怀里得到了安慰的拉撒路的生活。和孤独自己或上帝的交流,或许好过“和世人的社会交往得到的最大享受”。对于人生的舒适和幸福而言,社会交往本身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去世界化的“历险”最终对鲁滨逊的教诲是:“生活,总的来说,就是,或者应该就是,一种普遍的孤独行为”;“世界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不仅在荒岛上,即使在喧嚣的人群之中,人严格来说也是孤身一人。尽管偶尔同情也可以触及到他人的苦与乐,但“所有靠得住的反思都针对我们自己。我们的沉思是完全孤独的;我们的激情都是在脱离他人时发挥作用的;我的爱、恨、渴望和享受,全都是私下孤独时的。所有那些我们与他人进行的交流,不过是为了协助追求我们的欲望;目的是在自己这里;享受和沉思,全都是脱离人群的孤独;是我们自己,我们才享受快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才承受痛苦”。离开荒岛后,鲁滨逊颇长一段时间里惋惜自己丧失了在荒岛上享有的孤独时光。然而,在孤岛上学会了孤独的鲁滨逊慢慢发现,真正的孤独,恰恰不需要大海中的荒岛,或者高山之巅的隐修密室,而只需要让自己的灵魂和心智超拔在世界之上,严格地引导自身,与整个人类社会分割开,即使在伦敦的街头,也能让自己达致真正的孤独(“我此刻在伦敦,世界上最密集的人群中,比起前二十八年囚禁在荒岛上,享有多得多的孤独”)。不同生活状态的优越与否,取决于摆脱罪过的可能。不被外物牵累,不受无常的激情左右的孤独生活,使人可以远离罪过,对于基督徒来说,是最好的生活。
鲁滨逊在孤岛上度过二十多年,慢慢学会的正是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孤独不仅仅是人在世界上迫不得已的处境,而且是一种需要特定能力、技艺甚至德性的生活方式。无论在荒岛上,还是在世界中,只有学会孤独的人,才能面对世界各种看不见的危险,在恐惧中能够生存下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鲁滨逊认识到,仅仅脱离人类社会的孤独,不过是自欺而已。人需要的是理解孤独的真正涵义,能够与自己在一起,才能独自面对上帝。在鲁滨逊看来,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世界中享有完全的孤独,就不仅需要脱离世界,甚至要离开人世,才能得到真正的孤独。因此,荒岛的处境让鲁滨逊接受了孤独的人类处境和孤独的生活方式,但这种孤独,却并不仅限于荒岛。人并不需要到荒岛上才能摆脱世界的拖累。“在人生的种种境况中,真正的问题并不是缺乏孤独的机会,而是没有成为孤独的能力”(Capacity of being solitary)。在“反思”中,鲁滨逊甚至提到一个靠体力劳动为生的穷苦人,几乎淹死在自己工作的湖塘里,但他却能完全享有孤独,因为他没有家庭可以牵累他的情感,生活地位低下,不受他人注意,他周围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更不用说好人了,而他自己却可以让心思远离世上的邪恶,全身心都在自己的劳动中。这就是孤独者的生活。
如果孤独并不只是荒岛的自然处境,而是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当孤独者回到了同伴中,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人,孤独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什么呢?在鲁滨逊远离世界的孤独历险中,孤独的学习从来没有完全泯灭他对社会的渴望。独自在荒岛上生活的鲁滨逊,在接受孤独的平静下面,始终暗藏着一股潜流,热切地渴望有一个同伴,一个同类的伙伴可以交流。这种对与同类交往的强烈愿望,在第24年鲁滨逊看到一艘失事的船时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哦,哪怕只有一个!哦,哪怕只有一个人。”这句话,鲁滨逊几乎重复了上千遍,两只手不由自主地紧紧地捏在了一起,可是船上没有一个人获救,没有人听到鲁滨逊内心深处的呼唤,鲁滨逊抓不住哪怕任何一个人的影子。即使在鲁滨逊倾听到神意的呼声,感谢上帝的恩典,面对了自己的孤独,但他仍然祈祷上帝能解救他,他仍然想尽各种办法逃离这座孤岛:“哪怕再努力地要自己满足这种处境,你也宁愿衷心祈祷上帝救你出去。去世界化,脱离社会的孤独,与这种渴求同伴,努力逃离荒岛、回归社会的欲望,并不是笛福的敌意批评者在鲁滨逊的历险中找到的矛盾,而恰恰是鲁滨逊最终希望找到的孤独者的生活方式。孤独者并不生活在万里之外的孤岛上,孤独者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孤独者渴望他的社会,渴望在社会中享有他的孤独。
这个孤独者的社会,这个即使在荒岛中也无法摆脱的,甚至孤独者内心热切渴望的社会,才是孤独者恐惧最深的根源。孤独者的恐惧正来自于孤独者想象的社会中。孤独者的敌人出没在他想象的社会中,来自那些他想象中无限渴望,但又无限恐惧的同类,一个像他一样的人。孤独者的敌人是他自己的影子。只有理解了鲁滨逊的孤独,以及这种孤独背后的社会,我们才能体会一个孤独者奇怪的恐惧:“以前我觉得,我最大的痛苦就是被排除在人类社会之外,孤身一人,被无边的大海包围着,与人类隔绝,上天罚我过一种哑口无言的生活,仿佛我不配与活人为伍,不配出现在他的造物身边;我以为,能见到一个我的同类,对我来说,就是起死回生,是上天给我的莫大福分,仅次于让我获得拯救的最大恩典。可是现在,光是疑心看到一个人,我就会全身发抖,看到有个人上岛模模糊糊的影子,或无声的痕迹,就恨不得钻到地底下”。
家与大海:现代的历险者
在《鲁滨逊历险记》的开头,鲁滨逊的父亲,一位明智庄重的人,凭借他漫长的人生经验,告诫他不安分的儿子:社会的“中间状态”,或者说,“下层生活的上层”,是世界上最好的状态,既免遭下层人的艰辛困苦,又不为上等人的骄奢、野心和妒忌所累,最能使人获得幸福。这种“中间状态”的幸福,在鲁滨逊明智庄重的父亲看来,就在于避免危险与灾祸,而社会的两级,往往受制于命运的无常,身心难得安宁。鲁滨逊只要安心待在家里,就能置一份不错的产业,过上安闲愉快的生活。只有那些穷得铤而走险,或者资产雄厚野心勃勃的人,才会脱离常轨,投身海外的冒险事业。
然而鲁滨逊“生来就是自己的毁灭者”。父亲清醒明智的想法并不能压制儿子骚动不安的性情。鲁滨逊一心只想“出海”。这种对漫游的顽固渴望,一种“不理性、不顺从”的性情气质,似乎是鲁滨逊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出海遭遇的种种危险、灾祸和不幸,虽然会不断让鲁滨逊感到懊悔,唤起他的冷静的理性和“尚未泯灭的良知”,让他叹服父亲先知般的远见,但他仍然在这种不安分的性情的驱使下一步步走向他的“不幸”。
这种性情——种“闯荡的天性”,初看上去,似乎是一种“顽固的发财妄想”,或者说“一种不节制的鲁莽欲望,渴望情理之外的发迹”,只想以“超出事情本性所容许的速度更快地蹿升”。毕竟鲁滨逊只是家中的老三,又没有受过任何职业的训练,现在再去投身法律或商业,为时已晚。他前往几内亚的第一次海外历险也让他赚了不少钱。然而推动这种发财妄想的却并不只是“经济人”的逐利欲望或者理性计算的功利倾向,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安分的性情。当鲁滨逊在几千里之外的巴西发了家,他仍然不安心,再次受到诱惑出海。鲁滨逊自己也承认,对于一个在巴西拥有大量投资、前景良好的种植园,并在远洋贸易上收入颇丰的人来说,这时出海无疑是一个非常“乖戾”的选择。然而种植园平静的富足生活,与鲁滨逊的性情格格不入,根本就不是他喜欢的生活。在鲁滨逊六十一岁时,经历了中产阶级的各种生活状态,过上了他父亲所谓最适于人的幸福生活,“一般去海外冒险的那种动机已经不复存在,因为我不必发财,也没什么东西可以追求:就算我再挣一万镑,也不会比现在更富有。”但这样的生活,对于鲁滨逊来说,却仍是“没有生活的乐趣,没有快乐的时刻,没有惬意的消遣”,他的全部心思依旧寄托在他经历了无数危险的海洋和荒岛上。虽然妻子的深情让他暂时收敛了漫游和冒险的妄想,但妻子一去世,就立即故态复萌。这种天生的漫游精神,虽然是鲁滨逊追逐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的一个重要动力,但最终却超出这些利益的视野:“生意不是我的本性,但闯荡却是。”这是一种漫游世界的不安分欲望,而不是攫取世界的贪婪欲望,其实质是一种人内在的不安。鲁滨逊准确地指出了他犯的这种“慢性病”的真正病因:人对上帝或自然给予他的处境总是感到不满。这不仅是鲁滨逊自己的“原罪”,也是现代人的原罪。
在西方思想传统中,漫游者并非一个新形象,奥德修斯可以说是鲁滨逊精神上的始祖。只不过,在鲁滨逊的奥德赛历程中,渗透着一种奥古斯丁式的不安。虽然“自然和神意”一并向他展现了追求生活幸福前景最简单明快的方式,但鲁滨逊却清楚,他渴望冒险的不安分的性情,根本就与这种生活道路寻求的清晰图景截然相对。在鲁滨逊的反省中,他经常提到,是自己有意造成了自己的不幸。这并非言不由衷的懊悔,而是敏锐地察觉到,这种不安分的倾向,在骨子里是和一切安宁的幸福不相容的,是一种让自己不幸福的自然倾向。渴望闯荡外在的世界,获取财富与权力,在鲁滨逊的这种激情背后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和骚动。鲁滨逊在世界中的历险,伴随着他在精神中遗弃世界、深入孤独的历险。
不过,《鲁滨逊历险记》不是鲁滨逊的《忏悔录》,也不单单是鲁滨逊的精神自传。鲁滨逊并没有为孤独抛弃他的世界。正是鲁滨逊身上的这种不安分的力量,推动鲁滨逊始终不畏艰苦地耐心去做各种使自己生活舒适的事情,将这种奥古斯丁式的“不安分”转变为一种现代世界的动力机制。用鲁滨逊的话说,这或许不是获得幸福的能力和性情,却是鲁滨逊在孤独的荒岛上建立舒适生活的内在激情。“我的一生向来是积极行动的一生,我最厌恶的就是无所事事的状态……懒惰的状态是生活的糟粕”。对于鲁滨逊这个现代漫游者来说,最大的不道德是无所事事。
因此,鲁滨逊一方面喜爱闯荡,热爱冒险,渴望漫游世界,不肯安于稳定的生活秩序;但另一方面却又极端小心翼翼,想方设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对各种危险谨慎地加以防范。到了荒岛一年多才肯外出踏看全岛;驾独木舟环岛航行时遇上湾流,在凑巧搞清楚水流的情况前,再也没敢出过海。无论和自然打交道,还是面对自己的同胞或野蛮人,只要一有机会,鲁滨逊总是先从自己的安全出发,满怀戒心地设想各种可能的危险,渴望建立令他安心的秩序,对生活进行尽可能有规律的安排。鲁滨逊的历险,往往始于“不安定”的漫游和闯荡,而终于理性的设计和秩序。鲁滨逊令人惊奇地将一种非常理性化的算计与一种极端冲动的历险精神结合在了一起,并赋予这种结合以一种精神救赎的意涵。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化地结合理性与历险的生活方式,才使鲁滨逊的世界成为了我们的世界。
无论是命运,还是性格,鲁滨逊在理性和冒险之间的悖谬结合,揭示了整个现代精神气质在构成上的深刻矛盾。只有从这一悖谬关系出发,才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这样一种精神气质,能够成为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为什么鲁滨逊的奇异历险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神话”。
初看上去,鲁滨逊的性情,似乎与任何一种稳定的社会制度都是不相容的,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与家的紧张关系上。从第一次出海遇险后,他就面临着回家还是出海之间的选择。最终,他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出海了,甚至“连个口信也没带给他们(他们能不能听到我的消息,就看运气了)”。在鲁滨逊出海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和他的父母联系。当他回到英格兰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了自己的父母都已去世,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遗产。相比来说,鲁滨逊对他妻子的感情要深挚得多,他称她是自己“工作中的支柱,事业上的重心”。他妻子的审慎,“胜过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教诲,友人的规劝,甚至也胜过了(鲁滨逊)自己理智的力量所能做的一切”,引导鲁滨逊渴望闯荡的激情,成功地让他安定下来,放弃那些异想天开的出海计划。然而当妻子去世后,尽管他的三个孩子还小,但鲁滨逊却像刚从荒岛上回到英国一样,觉得在世界上完全是个陌生人,立即决定再次出海,只不过这回不是作为儿子离开了父母,而是作为父亲抛下了自己的孩子。家并不是鲁滨逊漫游折返的目标,对家的眷恋也从来没能压制他漫游的渴望。
尽管鲁滨逊面对大海,选择离开了自己的家,然而当他流落到荒岛上,却千辛万苦地为自己营造一个“家”。在岛上第二年,鲁滨逊出外踏看了全岛,在岛的另一边,他发现那里的环境比起他最初选择的那个居住地点要好得多,但鲁滨逊却一点不想搬家,“因为我既然已经住在那儿,对那里的一切也就习惯成自然了。而现在我人虽然在这儿,总觉得自己是出外游历,不是在家里。”鲁滨逊这个喜欢浪迹天涯的人,居然在荒岛上“外出”了一个月后,回到自己的“老窝”就觉得心满意足,“这次短短的漫游因为居无定所,就让我很不快乐,同那情况相比,这个被我称为住所的地方就是我十足的定居地了。”鲁滨逊的这个家,其实不过是他戒备森严的帐篷和洞穴。但早在几个月前,他就把这个简陋的住所称为自己的“家”,因为至少在这里他可以睡个安稳觉。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家不仅仅意味着一座安全舒适的住所,而且还是一个家庭,只不过他在岛上组成的这个“新家庭”,是由猫、羊和鹦鹉组成的。鲁滨逊抛弃了生养自己的家庭出海漫游,却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组建了一个由宠物与家畜构成的家庭。
因此,在鲁滨逊的世界中绝不是没有“家”的位置。鲁滨逊甚至很乐意用家庭关系来描述荒岛上人与人的关系,称这是一个他的大家庭,把自己称为他们的家长或者父亲。而且,当他再次回到这座人丁兴盛的孤岛,为了给这座殖民地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他非常强调稳定牢固的婚姻家庭秩序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不忘提醒我们,三个英国恶棍,在安了家以后,文明了不少。
不过,当我们把十几个西班牙人、英国人甚至“文明人”从来不能真心相信的野蛮人都称作家庭时,家人、邻人与陌生人的差别几乎完全消失了。鲁滨逊在讲完自己的第一次历险时说,“我过惯了漫游的生活,没有家庭,也没有几个亲属,虽说有钱,却也没交多少朋友”。事实上,在鲁滨逊讲述的历险故事中,他与生身父母和亲生孩子的关系,远远没有与那些陌生人的关系更重要。当鲁滨逊从他的历险中归来,回想起他的漫游经历给他带来的富裕生活时,他发现,这一切都取决于“正派(Honesty)的原则”。在鲁滨逊的世界中,最重要的德性就是这种陌生人的德性:诚实正派。葡萄牙的老船长,英国船长的遗孀,巴西种植园的合伙人这些生意的伙伴,都是诚实正派的人。他们在与鲁滨逊打交道时,从来没有试图欺诈,而是信守契约,忠于承诺,虽然他们有机会侵吞鲁滨逊的财富和产业,但即使当他们生活陷入困境时,也从来没有试图染指鲁滨逊的钱。正派是鲁滨逊给予一个人的最高赞赏,是他漫游世界的历险最终以幸福生活告终的伦理前提。
在鲁滨逊看来,“正派”这种德性指的是人心灵要诚实,在所有事情上,对所有人,无论是否有能力做到,都要采取公正、正派的做事态度。听起来,“正派”就像这个词在西塞罗笔下一样,可以指所有的德性。鲁滨逊在提到慷慨的葡萄牙老船长和那位英国老太太时,他们所做的也并不只是单纯的交易正义:“诚实正派,不仅促使我们清偿我们应欠我们邻人的每一笔债务,每一项信托,而且一个诚实正派的人,承认自己就是整个人类的债务人,只要神意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应该对所有人,无论他们的灵魂,还是身体,尽可能做好事”。欠人多少还多少,在鲁滨逊看来,只是正派的普通法,而对所有人行善事,是正派的衡平法。后者,而不是前者,才是正派的灵魂。在鲁滨逊看来,一个“贪婪、狭隘、吝啬,只关心自己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诚实正派的人。
鲁滨逊对人性能否凭借自身力量达到这样的高度颇为怀疑。他相信,野心、骄傲和贪婪使富人成为恶棍,而贫困和必然性,使穷人成为恶棍。在极端的情况下,在必然性的逼迫下,靠人的自然力量,没有人能仍旧是正派的。在其历险经历中遇上过这样情况的鲁滨逊问道,假如有几个人乘船出海,给养断绝,他们难道最终能够避免人吃人的结果吗(参见II.23-25:“饥饿不认识什么亲戚朋友,不知道正义和权利,所以它是残酷无情的,容不得同情”)?一个自诩正派的人,不过是还没有遭受最严峻的人生考验罢了。正派并非来自人的自然力量,而不过是神意的结果。因此,鲁滨逊才说“所有人生来都是恶棍、流氓、小偷和杀人犯,只不过是神意的拘束力量才使我们所有人没有在所有时候都表现成这样”。
如果正派要求对全人类的义务和慈善,而人性为恶的倾向却如此根深蒂固,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鲁滨逊何以在骨子里如此孤独和恐惧。而正是因为这种深刻的孤独和恐惧,才使得正派的原则如此重要。唯有正派,才能使人相互信任。因此,鲁滨逊认为,衡量正派最一般的规则,不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霍布斯为所有自然法找到的通约公式。过于严苛的伦理要求会使人成为德性的暴君,这是残酷,不是正派。真正的诚实正派(true honest Honesty)并不需要多少特殊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单纯,诚实,真诚”。即使一个人做不到,他的良心也清楚地知道。在这一点上,正派是和狡诈针锋相对的。正是这一正派,才使陌生人之间的社会成为可能。鲁滨逊在他的历险生活中遭遇的无论是慷慨,还是感恩,都是这种正派的范例。鲁滨逊认为,不要把正派仅限于商人之间,以为只有借钱还钱,才有诚实正派的问题,人在家庭中,同样有“债”,必须偿付。最终,在鲁滨逊的世界中,家庭是按照陌生人的德性原则来理解的,而不是相反。
任何漫游,都离不开家。漫游与其说是离开家,不如说是返回家。漫游者在离开家之后,又要重新踏上返乡的路。不能返乡的漫游,不是漫游,是没有目的地的流浪,是终身的放逐,最终是抹去一切踪迹的毁灭。然而,鲁滨逊的奇异旅程,并没有在经历了未知的危险,学会了身心的孤独之后,回到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中。鲁滨逊的家,是建立在自己的漫游世界中。鲁滨逊在自己的历险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孤独者的家,安全,但有些荒凉。
当鲁滨逊离家出海,流落到远离英格兰的巴西时,他曾慨叹,他在这里,最终过的仍旧是父亲当年劝告他的中间状态的生活,但却在五千里之外,没有亲戚朋友,置身于陌生人之中,就像是被遗弃在一个人的荒岛上。而当三十年后,鲁滨逊真的从一个人的荒岛上回到了伦敦,他发现,伦敦比他的荒岛更加荒凉,他完全成了一个陌生人。鲁滨逊的历险,最终并没有离开他父亲为他制定的中间状态,只不过他是作为陌生人,通过危险与漫游,最后回到了这样的生活中,并把他在漫游中学到的孤独的生活方式带回了家。
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自己下降到了“纯粹的自然状态”。不过,究竟是荒岛是自然状态,还是他回到的英格兰,即将在光荣革命后奠立的现代政治和社会呢?鲁滨逊,这个在自然状态中孤独的陌生人,当他反省自己一生的生活时,想起了一句谚语,“每一个孤独的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这句古老的谚语,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观察,而鲁滨逊的生活改写了这句话的意涵。鲁滨逊坚信,自己的故事,既是事实,也包含寓意。我们的研究就是想要知道,鲁滨逊的故事是如何从一个人的“历史”成为普遍人性的寓言。
原载于《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