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1)

裼衣 [tì yī]

周代,裘衣(以狐皮、貂皮等制成)由于其华丽、难得和保暖性好,受到贵族的青睐,成为身份的代表。不过,在正式场合穿着裘衣,必须在外再穿一件裼衣(也称“中衣”),一则是由于礼仪的需要,不能穿着毛露在外的裘衣出现在祭祀或者重要典礼上,显得粗蛮而不庄重;二则是由于裘衣实在昂贵,外加裼衣也能适当予以保护。裼衣之外一般又有正服。

《礼记·玉藻》“锦衣以裼之” 汉代郑玄注:“然则锦衣復有上衣明矣。天子狐白之上衣皮弁服与?凡裼衣象裘色也。”

《仪礼·聘礼》“裼降立” 唐代贾公彦疏:“凡服四时不同。假令冬有裘,儭身褌衫,又有襦袴,襦袴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裼衣之上又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2)


(177)表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3)


字形演变: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4)


本义溯源:

金文“表”,在“衣”字内加一个“毛”。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5)

于是有解释就认为古人穿皮衣时,毛的一面朝外,这就叫“表”,指皮毛制成的外衣。这样解释其实大谬,欲表达毛露在外的皮衣,在甲骨文早有一个“裘”字,何必之后再造一字却是同样意思?再说,“毛”为何写在“衣”之内,而不是之外呢?

其实,从毛从衣的“表”字,是指加在裘衣之外的裼衣(也叫“中衣”、“上衣”)。从穿裼衣角度来看,裘衣之毛确实是在裼衣之内的,这就是“表”的本义。

《说文解字》:“(表),上衣也。” 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6)

秦简“表”(睡虎地)

以下文献中的“表”字,皆用的是其本义: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只穿裼衣和裘衣,未穿正服,则不可以出入官署衙门)

《论语·乡党第十》:“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暑天,穿着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一定要加一件上衣才出门)

《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子贡乘着高头大马,穿着紫红色的内衣和素白的上衣)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7)

小篆“表”

由于“表”是罩在裘衣之外的,因此,又引申为“外部”、“外面”,又引申为“外显”、“显示”、“传达”,再引申为给皇帝的奏章(向上表达和显示),在现代语境中,又引申为格式化且栏目化的文件。

表有外部的意思,故又引申为“直系亲缘之外的”,如表兄、表妹。

隶化的“表”字,进行了笔画标准化,衣的上部和毛合并,写成: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8)

隶书“表”

需要指出的是合并字“錶”,从金从表,用了“表”字显示的引申义,表示“金属做的读数显示仪器”,即钟錶是也。在简化字推行后,其与“表”合并。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9)

楷书“錶”

综上所述,“”字本义:指加在裘衣之外的裼衣。引申为“外部”、“外面”,又引申为“外显”、“传达”、“奏章”、“直系亲缘之外的”。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10)

楷书“表”


衍生含义: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11)


成语典故:

表里如一

意思是:表面和内心一个样。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出自《朱子全书》:行之以忠者,是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12)


其他汉字解释:

里 、 为 、 外 、 内 、 市 、 闻 、 圆 、 章 、 政 、 宝 、 产 、 儿 、 封 、 解 、 进 ......

更多:“越原始,越深刻——重新理解汉字本义”系列之便捷检索


本号其他文章分享: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提纲(越原始越深刻)(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