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片《调音师》果然不负众望,获得了超高票房的支持,豆瓣也给出了8.3的评分。据说片中高达50多处的反转,戏里戏外都够悬疑。
网络上众说纷纭,探讨议论之声不绝于耳,种种猜测时时刷新耳目。不怕你脑洞大,就怕你的大脑跟不上你的眼睛。
浏览了几乎所有的信息,但是仍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所有的猜测有些是有凭有据,而有些纯属凭空捏造,为个人臆测。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观点。我们从影片开头一步一步的往下说。下面有剧透,前方高能,请谨慎阅读。
1.
开篇是在一片绿油油的农田里,一个农夫手拿一把猎枪正小心翼翼的瞄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看了第二遍才发现,这只兔子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它东张西望。农夫的走动引起了兔子的惊觉,它开始四处奔逃,农夫紧追不舍。
接下来兔子跳到了路边的一块石碑下,农夫靠近,瞄准……接下来屏幕一片漆黑,发出的声音相继是枪声,刹车声,尖叫声,还有最后的爆炸声。
钢琴师(符合影片我觉得还是用钢琴师比较好)阿卡什一直以盲人自居,就像他所说是为了练习对音乐的感觉。而他确实因为装瞎而获得了音乐上不俗的造诣。
然后他遇上了他生命中的缪斯,他灵感的来源——苏菲。他爱上了她,为了和她约会,他摘下了装瞎的美瞳,只是用墨镜来遮挡眼睛。
影片的一切美好和幽默截止于阿卡什遇上了西米。本来期待是一部经典印度爱情电影,但剧情在这里急转直下,一切转为了黑色幽默,出现在以往印度爱情电影里面男女主正大光明的人设,也突然变了模样。
在这里面全部都是人性的恶。
装瞎的钢琴师黑化;女主看上去活泼天真,却可以对一个小孩大打出手,甚至在面对新闻里报道西米的死亡时,还幸灾乐祸的拍手说“私奔了?”
而那个小孩也没有多单纯善良,捉弄盲人,行骗,偷拍,让人心惊。连环毒妇杀手西米就不说了,还有杀人偷奸渎职的警察,以及社会底层谋财害命的作奸犯科者。
里面没有一个所谓的好人,看了让人不禁背脊发凉。
看来我们要重新看待印度片的风格了。
3.
阿卡什闯入命案现场,弹起了钢琴。在音乐伴奏声中,西米和偷奸的警察井井有条地处理命案现场。
此时懦弱的阿卡什不宜声张,就这样作为命案现场的旁观者目睹了所有,在警察把尸体带走以后,西米坐在沙发上痛苦的哭泣。阿卡什全程钢琴伴奏,极具讽刺意味。
影片重现了命案发生时的场景。西米被丈夫当场捉奸,拿起手枪(这是警察放在桌子上的)对准二人,没想到枪走火,她的丈夫当场毙命。
警察准备把装有尸体的箱子拖离房间时,影片没有再现人物对话,琴声遮挡了一切声音。看西米和警察的动作,他们从箱子里把死者的手拉出来,从他的手上把手表和金戒指拔了下来。
由此可见,西米为什么和大她那么多的丈夫结婚,当然是为了财产。
在命案前夜,影片有两个镜头对接。
正逢雷雨天。一个镜头是西米与丈夫在家里的床上。她的丈夫以前是一个著名的演员,演过不少经典电影,就像荣誉勋章一样,她的丈夫把这些电影经常重放,玩味,祭奠他辉煌的过去。这一天晚上,她的丈夫就是在看他的这些老电影。
而另一个镜头,阿卡什和苏菲在阿卡什的家中,二人先是喝了葡萄酒,然后自然而然,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反观这两个镜头,就能说明西米和她的丈夫性生活是不和谐的。否则为什么大晚上不在一起谈情说爱却要看电影。
这也就间接说明了西米偷奸的原因。从她在她丈夫死后哭泣来看,她跟他丈夫的感情是没有问题的,她跟警察偷奸仅仅是因为性需求没被满足。因为他俩年龄悬殊,一个如狼似虎,另一个却已是垂垂老矣。
4.
一开始阿卡什想报警,没曾想狼披起了羊皮,那个男人居然是警察局的头。阿卡什只能仓皇逃窜。
但是警察认出了他。于是跟他到他家中百般试探,但未果。西米也追踪到阿卡什弹钢琴的餐厅,观察试探他。
看西米和她丈夫都是这个餐厅的常客,可以知道作为这个餐厅老板的女儿苏菲也是身价不菲,可以笑称她为黑富美了。
直到阿卡什目睹了第二次命案。西米的邻居看见了警察和她的丈夫以及阿卡什先后来到西米家,并透露给了警方,于是突遭横祸。阿卡什恰巧来到现场。
当阿卡什想叫苏菲过来一起商议对策时,西米造访。她拿来了一盒有毒的贡品,原来在来之前她已动了杀心。
阿卡什料想到西米会来,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慌张间囫囵把贡品吃了。
西米一轮轮的试探,阿卡什小心应对。直到西米把类似毒药的东西当场倒进阿卡什的咖啡中。
阿卡什没法儿再继续装下去,就在这时毒药发作,他昏了过去,醒来时已经双眼失明。
苏菲这时赶了过来,碰到小孩给她看他偷拍的视频。后来在阿卡什的房间里,西米制造了误会,让苏菲以为她和阿卡什发生了关系,以转移苏菲的注意力。
但也因此得知小孩手机里的秘密,她明显吃了一惊。于是她诓骗小孩删掉了手机里的视频,还不忘拿回为了引诱小孩而先付出的钱,也可见其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但是她的奸夫不放心,仍然赶到其家里想要杀掉阿卡什。因为不想引人注意,维持他好警察的形象,所以他没有带枪。于是阿卡什侥幸逃脱。
这时出现一个镜头,有些细节是隐藏起来的。警察尾随其后,然而到了十字路口已不见人影,镜头里出现一辆突突车疾行而远,车上贴着一张女明星的海报。警察找不见阿卡什,因为阿卡什已经被那辆突突车带走了。
5.
镜头一转,出现一辆火车。可以看出这里是临近火车轨道的一个废弃的诊所。
阿卡什醒来以后,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恶人。他以为自己得救了。
直到自己被推上手术台仍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医生口袋里的手机一遍遍地响,阿卡什不由心生疑惑。这个手机铃声也救了他。
医生在通话中说了手术二字,让阿卡什大呼不好,但是他哪能抵得过三个人的力量,打斗中还是被医生注射了麻醉药。不过在临昏迷之前提了两个字眼,一个是钱,一个是湿婆。
印度人是迷信湿婆的,尤其是底层没见过世面的人群,提起了湿婆,这群人强硬的价值观开始活动。而更大的利益则引诱他们相信阿卡什。
于是精心的策划,他们绑架西米,敲诈勒索警察。然而恶人作恶是没有底线的。他们把阿卡什绑了起来,想谋取更大的利益。
阿卡什和西米被囚于同一间杂货间。二人此刻同呼吸共命运,迫不得已相互合作。但是毒妇人心如蛇蝎,口蜜腹剑,于是反转,阿卡什被置于被动。
又一个反转,医生开门出现了,这救了阿卡什。但是西米转而攻击医生。
我想这时候阿卡什应该是有一只眼睛已经略微恢复一点视力了,否则怎么能够从杂物间很快的出来。
他们二人合力制服了西米。原来医生是来押解西米去赴死约的,西米的血型正好与中东一位公主的相匹配,西米的肝脏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影片开头说,生命在于肝脏。取了西米的肝脏,就是要西米去死。
医生承诺阿卡什分给他钱治好眼睛,并向他的其他同伙谎称二人一块儿私逃了(其中一个同伙被告知已经死掉,而警察应该是被从电梯弹射回来的子弹打死了)。
其中有一棵树颇具意味,也是网上争论的焦点。那是一颗形似肝脏的大树。阿卡什对苏菲叙述的经过,真假于此处作为分界。
后备车厢中的西米醒过来,医生听到动静,下车要继续给西米打麻醉针,没想到被西米反杀。
阿卡什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应该看到了西米上车。他那些所谓的良心告解,应该就是对着西米说的,用意为引起西米的恻隐之心。
他成功了,西米让他下车。他的心终于平安落地,就在他大喘一口气时,没想到西米突然反悔了。这是典型的心理,连续杀了两个人以后,再杀第三个,第四个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也许可以继续隐瞒真相。
于是回到开头,兔子撞到车前挡风玻璃,刹车声,尖叫声,爆炸声。
6.
两年以后,阿米卡和苏菲在伦敦地下酒吧再次相遇。这时候阿卡什眼睛已经复原,但仍然在装瞎。
阿卡什向苏菲叙述了整件事情的原由。
苏菲说,你真应该把那个毒妇人的角膜摘掉。阿卡什明显一惊。我是这样想的,阿卡什确实换上了西米的角膜。苏菲的话刺痛了阿卡什的心,这等于把他一直不愿面对的自己的阴暗面放在阳光下,瞬间击退他的伪装。
他一直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就像医生说的,西米杀了那么多人,她罪有应得。其实他以恶制恶,自己也被拉到了地狱里。
最后店员还给他拐杖,他看也没看,就知道是自己的,以及他踢易拉罐的那一幕,就是说明他眼睛已经复原了。
我们来真实还原一下最后的结局。
兔子其实是阿卡什虚构出来的,镜头回到医生被杀死,西米坐上了驾驶座,但最后,由于阿卡什一只眼睛的视力恢复,他再次制服了西米。
他去了机场,把西米卖给了中东富豪,他获得了全部佣金,治好了自己的眼睛,之后去了伦敦。
这就呼应了影片开头那一句话,生命是什么?生命离不开肝脏。
全剧情节紧凑,悬念叠起,数十处反转,让人大呼过瘾。不看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结局,但我们看到结局,仍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人心难测,善恶一念,正所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古人说人性本善,但真实是人心本恶。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勿让恶操纵一切,这大概就是影片要告诉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