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关注!

历史,总要对比着看,才更有意思。有许许多多看似根本不同时代的事情,其实却是同一年发生的。

在1905年,清廷重臣袁世凯和张之洞联合多位督抚大臣上书慈禧太后,力陈科举之弊病,请求慈禧太后下诏废除科举制。

慈禧废除一千年科举制度(1905年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1)

而同样是在1905年,在遥远的德国,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25岁犹太青年,在《物理年鉴》发表了一篇震惊世界的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即著名的狭义相对论。

慈禧废除一千年科举制度(1905年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2)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在世界上首开公平考试选官的先河,1300年的科举制度,基本做到了平等和公正,那时没有民族加分,更没有省份差别。如果出现了舞弊,主考的一品二品大员都是要掉脑袋的。

慈禧废除一千年科举制度(1905年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3)

科举制度使“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拥有才识的读书人,特别是努力读书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各级官府任职。同时,科举制也促进了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科举使得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读书人重视考诗赋,造就了唐诗和宋词的繁荣。

慈禧废除一千年科举制度(1905年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4)

但是到了清朝晚年,八股取仕的科举方法,脱离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满口之乎者也的官僚,难以适应科学的进步。科举制度更是培养不出来制造坚船利炮的人才。于是在1905年,清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当我们终于意识到科举制度应该废除时,西方的物理学家们,已经把研究的脚步踏入了时间、空间、质量等涉及到这个世界最本质的科学层面。狭义相对论的发表,更是颠覆了人们对牛顿时空观的认识。

慈禧废除一千年科举制度(1905年慈禧太后废除科举制)(5)

爱因斯坦指出,运动的物体,其时间、质量、长度都会发生改变。而速度越接近光速,这种改变越明显。而真空中的光速,是我们宇宙中速度的上限,而且是一个恒定值。

如果,让刚刚废除科举制度的清廷官员们,读到狭义相对论的内容,他们一定会傻掉吧,如果他们能够读的懂。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作者,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