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失踪了三个月的零之笔记。今天老零归来,继续和朋友们聊聊诗词,聊聊李白,聊聊人生。

唐朝天宝三载,即公元744年,一度“恃宠而骄”的李白终于还是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被负心汉唐玄宗赶出宫去,美其名曰“赐金放还”。说“放”而不说“赶”,算是给李白留了面子。而对于李白来说,能从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如同牢房的皇宫里“放”出来,也未必是件坏事。从此山高路远,人各一方;天涯犹在,不诉薄凉。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1)

出宫之后,李白和所有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首先想家。他回到山东(东鲁),精心打理他的小窝,打算从此做个安定的宅男。反正有皇帝赐的金嘛,不愁吃喝(不过李白年轻时好像也不愁吃喝)。据传那时他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活脱脱一个酒彪子聚集地……呃,说好听点是文化沙龙。若是能一直这样饮酒弄剑论诗文,日上三竿不知醒,已不知是多少(懒)人的梦想。但李白不同,他志存高远,他星辰大海。仅隔一年,也就是天宝四载,李白那颗驿动的心终究还是闲不住,在与朋友们把酒言欢之后,再次踏上了漫游天下之旅。临别之际,他写下一首诗送给朋友们,这便是名垂千古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姥山位于浙江绍兴新昌县儒岙镇。据说在唐朝前后,天姥山是赫赫有名的文化名山,古人对其推崇有加。而现在,要是没有李白这首诗,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它。天姥山逐渐失宠的原因我不太清楚,可能还是自身实力不够,光靠几个会写诗的“大V”仍然带不动吧。不过从网上找来的图片来看,我觉得此山还是颇有仙气的。至于图片可不可信,天姥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希望有去过的朋友来科普一下。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2)

山不重要,咱们主要聊诗和人。在此番南下之前,李白应该是没去过天姥山的,也就是说诗里所描写的奇景尽是他的想象。在诗里,李白再次展现了他“吹牛不上税”的过人天赋。比如天姥山的最高海拔只有900米,五岳里任一岳都比它雄伟得多。但在李白的想象中,它是“势拔五岳掩赤城”(赤城也是一座山)。他还拉上了同在绍兴附近的天台山做垫背,说天台山都要拜倒在它脚下喊哥哥。

天台山:李家小儿信口雌黄!老子的主峰有一千多米高呢!凭啥给他天姥山当弟弟?

李白:知足吧,别忘了我还吹你四万八千丈呢,珠穆朗玛峰都不到你小腿肚子!

天台山:……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3)

讲诗的书里都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或是一首游仙诗。我觉得这是一首断片诗,没喝上二斤产生不了这样的幻觉。这首诗洋洋洒洒写了几百个字,大部分都不是真情实景,只是一场白日大梦罢了。那么李白费这么大劲描述他的梦,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我们先来浏览一下这首诗。本诗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海客谈瀛洲”到“对此欲倒东南倾”,讲了他对天姥山的印象,算是个引子,没啥可说的。

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写的是他做梦的整个过程。用评论家的话来说,这部分描写亦虚亦实,亦幻亦真,辉煌流丽,意境雄伟。不过本文并非是佳句赏析,何况我觉得这部分文字也绝非李太白的巅峰水平,所以就不吹捧,也不逐句逐字进行解释了。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4)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在李白梦到百鬼夜行……百仙游行这一幕时,他自始至终只是个看客。他没有跟着一起去鼓瑟唱歌,没有学曹子建上去搭讪谈个恋爱,也没有仙人来邀请他加入游行队伍。他就是在那静静地看,然后忽然梦醒,“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悸,惊,这明显是被吓醒的,完全不像刚做了一个美梦还回味无穷的样子。那么,难道李白做了一个恶梦吗?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5)

以下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李白在这一部分所影射的就是他的长安之行。“日月照耀金银台”,就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宫阙。那些“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朝中的文武百官,或许还包括皇帝。李白当年应诏入京时,是怀着济世治国之梦想的。但唐玄宗只是把他当做一个会写诗的“文宠”,说难听点就是个调剂精神生活的玩意儿。而李白的放肆桀骜,又经常得罪权贵,屡遭排挤。在长安的两年,虽然与皇帝的物理距离比较近(这话怎么怪怪的?),但两人心的距离远如光年。李白自始至终无法得到皇帝的信任,更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抱负。而朝中那些“仙人”不愿带他玩,他也不屑去和这些口蜜腹剑之徒同流合污。即便长安城花团锦簇,锣鼓喧天,但他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看客而已。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6)

失落吗?似乎是这样的,所以才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吐槽于梦境。诗中提到了一个“谢公”,指的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李白在多篇诗文中提到谢公,不乏欣赏崇拜之情,像是谢灵运的小迷弟。如果我们回头来看谢灵运与李白的生平,会发现从人生经历和精神思想上,谢与李就像一个灵魂的二次投胎。我简单总结一下两人的相似之处,大致有以下五点:

一、谢灵运是文学家,旅游家。李白也是。

二、谢灵运想当政治家,但朝廷只把他当文人。李白也是。

三、谢灵运因诗文而受皇帝宠爱,但当他发表政治见解时,皇帝就不听。谢灵运便开始摆烂,上班时间不在办公室好好坐着,到处溜达,也不请假,皇帝想找他都找不着。李白也差不多,杜甫不是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么?虽然老杜说的未必是真事,但李白消极怠工肯定是有的。

四、谢灵运被权贵排挤,皇帝也越来越看不上他,最终让他辞官回家。李白也是。

五、最关键的来了,谢灵运的结局是被告率众造反,最终被处死。李白虽没有反心,但却误打误撞上了贼船,在安史之乱时加入了永王李璘的所谓“靖难军”,后被朝廷认为是谋逆,被判流放夜郎。李璘的东巡究竟是否为谋反,李白又如何牵扯其中,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就不展开讲了。

可见,李白对谢灵运如此“着迷”,是因为两人有着太多跨越时空的共鸣。当然,关于上面说的第五点,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的李白不可能预知自己未来的命运。那时还未爆发安史之乱,大唐表面上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而被逐出京城的李白,却只能做一个盛世的局外人。在全诗的最后一部分,李白写下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所有的繁华喧嚣,苦痛纠结,都不过是大梦一场而已。你认为他是看穿尘世也好,是自我安慰也罢,至少李白用最震撼人心的那一句,吼出了他的决不妥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7)

少年时的我被这一句所深深震撼,成为了李白的死忠粉,把这句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读书人嘛,哪能给权贵做走狗呢?对得起古代先贤的教诲吗?但随着年龄渐长,老零我终于明白,以前我把“权贵”这两个字的意义想得窄了。“权贵”并不仅是指有权有势的人,更是我们在生命中所必然经历的——挨的骂、受的打、吃的苦、忍的痛。

换句话说,当你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为了生存、为了钱,需要你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时,你会怎么办?

不要回答,只需扪心自问就好。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所以,这句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包括我。李白有资格这么说,但我们未必有。即使说了,也很难做到。

因为我们活着的首要目的,就是活着。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8)

我想起了一首老歌,朴树的《平凡之路》。在歌里,朴树是这么唱的:“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

朴树曾经大红大紫过,但他还是选择走了一条“平凡之路”。我们尊重他,欣赏他,不仅是因为他的选择,更是因为他有做出选择的勇气与实力。只有曾经拥有过,才有放弃的权利。也只有曾经拥有过,才知道放弃是多么难。而从来一无所有,却说自己向往平凡——有些人是真的不愿向世界妥协,我敬佩;但肯定也有很多人,其实是在给自己的庸碌无为找借口而已。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9)

那么,难道“事权贵”就是正确的吗?

当然不。老零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宣传这样的价值观。但现实永远是比梦想残酷的,或许我们大部分人都逃避不了“事权贵”,但——我们可不可以不“摧眉折腰”?

从广义上来说,“摧眉折腰”不仅仅是低三下四给人当小弟,而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去做一些下三滥的事。比如工作能力不行,就整人、拍马屁、打小报告;演戏唱歌不红,就炒作、卖丑、搞绯闻;作品拿不出手,就抄袭,雇水军,买票房……

李白不是没有事过权贵,他也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写过“名花倾国两相欢”,把杨玉环夸得没了边。他不在乎哄皇帝高兴,也不觉得那很丢人,只有“摧眉折腰”才是真正触碰了他的底线。如果只有放下尊严、放弃自己、昧着良心才能做一个局中人,那他宁愿放浪天际。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10)

那么,如何才能不“摧眉折腰”呢?

对不起,老零也不知道。毕竟我们不是李白,我们活不成李白,也做不到李白。

但至少,我希望在我们的心里,能放得下一个李白。

哪怕放在最隐秘的所在。

怎么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11)

感谢您的阅读,请走过路过的朋友点个关注,谢谢!

“零之笔记”原创文章,谢绝洗稿、搬运与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