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统治者来自东北的建州女真。早期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汉化程度相对较低。他们虽然会说中文,熟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小说,但对中原却并不熟悉。文化不是很好理解。因此,他们在给后代命名时并没有采用统一的规则,这从儿子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比如皇太极的名字应该是“皇太极”,太极是部落首领的蒙古语名称。
1644年,顺治帝定居北京,开始统治全国。顺治帝接受儒家教育,开始了清朝皇帝的汉化进程,子孙取名也开始发生变化。他在顺治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牛牛、福全、玄烨、黄四子(东娥妃子未名前死)、常宁、七寿、陇西、永干。从名字上看,大多接近汉化。
1661年,康熙皇帝即位。康熙在位61年。他是一个汉化程度很深的皇帝。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确定了为后代命名的原则:首字同;第二个字的部首相相同。康熙共有35个儿子,有24个儿子被列入家谱。这24个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是“殷”,第二个字的部首是“修衣”,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皇帝长子殷玉、太子殷真、三皇子殷之、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斯、十三皇子胤祥等。禔、礽、zhi、禛、禩等字虽不常用,但在古汉语的诠释中,都有福禄之意。
1722年,胤禛继位为雍正皇帝。即位之初,雍正皇帝下令所有兄弟的名字都不再使用“殷”字,而应改为“韵”,以避免影响皇帝的名字。唯一的彝族亲王云翔,因与雍正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在雍正死后,经雍正许可使用了“殷”字。雍正皇帝一共有10个儿子,其中只有6个写了玉牒。他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是“洪”,第二个字包含“孙”字,如洪辉、洪云、洪石、洪历(繁体字为历)、洪州(现代书法家气功为后者)、洪于。
1735年,乾隆皇帝即位。因为他自己不注意任何禁忌,所以他的兄弟们的名字都保留了“洪”字。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其中三个死去无名。乾隆皇帝把“雍”作为儿子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是“斜玉旁”(人们通常把它叫做“王”字旁边,其实是错误的),比如长子雍皇和皇帝的次子。永琏 三子 永璋三子 永轩四子 五哥 永琪 五哥 永荣六子 永聪七子 永轩八子 十一永宣帝之子,永兴帝十二子,永靖帝十三子,帝十四子永禄,帝十五子永焱,帝十七子,永琳。
有一次,皇六子雍容为乾隆的母亲,也就是他的祖母重庆太后画了一幅《隋朝图》。乾隆帝大喜,在其上题写“永眠一再凤慈玉”字样,寓意子孙繁衍长大,长期服侍母亲膝下。其后,乾隆帝为子孙取名“雍、冕、义、载”四个字。
1796年,乾隆皇帝退位,皇帝的十五子永琰即位,即嘉庆帝。通常皇帝的名字是世间的禁忌。 “永”字是常用词。嘉庆帝为了面子不便,也为了防止兄弟改名,嘉庆帝改名为“永琰”。嘉庆帝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在他被命名之前就去世了。其余分别为冕宁(繁体宁)、冕开、冕心、冕峪。名字的第二个字有部首“心”的元素。
1820年冕宁即位,为道光帝。即位后,道光帝采取了与父亲相同的做法,改名为“闽宁”。此时,氏族子孙繁衍繁衍,乾隆帝所定的“永、冕、义、载”四个字已经不够用了。为此,道光帝加了“蒲、禹、衡、奇”四个字。道光帝一共有九个儿子。第一个字用的是规定的“易”字,第二个字原来用的是“捻丝面”字。然而,长子以维、二子以刚、三子以继相继死去。从四子起,“字旁字”的用法改为天子四子依依,天子五子伊欣,天子六子,天子七子,亦胥,皇八子,皇九子。
1831年,依依即位,为咸丰帝,自立为帝。它们不再重命名。咸丰帝有两个儿子,但只留下一个,即慈禧所生的载春。皇帝的子孙虽然不高兴,但皇室却幸存下来,繁衍生息。 1874年,同治帝病逝,慈禧决定天下,立淳亲王乙胥之子载田为帝。 “zai”二字的部首是“三分水”。如载风、载涛、载仪等。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急性中毒去世。慈禧临终前,安排光绪帝的侄子、太子淳载丰的儿子溥仪为帝。 “溥”二代用单人,如溥仪、溥杰(溥的繁体字)等。 1912年,清政府下诏,宣布他退位,皇室从此成为庶民。民国时期,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但在老少人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起码算是“族长”了。于是溥仪加了十二个字,“景、致、开、睿、熹、应、元、盛、征、赵、茂、象”。
加清字:殷、弘、雍、勉、宜、载、蒲、禹、衡、齐、道、开、曾、齐、经、志、开、瑞、熹、应、源、盛、郑、赵、毛、祥。一般来说,阴字生成以绻为部首;洪字辈以太阳为部首;雍字辈以斜玉为部首;勉字生成以竖心为部首;彝字代以字为部首;一代以汝为部首;普字生成以仁为部首;禹字辈以山为部首,但随着血缘的疏离,字辈的部首并不完全相同。我和后代都没有采用上述原则。
最后,总结一下,相比明朝,清朝皇室的命名更加分散。早期的统治者汉化程度较低,名字比较随意。随着进入中原,皇帝们开始接受中原的汉文化,在取名上也有一定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