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巧,在和朋友看《寻梦环游记》(英文名Coco,以下简称《Coco》),之前开了个不合时宜的玩笑。
她没洗头就出门了,把帽子压得很低,我笑问是不是得绝症了?晚上出门还要带着帽子。她突然一脸严肃,让我收回刚刚说的话,有些玩笑不能开。
不知道其他地区是否也是这样,我生活在的魔都,挺多人尤其是老人对“死”都是比较忌讳的,除了有丧事,在家里是不允许讨论死亡的,更不允许调侃死亡。
但是看完《Coco》之后,我的朋友哭了,她问我“椰子,你相信死后的世界也是这么美好么?”
这就是皮克斯的魅力,他可以将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描绘得如此有魅力。现在网传最广泛的段子就是:广电原来因为动画片涉及“亡灵”是不准备引进的,但是在试片会上审核人员看哭了,破例引进了他。
这个段子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确实,当米格最后拿起吉他,唱起了《Remember me》,曾祖母手指微微颤动,缓缓抬起头,眉毛挑起,吃力得附和上《Remember me》的旋律时,我也哽咽了,我的余光瞥见我朋友微微耸动的肩膀,安静电影院里除了《Remember me》的旋律还有一阵阵的抽泣声。
那一刻我真的明白杨德昌导演说的:“电影将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的意义。
《寻梦环游记》通过宏大的场面和变态的细节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墨西哥风格的亡灵世界,当米格走过万寿菊桥,抬头仰望亡灵城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去年看《疯狂动物城》朱迪做火车刚刚进城时候的震撼。
真不枉皮克斯为万寿菊花瓣的运动轨迹特地编写的算法,不枉为亡灵城全貌这样短短几秒的镜头,一帧55小时的渲染。正是有这样殷实的技术基础,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亡灵世界好似真实存在,这也是我们对故事里的人物产生共情的基础。(插一句椰子很想讲题外话,相较于国内标榜的高超3D技术,我只想说国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须戒骄戒躁。)
但技术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于故事,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画面再唯美也无济于事(可对比同档期的《烟花》)。《Coco》的核心还是梦想、友情、亲情,这一步对皮克斯冲奥来说很是不利,因为奥奖评委最近更青睐立意新颖的作品,但是对观众来说,就算梦想、友情、亲情再俗套,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要让梦想、友情、亲情融入作品,让观众不感觉做作,甚至能从虚幻的动画人物身上获得认同感,甚至是共情,这恐怕是《Coco》最成功之处了吧。国产青春片一直被喷的原因就是他们堕胎、打架的青春我们没有,《Coco》虚构的亡灵世界里的人物却能让我们潸然泪下,很奇怪吧?
因为人物塑造。
撇开男主,光鲜亮丽的歌神其实是卑鄙无耻下毒杀死埃克托、窃取他成果的混蛋;
落魄的埃克托其实才是男主的才华横溢的曾曾祖父;
曾曾祖母这么恨音乐一开嗓却技惊四座,原来她年轻时也热爱音乐;
哪怕是狗狗但丁竟然也是强大的爱波瑞奇——亡灵世界的领路人。
各种精彩的反转,显得人物更加真实,真实的人性不就如此么?没有什么非黑即白,你以为的可能并不是他/她真实的一面。
过硬的技术支持、丰满的人物塑造,但最后让我们热泪盈眶的还是《Coco》的剧情。当埃克托为即将魂飞魄散的旧友放下执念,弹起吉他,旧友心满意足得躺在吊床上消逝。这一幕奠定了影片最为核心的设定,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原来有比死亡更加伤感的事情,那就是被所有人遗忘。当曾曾祖母在铁门前向米格一展歌喉,当埃克托向米格忏悔没有多陪陪女儿,我们由衷得希望他们三人能在亡灵世界重逢,解开他们各自内心的心结。所以当埃克托要因为无法再见到女儿而饮恨逝去时,米格在曾祖母Coco面前弹起的那首《Remember me》时才会如此感人。
一开始我没理解,为何影片标题是《Coco》?
Coco是男主曾祖母的名字,曾祖母的台词也仅限于影片最后几句对白,而Coco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吓唬小孩的怪物,直到影片最后我才理解了。
男主实现梦想的历程只是串起整个故事的线索,而曾祖母才是整个故事的关键人物,她是埃克托的挚爱也是一生的遗憾,她是奶奶一辈人束缚米格的借口,她才是连接起现世和亡灵世界的关键人物。
最后对于她的死亡没有太多悲伤,反倒是另一种团聚和救赎。就像“Coco”在西语里的本意,死亡可以是一个吓人的怪物,你也可以把它看做另一种团聚,因为他们永远活在你的心里。
用导演的原话: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忽视它的存在,不敢相信。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它、经历它。这个既残酷又很有力量的现实,我很自豪我们从来没有隐藏过它。
最后致我们逝去的亲人,也至我逝去的爷爷和奶奶,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回忆里。
本文作者:一只椰子
编辑:新番君
图片:《CoCo》
-
更多动漫推荐、二次元话题
欢迎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