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食物多样化,现在肥胖的人越来也多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报告,我国2019年成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近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看这几个指标就够了)(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肥胖被称为万病之源,会导致二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

所以,不让自己肥胖,就可以很大限度降低患这些慢病的风险。那么,我们平时在家如何自测呢?这里风险几个简单的计算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这是WHO推荐的传统上常用的衡量肥胖的方法。①首先计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公式=身高(cm)-105(若身高<160cm,则减100)②计算肥胖度。公式=(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肥胖度

±10%

≥10%

20%-29%

30%-49%

≥50%

体型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2、体质指数(MBI)法。计算公式↓↓↓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看这几个指标就够了)(2)

BMI计算公式

体型

BMI

偏瘦

<18.5

正常

18.5-23.9

超重

24-27.9

肥胖

≥28

但是BMI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都有一定的缺点,因为它不能真实地反映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比如健美运动员,肌肉含量很高,用这两个公式测出来就属于超重或肥胖。再比如老年人,肌肉减少,脂肪增多,用这两个方法会低估他的体型。这种情况可以结合腰围来评价

3、腰围。我国提出,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 ,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即使这个时候你的BMI是正常的,只要腰围大了,就都属于肥胖的),中心性肥胖是肥胖中风险性最高的,因为腹腔这里有很多内脏存在,中心性肥胖的人一般内脏脂肪都比较高。(想想你的心肝脾肺肾都被厚厚的脂肪包裹,当然会影响它正常的生理功能了)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看这几个指标就够了)(3)

被脂肪包裹住的心脏

测量腰围的时候,双脚张开与肩齐,选择无弹性的软尺,测量的时候不要吸气。测的部位是肚脐上方1-2cm处,即腰最细的地方(不是常规理解的绕肚脐一圈哦~)

码字不易,若本文对你有帮助,点赞关注评论转发走一波吧~~我是营养师陈瑶,帮助上千余人成功科学减脂。后面会持续更新科学减重、慢病(糖尿病、高尿酸、脂肪肝)等营养科普干货哟~

本文由营养师陈瑶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