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回复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吴昊回复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1)

钟莲生老师、陶瓷界的同仁们:

钟莲生老师近期发表的一封《钟莲生给中国陶瓷界的一封公开信》,通过微信网络,在当地陶瓷界快速涮屏,短短一二天,浏览量几十万上以,阅读人数超过万余人,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加增,其影响之大,为近几年之最。

钟莲生老师给中国陶瓷界的一封公开信,与其实说是给中国陶瓷界的一封公开信,倒不如说是给景德镇陶瓷界的一封公开信,他说的是景德镇陶瓷界的事,与其他产瓷业没有一毛钱关系。 此事的发端,极可能与当前景德镇举办的首届中国美展陶瓷艺术品展有关。

此次景德镇举办的首届中国美展陶瓷艺术品展,据说,当事经办人、机构,为了它的成功举办,历尽千辛万苦。这是一件好事,幸事,就在大家为它庆祝,为它鼓和呼的时候,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给举办的单位和个人带来的不是涮脸,而是打脸!

客观地说,近一、二十年,以钟莲生老师为代表的景德镇陶瓷艺人,一直在努力为自已正名,为景德镇正名,他们在推动景德镇工艺艺术品向艺术化迈进的道路上,其争取的,就是进入中国美协,参加美展,并为中国陶瓷艺术品谋得一席之地。

可是,就在这一天到来之后,以钟莲生老师为代表的景德镇陶瓷艺人为什么又变得集体反对呢?

回过头來,我们仔细观赏和品鉴这次景德镇举办的首届中国美展陶瓷艺术品展,我们会发现,这不是景德镇陶瓷人要的。这样的美展,它在景德镇举办,不是给当地景德镇人带来荣耀,而是带来耻辱,它彻底否定了景德镇过去,也否定了景德镇现在,更给景德镇陶瓷未来带来一条不确定的,彻定否定自我的不归路!

对于生我养我的景德镇,我们常说,它不大,但是,其陶瓷工艺艺其之深之广,不是某个人一二句就能说清楚的。它不仅是中国人的“瓷都",更是中国人的陶瓷“皇都",是中国陶瓷乃至世界陶瓷的精神圣地,文化至高点。

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任何人诋毁它都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取其辱。

一次,我记得与王锡良老先生交流时,他曾对我说过,从不发脾气的他,对那些所谓的外来“专家"“学者"“艺术家",他们一到景德镇,就批评景德镇不懂艺术,不懂绘画,匠气、陈旧,甚至落后,他说,“对这些人,我最终忍不下去,我是顶了过去,我说我们景德镇人是恰(吃)屎的,没有你们,我们(景德镇人)也把瓷器做到皇上手里?!"

吴昊回复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吴昊回复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2)

是的,王锡良老先生说得对,他们这些“著名专家"“著名学者"“著名教授"“著名艺术家",他们说,他们历害,如果没有我们景德镇人,你他们能把瓷器做到“皇上"手中吗?

说到这,我想,我们这次被打脸的某些陶瓷文化机构、陶瓷文化机构负责人,主管单位、决策者,你们应该感谢钟莲生老师,他的这一封公开信告诉我们,“未来什么才是景德镇人要的",他的这封公开信也告诉全国人们全世界人们,“景德镇瓷业人文化自信不用你来告诉我们,其实,它早已渗入其骨髓、其血液中。我们这些人平日总是埋头苦干,不爱说说,可是一旦把我们惹毛,钟莲生老师就是代表,一旦张口,更让你不好接受,甚至把你打回原型一一一"

吴昊回复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吴昊回复钟莲生老师的一封公开信)(3)

我也借此微信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也借助钟莲生老师这一封公开信,希望景德镇陶瓷文化上的事,让真正陶瓷文化人来参与。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才对得起钟莲生老师这番良苦用心。

好,就说到这,不到之处,敬请钟老师和各位海涵!

吴昊说瓷工作室 吴昊

二0一九年10月13日深夜

附:钟莲生给中国陶瓷界的一封公开信

各位领导、陶瓷界的同仁们:

我是景德镇陶瓷大学退休教授钟莲生,写这封信是因为看到这次全国美展陶瓷展上出现的令人心痛的现象----西方舶来品陶艺一家独大,而真正能代表中国和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和陶瓷装饰设计却几乎被封杀!我不能再沉默不语了。

我自1960年到景德镇读书以来,在此生活了近60年,早已把景德镇当成故乡,对她也就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她的巨大变化----这几年景德镇的硬件建设有目共睹。但在软件建设方面,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提升了景德镇的城市地位,但仍有不少无形的障碍和陷阱。比如围绕在政府周边的有些专家学者,看上去冠冕堂皇,实则浅薄虚浮。因为中国当前文化界的浮躁和腐败是有目共睹的,专家、学者、教授、大师都变得非常廉价了,有些人靠攀附权贵混社会,而且这方面的本事还特别大,民国时期知识界的任能选贤之风已荡然无存。

当前的一些学术腐败现象突出点就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个个都成了社会活动家,上蹿下跳,努力抢占权力和利益的制高点,争夺话语权,用一星半点的所谓“专业知识”,在权力面前自称是“专家”,在专家面前是“领导”……形成了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所说的“团扇人才居上游”的现象,面对如此现状,我只好无语。

当然景德镇这些年的变化,也让我看到体制内还是有不少想干事、能干事情的人,所以也就想多说上几句话。

我个人也曾经想为景德镇和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尽点绵薄之力。2014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过一篇有深度思考的长文“以中国特种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此文后来在中国美术报、世界知识画报也相继发表。我在一次偶遇刘远长的聊天中,他提到前省委书记强卫都在找我这篇文章看,并要我多写类似的文章。我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感觉对中国和世界的当代艺术有较深刻的理解和一定的研究,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认识系统,一直想写几本书,但由于种种世俗的原因,一直还没下手,将来也许会写。我前几年在北京宋庄建了一个8000平米的陶瓷绘画研究院,想凭自己的文化实力来推广陶瓷绘画。在2016年9月开张之际,自出资金举办了“瓷誉中国----首届陶瓷绘画学术双年展及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正副院长,中央美院、清华美院、陶瓷大学的不少国内知名教授专家,以及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山鼻祖李茂宗先生,开了一个颇有深度的研讨会,对陶瓷绘画这一学术概念,大家做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虽然也邀请了景德镇当时的梅市长参加,但她因临时有事未能前来。后来我就深感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不济,凭自己一己之力无济于事,也就此从此作罢。

而今让我痛心的是:中国这个陶瓷文化的母国,怎么一下子变得连一点文化自信都没有了?就在刚刚举办的全国美展陶瓷展中,展区设在了景德镇,这本来应该是景德镇很荣耀的事情,但结果恰恰是给景德镇打脸了:据说入选的作品几乎都是现代陶艺作品,与景德镇无关,但实际上真正能代表中国和景德镇优势的陶瓷绘画作品,只有两三件不入流的,放在某一角落里……实在是荒唐之极!据说主持这次陶瓷艺术作品评选的人,是我的好友李茂宗在中国推广现代陶艺时,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的一个小混混大忽悠。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现在居然也混上了一个教授,而且还是美协陶艺艺委会的一个什么“官”。在他的主持下,把现代陶艺作为了这次陶瓷展的主流,几乎封杀了陶瓷绘画这一民族文化自主创新的艺术形式!而景德镇目前还没有人站出来说个不字!

他口口声声说在景德镇要搞创新!创新!难道景德镇就没有创新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了吗?就没有勇于创新的陶瓷艺术家了吗?景德镇陶瓷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民族文化自主创新的产物!而且经过了170多年的发展,在工艺进步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完全能和国画油画相媲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其艺术表现力远大于国画,甚至超过油画----这也是我六十多年来横跨东西方绘画艺术,进行深入横向比较得出的结论。它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系统,还形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艺术文化生态系统,并影响到了一些欧美的艺术家。比如现伦敦艺术学院的院长(名字我忘了,可以去查)就是一位从事陶瓷绘画的画家。大家都说发展景德镇陶瓷要创新,而中国陶瓷绘画开创性的出现,为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为中国和世界艺术科目贡献了新的内容,新的表达方式,这不是创新,不是新贡献又是什么?!这位小混混大忽悠的文化侏儒心态可以休矣!

说他是是小混混大忽悠,并非刻意贬低他,实际上他所提倡的创新----现代陶艺,本身就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它的反传统倾向就断绝了当代文化赖以立足的根基;它的反审美意义倾向就抽调了艺术赖以存在的灵魂。艺术的审美内涵可以扩展延伸,但无法推倒铲除,不然艺术就什么都不是了!现代陶艺源自于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后现代主义的反意义、反传统、反秩序、反经典、反中心,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种从无政府主义的平民无产者立场看世界的视角,使得现代陶艺只能形成大众文化、休闲文化。他举着后现代文化的破旗,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哲学基础毫不了解,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探索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没有理性梳理的能力,只是屁颠屁颠的跟在所谓的“潮流”后面瞎起哄,到一个陌生的地域来拿着虎皮当大旗,你说这不是小混混大忽悠还能是什么?

西方的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时至今日已经失去方向了!其重要原因就是以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后现代文化的“削平高山,只见平原”反智主义的结果。比如当后现代艺术最后一位艺术大师博伊斯宣布架上绘画艺术已经死亡了的时候,他的杰出学生基弗就以反思二战的架上绘画赢得了世界的喝彩,打了他老师的脸!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绘画艺术不但没有死亡,而且还得回到架上绘画,回到内容和形式上来,还得回归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这已成为西方绘画艺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说作为一个全国美展陶瓷展的负责人,连这种世界艺术文化的格局和走向都看不明白,凭什么能在中国陶瓷艺术界和景德镇颐指气使、胡说八道?他不是个江湖骗子、江湖混混又能是什么?贬低了他吗?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是要创新,是要反对陈陈相因的变相抄袭,是可以把陶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加以推广,但不是那位小混混大忽悠的那种玩法。陶艺一定要重新回归艺术的审美意义,才有生机和活路,不然它就只能是一堆垃圾!中国和世界的现代陶艺,之所以还有一定的存活空间,除了它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之外,也就是还有一部分陶艺家不自觉的回归了艺术的审美要求,不然他们几乎要沦为乞丐!因为没有受众会接纳缺乏审美内涵的陶艺作品!有了这个认识基础,陶艺才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对陶瓷艺术认识之混乱的关键在哪里?这起源于50年代以来,由于前中央工艺美院的先贤们,错误地把陶瓷绘画纳入了工艺美术的范畴,而陶瓷绘画又一直受到社会的青睐,致使很多搞装饰设计的工艺美术人才转向陶瓷绘画。但由于他们的绘画功底不足,因而创作出来的陶瓷绘画作品只能是在传统中绕圈圈,缺乏创新意识。而另一方面,装饰设计的人才又大量流失,这使陶瓷装饰设计逐步萎缩,两方面都失利。加上评工艺美术大师张冠李戴,致使一些在装饰设计上有突出成就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褒奖,令人心灰意冷。而另一方面,明明是画家却被评工艺美术大师!比如王锡良老先生的陶瓷绘画造诣非常高,尤其是他画的松树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可谓前无古人。从本质上看,他就是一位杰出的瓷画家,但让他带上一个“工艺美术大师”的头衔恰当吗?而又如向元华,饶克勤等人,他们突出的就是传统陶瓷艺术的精湛工艺,却与工艺美术大师无缘,这又恰当吗?也就是说,画家和工艺美术家在艺术表现上是有“质”的区别的,稍有逻辑思维的人一看便明白。

这种概念认识上的混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但影响深远,还会造成常识上的笑话。只要看看瓷博会上常常会有这个“陶艺”区,那个“陶艺”区,实则应该称为“陶瓷艺术”区,少了两个字概念就大相径庭。

推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鼻祖,就是我的好友美籍华裔陶艺家李茂宗先生,他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中期,就积极的来中国推广现代陶艺,我和他共同见证了西方现代陶艺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陶瓷艺术词汇中还没有陶艺这一概念,80年代西方现代陶艺被引入到中国后,人们才知道什么叫陶艺-----它是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概念”意识和逻辑思维,如果我们重新用逻辑思维来界定概念的范畴时,才会发现原来认识上概念的混乱,竟会严重地阻碍我们事业的发展。

因此,建立陶瓷艺术文化的理论体系,对陶瓷艺术进行重新分类,界定陶瓷艺术中陶瓷装饰设计、陶瓷绘画、陶艺的概念和范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人们对这些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就不可能在全国美展陶瓷艺术板块中,出现陶艺一家独大,几乎封杀了陶瓷绘画和陶瓷装饰设计的这种无知和恶劣的现象!并且让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大忽悠主导我们这个陶瓷文化大国的陶瓷艺术作品的评选,把广大的中国陶瓷艺术家和相关的政界人士玩弄于股掌之中。而这一切正是当前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国美术界的悲哀!

当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现存的诸多问题之后,如果有效地分门别类,深入梳理,我们相信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更深入地推动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发展,陶瓷艺术一定会以全新的面目各显其能,勇于创新,并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将中国的陶瓷艺术再一次推向世界艺术文化的高峰!我也希望景德镇能被建设成一个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能兼容并蓄,横贯中西的文化重镇,并以其无可替代的文化底蕴重塑辉煌!

好了,拉杂写之,语言信马由缰,敬请各位海涵!

景德镇陶瓷大学退休教授钟莲生

2019年10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