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10:25

庆元县历史(一个村900多人竟有90多个姓)(1)

如今的曹岭村

这两天,在庆元县黄田镇的曹岭村,大家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件大事,那就是建设一个客运站。

大家可能会问,一个村子为何要兴师动众搞一个客运站呢?

那你们可就小瞧了这个曹岭村,因为它不仅是庆元的北大门,而且还有一段很了不起的过往。

庆元县历史(一个村900多人竟有90多个姓)(2)

老照片丨码头纤夫

曹岭村位于庆元黄田镇的西北部,全村总户数316户,人口952人,而姓氏就有91个!

据了解,最大的姓是吴姓和李姓,两姓加起来有七八十户,而最小的姓却只有一户,比如邱姓和巫姓。

曹岭村部分姓氏

真 柏 鲍 蔡 曹 陈 范 方 符 付

高 葛 龚 管 郭 何 洪 胡 黄 季

江 姜 金 柯 邝 兰 雷 李 连 廖

林 刘 柳 罗 毛 梅 潘 泮 彭 祁

邱 阙 阮 商 邵 沈 施 苏 汤 滕

王 危 翁 巫 吴 夏 项 谢 徐 许

颜 杨 姚 叶 余 元 占 张 章 赵

钟 周 朱 卓 邹 田 梁 杜 蒋 郑

贾 吕 秦 刁 宋 练

庆元县历史(一个村900多人竟有90多个姓)(3)

老照片丨码头主运输竹木

那么问题来了,在庆元这样偏远的县城,为何会有姓氏家族如此多的村子呢?

这个村到底发生过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其实,曹岭村古时是曹运码头,有“八百里瓯江第一码头”之称,由一条上陂石岭连接着江岸,那时候,村庄沿石岭两侧依山而建,因而得名曹岭村,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据了解,当时的曹岭码头与龙泉市小梅镇仅一溪之隔,是瓯江与闽江的交汇处,解放前作为庆元县的商业重镇,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在那个还没有修建公路的年代,庆元所有的货物流通都要经过这个码头。

庆元县历史(一个村900多人竟有90多个姓)(4)

丨码头商行旧址

“现在我们村里还有几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当初在曹岭码头当纤夫,那个时候他们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曹岭村的党支部书记吴宗兵告诉记者,曹岭码头的人流量在解放前达到了顶峰,来往商户囊括河南、江西、福建、广东、安徽、江苏等9省17个县,繁荣时期有万盛行、广大行、胜利行(九直店)等商家100多户。

所以,在那个时候,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通过水路来到曹岭村,开设商行、饭馆、旅店谋生,并定居在这里。

庆元县历史(一个村900多人竟有90多个姓)(5)

曹岭码头

“我们曹岭村往前推三四代都是外地人,我太爷爷是云和人,解放前逃难于此,因为这里很是繁华,就留下来凭借理发的手艺成为了曹岭村人。”曹岭村村民邱长平对记者回忆道。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这样的繁荣却只持续到了20世纪中期,解放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通开始逐步完善,曹岭码头也渐渐失去了原本的热闹。

等到了80年代,这个码头就仅仅只是运输一些竹木材料了。

庆元县历史(一个村900多人竟有90多个姓)(6)

老照片丨当时就主运木材了

现如今,曹岭村隶属的黄田镇拥有了通往外界的高速路口,交通的改善,让包括曹岭村在内的整个黄田逐步朝工业强镇发展。曹岭码头已不再有运输船只停靠,但曹岭村这91个姓却永远记载了当时的这段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