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1)

话说,本周日就是万圣节了。这个原本流行在西方的“七月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也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节日。每到万圣节前后,各种“妖魔鬼怪”就会密集出现,连街上萌萌的熊猫雕塑也开始cosplay了。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2)

憨厚的熊猫戴上了巫师帽丨奶叔拍摄

对于胆小的奶粉们,这几天可不一定好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假蜘蛛、假骷髅,能把人吓得够呛。奶叔拍拍你的背表示安慰,并为你送上一杯牛奶。

万圣节,鬼怪出没!

万圣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好几个世纪以前的英国。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3)

那个时候的人们会在10月末进行庆祝,一来庆祝一年的田地劳作结束,二来庆祝丰收,三来迎接冬天的开始。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人们相信死去的人也会以鬼魂的形式回来,跟大家一起庆祝节日。为了让阴阳两界的交通顺畅点,两界的屏障也会变得最小,让鬼魂好通过。

不过鬼魂造访,总还是让人有点害怕,尤其害怕恶鬼闯入。所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也图个安心,就会把自己打扮成鬼的模样,希望借此打个掩护。另外,人们也有给鬼魂吃糖果的习惯,以祈求鬼魂的保护。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4)

南瓜灯也是万圣节的重要标志丨pixabay

后来,随着地理大发现,大量的西欧人移居美国,顺便把这个习俗也带到了大洋彼岸。在美国强势的文化影响下,万圣节也就成了今天的样子:大家穿得鬼里鬼气、到处要糖发糖。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5)

纽约的万圣节游行丨wikimedia commons/ InSapphoWeTrust

吃东西才压惊!

那要是在万圣节的活动中被吓到了怎么办?老祖宗说过:何以压惊?唯有吃!

你在网上搜搜“压惊”,就会看到非常喜人的解释:原来缓解受到惊吓的心灵,就是要吃吃吃啊!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6)

咱们的前辈,确实会用美酒美食来压惊。清朝的《后南柯·立约》中就说:

“荣行之际,拟备席饯行,一来压惊,二来阻道”

《三国演义》里也有类似的描述,在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曹操就说过:

“取酒与二'樊哙'压惊”

壮士,喝了这杯压惊酒!

放在现代科学中来看,受惊之后进食可以缓解受惊吓的情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外界的惊吓,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压力。在受到压力的时候,人的身体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把血液都调配集中到双腿和心脏,方便遇到危险立马逃跑。

虽然身体是出于好意,但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心跳加速、非常难受,胳膊腿儿也不停打颤。

这时候如果来一点食物,就会给人带来安定的感觉,毕竟出于生物本能,我们只会在安全的地方进食,进而把进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另外,食物中的糖也会抚慰人的情绪,让大脑被幸福的感觉笼罩。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7)

看着这个画面,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平静和安全了?丨pixabay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有了好吃的我都不怕!

来杯牛奶压压惊

那奶叔为什么又说来杯牛奶压压惊呢?

牛奶是很温和的食物,特别是热牛奶,喝下去后肚子暖暖的,对于被吓得哭哭啼啼的人来说,再温和不过了。

如果只是这样,奶叔也不会推荐牛奶作为胆小奶粉的万圣节必备饮品。要知道,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这种氨基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它可以作为合成血清素的材料,而血清素是保证我们心情愉悦、充满活力的重要物质。色氨酸不能由人体自己合成,只能从食物里获取。

所以,带上一杯牛奶防身,安心去参加万圣节的妖魔鬼怪游戏吧!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8)

▲ 来源:pixabay.com

万圣节遇上神仙(万圣节鬼怪出没)(9)

奶粉们,当你们受到惊吓时,你会做什么呢?

奶叔期待你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