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中医将缺铁性贫血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三个证型辨证选用中成药及药膳治疗缺铁性贫血,不良反应少且轻,且食用药膳安全,对缺铁性贫血病的早日治愈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缺铁性贫血病因可分为哪三大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缺铁性贫血病因可分为哪三大类(缺铁性贫血病有三种类型)

缺铁性贫血病因可分为哪三大类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中医将缺铁性贫血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三个证型。辨证选用中成药及药膳治疗缺铁性贫血,不良反应少且轻,且食用药膳安全,对缺铁性贫血病的早日治愈有着积极的意义。

气血两虚型

症状

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失眠,舌淡胖、苔薄,脉细。

中成药

当归补血丸(膏、胶囊、口服液)、强力蜂乳浆胶丸、归参补血片、健脾生血片(颗粒)、益中生血片、紫芝多糖片、养阴生血合剂、参茸三七酒、复方刺五加片、 益气养血口服液 、参杞酒(片)、当归益血膏、加味归芪片、复方首乌补液、益气养元颗粒、长春益寿膏、杜仲药酒、健脾补血片、气血双补丸、人参首乌精(胶囊)、养血饮口服液、益气强身颗粒、参桂养荣丸、参芪首乌补汁、阿胶当归合剂、复方阿胶浆(胶囊、颗粒)等。

补血药膳

薏米大枣粥

薏米30克,大枣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薏米、大枣、粳米一起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红糖调味即可。早晚各1次。方中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健脾利湿,可抗癌、降血糖等;大枣味甘性温,益气、养血、安神;粳米健脾养胃;红糖温中养血。三味协同,共奏补气养血之功。

党参酒

党参250克,当归125克,黄芪250克,枸杞250克,冰糖1 000克,白酒2 500毫升。一齐装入坛内,密封30天后即可饮用。早晚各20毫升。方中党参有中益气、养血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滑肠道。三药合用,具有滋阴健胃、气血双补的作用,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较佳。但不适合饮酒者免用此法。

脾肾阳虚型

症状

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心悸气短,神疲肢软,便溏或五更泻,舌淡,脉沉细。

中成药

益血生丸(胶囊)、至宝三鞭酒(丸)、福寿胶囊、参茸三七补血片、枸杞益元酒、参鹿补膏(片)、二仙膏、生血片、宁心补肾丸、三鞭参茸固本丸等。

补血药膳

海参粥

海参30克,糯米100克。将海参用水浸透,剖洗干净,切成片;糯米100克,淘洗干净,加水适量,一齐下锅煮粥。每日早晨空腹食用,疗程不限。

方中海参具有补肾益精、壮阳疗萎的功效;糯米可以和胃除烦、健脾益气,对于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有一定疗效。海参加糯米共奏益肾、壮阳、补血之功,可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尿频、肾虚体弱等病症。

肝肾阴虚型

症状

两目干涩,头昏耳鸣,面部烘热,五心烦热,胁肋灼痛,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中成药

四物合剂、归肾丸、大补元煎丸、健身长春膏、健身宁片、健延龄、抗衰复春片、补肾养血丸、归芍地黄丸、桂圆琼玉颗粒、益血膏、肝肾康糖浆等。

补血药膳

枸杞鸡蛋汤

枸杞子30克,鸡蛋2个。水烧开后下枸杞煮5分钟,再把鸡蛋打开入水,煮荷包蛋熟。早晚2次服。

方中枸杞子味甘性平,补肝肾、明目、润肺;鸡蛋滋阴润燥、养血安胎、健脑。二者共奏滋阴养血之功。

菠菜枸杞粥

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小米100克。菠菜连根择洗干浄,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切成小碎段备用;小米、枸杞子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煮1小时;待小米熟烂,调入菠菜碎段,拌和均匀,加精盐、味精,再煮至沸,淋香油拌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方中枸杞子味甘性平,补肝肾、明目、润肺;菠菜味甘性凉,入大肠、胃经,可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肠胃、调中气、活血脉、止渴润肠、敛阴润燥、滋阴平肝、助消化等。此粥滋养肝肾、补血健脾,适用于各种类型贫血,对儿童生长期以及中老年人肝肾虚型贫血患者尤为适宜。

地黄粥

生地黄(干)30克,粳米50克,生姜数片。水沸后放入粳米、地黄和姜片煮粥,米熟即可。吃时可加适量红糖。早晚分食。生地黄具有凉血清热、生津止血的功效,对于津液不足、阴虚内热、骨蒸劳热、舌绛烦渴、发斑发疹以及崩漏、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便秘等症状,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粳米健养胃。两者协助有补气养血之功。此粥有滋养阴血、生津消热的作用。可用于虚劳骨蒸、四肢乏力、阴液耗伤、小便不畅、心烦口渴等病症。

温馨提示

1.在中成药治疗贫血及食用药膳食用补血过程中,应注意寻找病因(如肠道中有虫积等)。积极治疗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2.含铁元素的药物不要空腹服用,以免刺激肠胃。

3.食用药膳期间,服用含铁制剂连续治疗不少于3个月。铁制剂加中成药及药膳辨证治疗可获得很好疗效,且作用持久,不易复发。

每天阅读五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