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小档案

刘露雅这个名字好听吗(刘露雅发挥长处)(1)

刘露雅这个名字好听吗(刘露雅发挥长处)(2)

刘露雅

阜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中毕业生

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在武汉市喻家山下,每临早春,我都会时不时回想起高三在母校阜阳一中冲刺高考的时光。傍晚酡红欲醉的夕阳,走廊上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围坐在一起谈心的朋友,在今后有所迷茫的时光中,这些最珍贵的回忆时时予我慰藉。而对于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不断反思,我也有了诸多感悟。

初入高中,班主任就抛出了柏拉图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高中思考了三年,也伴随我上大学至今,并仍将萦绕于未来的漫长岁月里。高中三年,我们生活在高考的高压下,在我看来,高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就是认识你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长处,悦纳并尝试改变自己的不足。电影《心灵奇旅》中说:“人生就是一趟心灵的旅程,寻找你生命的火花,点燃你生命的热情。”寻找生命的火花,认识到自己所要走的路,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自我,才不会因为暂时的失败自暴自弃,才不会在同伴的光芒下焦虑不安。

从具体的备考心态来看,“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高考前,我们可能会经历大考小考的失败,也可能苦恼起起伏伏的成绩。但是这都不应该成为主导我们情绪的全部,考试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在不断地纠错、反思、体悟中,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备考心态、备考策略、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高考前所有的模考和练习都是给我们弥补不足的机会,而高考是帮助我们“点燃生命火花”的火柴。在一时考试的成败上耗费过多的情绪不是明智之举。

1.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计划”和“刷题”都是在谈效率。在休息保证正常精力的前提下,每名学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盲目延长学习时间是不科学的,提升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古人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科学的计划并踏实执行,才能不在犹豫踟蹰中浪费宝贵的光阴,才让自己有目标、有动力、有成就感。

就个人而言,我会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制订合理的长期、中期或是短期的计划。作为文科生,对于需要背诵的文综,我会制订长期的计划,定期复习背诵。而对于变动较大的题目练习,我会制订较为短期的计划。在每天睡前或是早上,我也会在脑海中规划好一天要学习的内容。有计划地学习,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下记录,定期复盘,留给自己一些反思的时间。

2.刷题:刷题有效果

反思我的高中学习,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陷入“刷题陷阱”中去——执迷于刷题的数量,而忽略了刷题的质量。不要欺骗自己,避免陷入盲目刷题的自我满足感和“我很努力”的自我感动中。

事实上,刷题不是解决任何学习问题的灵丹妙药,刷题的思维过程、反思过程、交流过程才是一次次知识的训练和技巧的提升。刷一题有刷一题的效果,尤其是对待错题,反思自己为什么错、答案为什么如此设置、出题人的意图是什么等,如此才能加深自己对题目背后知识的理解。在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要求同学们建立自己的错题本。而错题本的重点不在于错题和答案,在于自己的分析。

3.坚韧:不断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当今社会已然是一个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社会。而高中的学习就是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对于计划的踏实执行,对于学科基础的夯实,对于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学习方法的探索,这都奠定了未来学习的基础。在这一方面,英语这门学科体现得最为明显。目前,无论什么专业都离不开英语的学习,英语的学习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到了大学,没有老师的督促,没有定期的检测,这就要依靠自我的规划和执行,驱动自己不断学习。听说读写,真正的提升都没有捷径,一步一步地积累,一点一滴地思考,才会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境界:做人的大格局

到了大学之后,我们开始讨论“内卷”“小镇做题家”“绩点为王”,在对大学学习的思考中,我也在思索着高中学习到底为了什么?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现在的我,认为做题不是全部目的、高考不是全部目的,成为更好的自己、走向更多机会的平台才是我们所要真正追寻的。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不能局限于现在、局限于自我。就个人的人生历程而言,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迷失大的方向,短暂的波折只是道路上的插曲。就整个社会而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注自我修身,关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注世界和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更好地寻找生命的火花。

编后语

刘露雅没有仅仅看重学习成绩,她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学习永远都需要。

走出高中校园后,同学们只要坚定追寻着自己的火花,保持着一以贯之的自律,利用更广阔的平台充实自己,便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努力后的一张录取通知书,还有坚韧的品格、自学的能力和探索的热情,这些品质都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绚烂未来的利器。

□由刘露雅口述,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