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桥峪》祖国不会忘记!

作者 杜明科

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他把生命献给了建设中的桥峪水库!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1)

“水库东坡土场塌方了”!顿时,桥峪水库工地的人们一片惊呼。

水库工程处、保卫处的机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纷纷向东坡土场跑去。

拉着架子车的华州营的水利民工,纷纷向东坡土场跑去。

东坡土场,各工程连(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组建)的领导,都在召集自己连的人员,快快地清点人数……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2)

一、救 人

这时,天上还是满天繁星,东方已稍露出鱼肚白色。这时,时钟正指向1970年农历腊月初六的凌晨五点多。

东坡土场这时虽说灯火通明,后夜班拉着架子车的水利民工川流不息,但这一非常不好的消息,却使人们煞是紧张起来。

“连长,连长,我们车组的战明被土埋,埋,埋住了”!与战明同车组的史书刚,上气不接下气的向连长李卓立报告着。

“赶快救人”!

人们急切地用铁锨挖着土,都想以最快的时间救出战明。

连长李卓立哭着说:“大家尽量用手刨,不敢伤着战明的身子”。

营部医生杨鱼娃,一边用手挖着土,一边哭着说:“战明呀!你在哪里”?

一时间,轮番刨土的水利民工都哭了……

约莫过了五十多分钟,战明被救了出来。人们看到,战明的头因为充血,肿得都有脸盆那么大。战明的十个手指的指甲盖全掉落了,想来他也是被埋在土里,急切地在刨土呀!

杨医生查看,战明已经没了生命特征。他停止了呼吸,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东坡土场的华州营水利民工哭声一片……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3)

二、倾诉

史战明,他属相为马。出事的1970年冬天,他才17周岁。他长得白白净净,满脸还充满着孩子的那份稚气。就是这么一个“孩子气”还挂满脸上的年轻人,却是在水库表现得很好的水利民工。

战明离开了大家,连里的水利民工都难受得吃不下去饭。平时,炊事班的三笼“杠子馍”,常常是不够吃。今天,却还整整的剩了一笼。

房东老刘大叔年约五十多岁,当得知住在自己家里的那个小战明再也回不来了,老刘哭得泪流满面,迟迟没让卷走战明的铺盖衣物。

那几天,华州营宜合三排的民工,时常就想起了战明。大家都在倾诉着:

书刚说:“战明比我年纪小,我不让他驾辕,他却挣着要驾。每到土场,他常常让我扶辕,他就去装土。那天,就是我扶辕,他装土时出的事。那天,虽是晚上,我看到土方大面积塌下来,我一边喊‘战明快跑!’,我一边向后退。结果,我出来了,战明却被土埋住了。我非常怀念战明”。

同村小胖说:“在我们村参加修水库的人里面,战明和书刚常常是去工地最早的,他们很能吃苦,车子也装的满。战明被华州营评为‘五好水利战士’。

在华州营当妇女营长的西华说:“出事的那天,凌晨快四点那会儿,战明出汗劳累,他在路边坐着,擦着汗就打起了盹,当时我还拿路边的毛毛草,轻轻地扎战明的耳朵,逗着他玩呢!没想到,没过一会儿,战明就没了。我真是非常怀念战明!”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4)

三、报名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华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了“修建桥峪水库”的号召,全县15个公社,都派出了民工参加。

这个设计库容600多万立方米的华县桥峪水库,建成后,塬上的大明、高塘、金惠、东阳、圣山五个公社的几万亩土地,将得到有效灌溉。因此,举全县人民之力,修建这个水库,成为当时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桥峪水库位于大明公社的桥峪峪口,在秦岭山的东段。水库离华县县城有15公里路,离史战明的家乡---华州公社先农大队宜合堡三队,大约有14公里。

县上发出了修建桥峪水库的号召,生产队开始对全体社员进行动员。

就在宜合堡三队队长开会对社员动员后,队长问:“谁愿意上桥峪水库?可以报名。”沉默了几分钟,没人报名。会场场面似乎更显寂静。

这时,坐在墙角的史战明站起来说:“队长,我报名去桥峪水库。”

人们抬眼望去,“啊!是战明!”

那时,战明从华县柳溪小学毕业回村才两年有余,还是个“嫩肩膀”。可就他,明白了县上修建桥峪的用意,知道了年轻人就应走出去努力奋斗的道理,这就第一个报了名。

人们为战明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上水库的第一批人,很快的就拉着架子车上了桥峪水库。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5)

四、噩耗

在桥峪水库,史战明总是有股使不完的劲儿。他的车组每个班次都能拉到10多车,而且车装的满。

战明三次被华州营评为“五好水利战士”。他1970年12月初被上报水库政治处的“五好水利战士”的荣誉材料,报上去时间还不长,腊月初六的土方塌方事故就发生了。

腊月初六的噩耗传来,全家人哭得十分伤感。

战明家里兄妹四人,他排行老大,下面的三个妹妹年龄还小。在农村,家中的男劳力就是“顶梁柱”呀!战明妈妈哭得死去活来。

天下的事有时不仅奇,有时还很巧。

战明腊月初六出事,腊月初八就是战明的18岁生日呀!

为了给儿子过这个标志着从此成为“成年人”的生日,妈妈把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下的五个鸡蛋,积攒起来,准备给战明过18岁生日。

可这个噩耗传来,妈妈哭,妹妹哭。爸爸是个刚强的男子汉,眼泪擦干,眼泪又是流了下来。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6)

五、离别

那年腊月初八,就是战明生日的那天,战明的遗体被运回宜合堡三队。那天,全村社员齐刷刷的在村口等候。

遗体运回来的那天,战明爸爸再也忍不住了,他嚎啕大哭。

村里的两个老奶奶,伏在战明身上放声的大哭。

在去墓地送哥哥的路上,妹妹秋肖端着那碗放着的五个“生日鸡蛋”,哭着叫着:“哥哥,你快回来,这是咱妈给你过生日的鸡蛋呀!你快回来吃!”

可妹妹的呼唤声,只是回荡在公坟周围的上空,妹妹再也看不到哥哥的笑容,再也听不到哥哥的笑声!

战明的遗体下葬那天,水库的领导、闫代表、水库机关干部,华州公社党委书记赵开福,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为牺牲在桥峪水库的,农民的好儿子战明再送最后一程。

县委领导、水库领导在安慰史战明的父母后,这个曾经当过八年生产队长的战明爸爸擦着泪说:“党就是史战明的父亲,他是党的孩子。我娃为水库建设牺牲了自己,他的死是光荣的,我们全家是光荣的。他把生命留在了水库,把血汗洒在了水库,为水库建设出了力,我不流泪,我不后悔!”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7)

六、后语

战明因修建桥峪水库牺牲后,那个刚强的父亲,还有母亲,心里实在接受不了唯一的儿子离世的打击,心里就是转不过那个弯子。两位老人从此就卧床不起,而且一病就是十年多。

弟弟没了,爸爸长期病了,妹妹秋肖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活。有一次,秋肖在地里“畔(把杆类农作物的杆连根挖出来)包谷杆”,这活儿在农村本是男劳力的活儿。秋肖一边畔,一边哭。

哭声引来了同村的几个姐妹,大家帮着她干完。秋肖说:“没了哥哥,家里的重活还得我撑着呀!”。

战明牺牲后,公社和村里给了他家较多照顾。那些年的二三月份,粮食青黄不接,公社干部就会送去粮食接济。时有揭不开锅时,秋肖只要到公社反映,公社都会照顾。

令秋肖感动的一件事是:哥哥去世10年后,她面临高考,当年的水库闫代表知道后,给秋肖送来了数理化复习资料,鼓励秋肖考上大学。

现今,秋肖在华州城区农贸市场做蔬菜销售生意,她托本文作者向大家转达:哥哥于水库牺牲后,政府,领导,以及同村姐妹给予了很多关心和帮助,特别表示谢意!

秋肖也对在40多年后,她哥哥因公去世的事儿,还能被写成文章,编入《战桥峪》的书籍中,表示感谢!

抗战时期张家峪攻坚战(战桥峪谨以此文献给为桥峪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史战明同志)(8)

图文来源:华州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