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它比喻有权有势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对平民百姓的正当行为却严加限制。

古代礼法繁缛,素有避讳的习俗。何为避讳?就是不能直呼天子、长辈、圣人的名讳。在当时直呼圣人的大名是不敬之举,直呼皇帝的大名更是掉脑袋的大罪。在写文章或著书时,遇到需要避讳的人名时,一定要选择同音字或同形字代替。

古人学写字姿势(古代写字太危险)(1)

避讳的起源非常早,钱希言在《戏瑕》中提出,避讳之俗夏商时已有之,《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这就是夏人避讳的实例。但《讳源略说》一文以为:避讳起自夏商的证据不足,《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帝王太康臣下并不避讳。

根据《公羊传》的记载,孔子就曾提出过“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理论。东周之后,这种习俗被传承下去,被统治者收录进律法中,成为一套必须遵守的规则。在有些朝代,避讳的范围非常宽泛,统治者会规定避讳的范围和具体方法,强行要求百姓遵守。

古人学写字姿势(古代写字太危险)(2)

在古文中,避讳的现象不胜枚举,且看笔者罗列几种典型的避讳形式:

第一,缺笔避讳。什么是缺笔避讳呢?顾名思义,就是在书写要避讳的字时,省略笔画。这种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我们无法在史料中找出唐代以前有缺笔避讳的记载。举例来说,倘若我们生在贞观年间,就要考虑到避太宗讳,在书写“民”这个字时,省略最后的弯钩。以此类推,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在书写“匡”这个字时,省略最后的横。

第二,空字避讳。空字避讳比较简单,在遇到需要避讳的情况时,用一些专有名词替换。拿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来举例,在《说文解字》这本书中,就记载了该如何避这三位皇帝的名讳。在遇到秀、庄、炟这三个字的时候,将其替换为“上讳”二字。在一些不是正规的文书中,亦可以用“某”这个字来代替,或是干脆画个方框。

第三,改字避讳。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书写者需要有一定文学功底,挑选意义类似或相近的字来取代要避讳的字。当然,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在挑选替代避讳的字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字是否存在歧义。因为改字避讳而被送进文字狱的文人不胜枚举,他们或是没有考虑到这些细节,或是上位者小肚鸡肠,总之,因为改字避讳惹出的麻烦事极多。

古人学写字姿势(古代写字太危险)(3)

在西汉时期,为了避高祖刘邦讳,当时许多著作中的“邦”字都被修改为“国”字,例如:《论语》中“何必去父母之邦”这句话被改成了“何必去父母之国”,这个改动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晋朝人为了避司马昭讳,当时所有著作中的“昭”都会被改成“明”,连王昭君这种名字里带“昭”字的古人,在晋朝一律被强制改名。

有时,因为这种避讳影响太大,连后世文人都会沿用避讳后的说法,在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其中,的“明妃”说的就是昭君。但是,古代有不少因为避讳惹出的笑话,对于不清楚前朝避讳的文人来说,阅读前朝著作时往往会遇到许多令人费解的文字。

在繁缛的避讳规则中,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不少需要避讳的字,这些文字亦会将某些人名、地名改得面目全非。贞观年间,史官们在修撰《通典》时为了避李世民讳,竟隐去了割据军阀王世充的“世”字,使他变成了“王充”。很多年后有个制版的刻书匠不知王世充是何许人也,依照《通典》将王世充写成了王充。

结果,时人竟一度混淆了奸佞小人王世充和汉代大文豪王充,闹出天大的笑话。

古人学写字姿势(古代写字太危险)(4)

宋朝时期,有个书生在阅读《后汉书》时,对其中一句“画龙不成反为狗者”百思不得其解。龙与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多糟糕的画技才能将爬行动物画成哺乳动物?实际上,《后汉书》中的这一部分是唐朝章怀太子李贤注解的,为了避老祖宗李虎的讳,所以,才将“虎”改成“龙”。那句话的原意为“画虎不成反为狗者”,如此读来果然合理多了。

那么,为何要将“虎”改成“龙”呢?毕竟当时是李家天下,李虎又是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自然是一条“祖龙”。

刘子玄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子玄只是他的字。何故如此呢?原来,刘子玄的本名为刘知几,因为“几”与“基”的读音差不多,时人不敢冒犯玄宗李隆基,所以干脆不叫刘知几的大名。不过,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倒霉的刘子玄连死后都不得安生,时人为了避玄烨讳,将他的字改成了刘子元。

难怪古代的繁文缛节遭人诟病,像这样为了毫无意义的避讳修改文字,着实给人增加了不少阅读难度。

古人学写字姿势(古代写字太危险)(5)

总的来说,中国的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最终却演化为了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避讳制度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历史的陈迹,但是,它所体现的封建等级观念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它所代表的“人、名合一”的迷信思想也仍有一定的市场,这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参考资料:

【《公羊传》、《说文解字》、《论语》、《咏怀古迹》、《通典》、《后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