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增芬

最近网上炒作不完的一根玉米6块钱的事,我不想多评论,只说一下我的所见所闻。

某日去某地参观,见到一种新品种的苹果,有机苹果之类的,品种也是升级版的,口味和品相都与众不同。价格是按一个一个来卖的,通过电商平台售卖,感觉一个就快十元,有点高。

两根玉米和两个蛋(一根玉米和一个苹果)(1)

老板让去参观种植地,这才发现种植的时候真是够精心,灌水是自动作业的,打的药是喷雾式的等等,总之是无毒的。通过科学管理、省了点人力、但技术含金量更高的方法,其实并不省钱,成本已经摆在那里,就为了保证一个好品质,为了培育新品种,追求物以稀为贵。

新鲜的苹果在运输途中保持好新鲜度和不磕碰,需要专门的冷藏车辆来运输,搬运也与普通快递不一样,需要轻拿轻放。从种植到送达,每个一环节都必须更精心更用心。

两根玉米和两个蛋(一根玉米和一个苹果)(2)

苹果跟苹果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品种与品质决定价格,但经过各种销售渠道之后就会自然地提升。有十元一堆的苹果,还有十元一个的苹果,价格有差别,购买却自由,愿意吃十元一堆的人,完全不必去对吃十元一个的人说三道四,买卖这个事,都是双方自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挂在树上无人采摘而凋落的柿子,运到城市之后一个就卖一两元,这又如何对比?

两根玉米和两个蛋(一根玉米和一个苹果)(3)

我们到产地参观过的人,都不纠结苹果的价格,都感觉物有所值。价格这个事,不只是简单地对比数字,还有生产过程、品质差别、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地方价格、个人喜好……

壹点号一明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