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国,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辅助刘禅完成统一大业。然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最终灭亡。

现在我们来说说刘禅,人称刘后主,是一个昏庸无能之人,历史上都有哪些传闻?

蜀汉被灭了之后,刘禅留在成都。司马昭就觉得不太妥当,害怕刘禅有东山再起之日,事实证明就是司马昭想多了。

司马昭就派人把刘禅接到了洛阳 ,并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王,还连带他的子孙和原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候。司马昭这个老奸巨猾之人,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笼络人心,暂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就像日本人当时建立伪满洲国,让溥仪当皇帝一样。但偏偏刘禅,却是感恩戴德的样子。

有一次,司马昭就大摆宴席,请刘禅和原蜀地的大臣参加。推杯换盏中,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差点留下眼泪。只有刘禅摇头晃脑,看的滋滋有味,就象置身于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就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是诸葛亮还活着,恐怕也无法使蜀汉维持下去。”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时,问刘禅说:“您过的怎么样?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这个傻缺乐呵呵地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这儿挺快乐,不想念蜀地。乐不思蜀也就由此而来)

郤正是刘禅身边的原蜀地大臣,在一旁听了,觉得羞愧的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郤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我该怎么说?”

郤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回去的,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过了段时间,狡诈多疑的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郤正的话,就把郤正教他的话背了出来,象小学生背书一样的生硬。他竭力的想装出悲伤的样子,但眼泪挤不出来,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何许人也,一看他这个样子,当下心里明白了八九分,笑着说:“这话是郤正说的吧?”

刘禅大吃一惊,慌忙睁开眼睛,傻里傻气的点头说:“正是,此话是郤正教我说的。”

司马昭不由的哈哈大笑,连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自那以后,司马昭看清楚了刘禅不足为俱,也就没有杀害于他。

赵云临死前大喊四个字(扶不起的阿斗)(1)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不争气,不思进取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