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最大区别就是能怀孕生宝宝,如果女子没有月经,即古人提到的天葵,她是女人健康的密码,是女性朋友能否生育的重要的一个标志,那么也将基于女性有怎样的功效?下面文章,就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古人提到的女子天癸即为月经,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所化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月经对于女性来说,并不仅仅只是每月来拜访一次的“老朋友”,它能反映女性的生殖及生理健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月经。

女性阴虚的六大表现(天癸女性的健康)(1)

1、初潮年龄

初潮即为首次来月经的时间,是女性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古人提到“二七而天癸至”就是认为14岁为初潮时间。实际上女性的初潮时间各有不同,多数在13-14岁之间,但也可能早在11岁或迟至15岁。出现初潮之前2年左右,就可能出现身高加速增长以及乳房发育、阴毛生长等第二性征。

初潮过早

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高,很多父母都发现女儿的初潮提前,可能跟营养过剩有关。但如果女孩的初潮年龄在10岁之前,父母就应该要特别重视了。因为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之前出现月经初潮为性早熟。性早熟对于儿童发育有很大的危害,可以影响生长发育和导致心理障碍,而且不能排除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等,所以一定要及时就医。

初潮过晚

如果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仍未来潮,或者年满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都要考虑原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多有生殖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或遗传异常。

2、绝经时间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绝经的描述为“”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多数妇女在45-55岁之间绝经。绝经意味着女性生殖功能的丧失。其实绝经之前就已经存在卵巢逐步衰退的阶段。因此现在医学上提到了“围绝经期”这一概念,它包括了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3个阶段。在此阶段可以出现一系列改变,如月经改变、生殖器官萎缩、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等。

如果在40岁之前出现绝经,则称为卵巢早衰,可能为遗传、免疫、代谢、病毒感染以及医源性因素所造成等。

3、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是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一般来说是28-30天。

月经周期缩短

正常的月经周期不少于21天。如果月经周期过短,首先要排除有无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其次考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排卵期出血和黄体功能不足。另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女性的生育年龄推后,再加上环境和疾病的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类患者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也可出现周期缩短,但不一定会少于21天。因此如果女性发现自身的月经周期较之前明显缩短,也应引起重视。

月经周期延长

月经周期超过35天为月经稀发。月经稀发多考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后者在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常需要调经和促排卵治疗。

4、经期

经期指女性一次月经的行经时间,一般为2-8天,平均4-6天。经期延长要先排除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节育器的影响等情况,功能性经期延长最主要的原因是黄体萎缩不全。

5、月经量

月经量是指月经的出血量,正常的女性月经血量为20-60毫升,少于20毫升为月经过少,多于80毫升为月经过多。月经量过少可能存在内膜病变或损伤,比如子宫内膜结核或多次刮宫后引起子宫内膜变薄。月经量过多可能由于子宫肌瘤或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另外血液系统疾病或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也会有影响。

6、经血性状

正常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经血主要特点是不凝固,偶尔也有一些小凝块。如果出现大量的血块,则要警惕子宫肌瘤的可能。

7、痛经

痛经是月经最常见的伴随症状。由于激素变化或者盆腔淤血,很多女性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坠胀,腰酸或其他不适,但一般可以通过休息缓解或者在月经排出后症状减轻。但如果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则需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的可能。

女性朋友吗?你的月经是否正常呢?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一下自己身体是否健康。月经伴随着女性从青春期到老年期之间的全盛时期。月经的各个方面代表了女性的身体密码,希望我们每一个女性朋友都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