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里是考拉说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不迷路!

在之前的文章写了芦根的一些妙用之后,很多朋友纷纷问我芦根是不是茅根,两样药材很像啊,都是草的根有什么区别呢?答案是:茅根肯定不是芦根啊,它们无论在质地和功效上都不一样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新鲜的比晒干的效果要好。

芦根,根系实心饱满;在临床上芦苇分为的根是芦根,芦苇的茎是苇茎,用法上还是有些区别。苇茎是偏于清热化痰;芦根偏于养阴生津。茅根,也叫茅草,中间空而且有节的,茅根味甘凉,性寒,入肺、胃、膀胱。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白茅根和芦根的功效区别(茅根和芦根傻傻分不清楚)(1)

茅根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家对它也不陌生,它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特别是两广地区的凉茶铺,都会有一道大家非常熟悉的凉茶叫茅根蔗汁。许多人只知道这道凉茶味道甘甜解渴,清凉解暑,但是不知道这款凉茶的实际作用。在中医古典《神农本草经》里记载:“茅根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中国古代的时候,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不像现在有机械化作业,走在田间码头,随处可见大汗淋漓的劳动者。更是有古诗如此表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由于出汗过多,往往人就容易出现低热,口渴,小便不利,甚至小便带血的症状。在当时,我们的先祖为了预防出现这些症状,在出门前就用新鲜茅根煮一壶茶带到工作的地方。因为茅根有清热凉血,清凉解暑的作用,同时还能恢复体力,避免劳累过度引起内伤。这就是这个凉茶最初的起源。再后来甘蔗从南美引进来中国,人们发现生甘蔗汁能补水生津,和茅根搭配效果更好就才有了现在这款凉茶。

现在我们用茅根用得最多的就是小儿流鼻血。中医把流鼻血称为鼻衄。病理性管那叫血热妄行。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就有记载:鼻子出血,用新鲜的茅根捣汁或者煮水服用。一会就能把血给止住,而且非常安全,这个药也没有毒性。茅根是管状形态的植物,中医用药历来讲究的是“取类比象”,也就说我们只要是有因“热”而出现出血的疾病,比如肺结核,血尿都可以用茅根这味药物来治疗。

白茅根和芦根的功效区别(茅根和芦根傻傻分不清楚)(2)

在民国时期,有位一中医大师张锡纯先生。他就曾经指出,出现咳血的病人,可以用新鲜的茅根和新鲜的莲藕一起煲汤,治疗咳血效果是非常好,咳血也可能肺结核,也可能是秋季干燥咳嗽。比如肺结核,也叫肺痨,要是有这个病人都比较虚,茅根止血,莲藕补虚,有经验的中医生可能还会加入藕节这个中药去止血,藕节就是莲藕之间的茎结。换到秋季出现的干燥咳嗽,一样可以用茅根炖莲藕来治疗。张锡纯先生把茅根配伍莲藕的处方起名:二仙饮。说明效果像仙药一样的灵验。

就在不久之前,有一位朋友问我,芦根和茅根能不能一起用呢,如果可以一起用它们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根据唐朝时期的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就已经把它们一起用了,这个方子的名字也很简单叫做二根汤。治疗胃热上冲。胃热上冲表现为肌肉皮肤觉得热,鼻子喷出来的气也是热的,还有点打恶心,这时你用体温计测量发现还有到发烧的状态。我们阳明经是管肌肉的,当胃里面有热的时候,皮肤也跟着热,肺又在胃的上面,被这团火靠着水份就会丧失,就出现口渴,鼻子呼气也是热的。这时用新鲜的芦根去清热降火,再用茅根的中空管道,把热通过膀胱,排出体外,这其中原理是中空的植物是善于连接内外的。当人体内外的气机津液通透,疾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白茅根和芦根的功效区别(茅根和芦根傻傻分不清楚)(3)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是这样记载:“茅根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在临床实践当中,二根汤还能治疗黄疸,水肿。尤其是阴虚湿热的病人出现黄疸、水肿都可以用二根汤作为基础方治疗。芦根有清热补水,茅根止血利尿,阴虚的通过新鲜芦根将水补足。同时,茅根还可以将身体内多余的水份利掉。受到古人学术思想的影响,现代的医家还用于治疗阴虚湿热的肝腹水,配伍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甚至康复期的病人煮来待茶饮。

我们在这里打一个比喻,在一个房间里,如果里面凌乱而杂物繁多,空气流通性就差,那这里就很容易滋生细菌。在这么多年的临床实践当中,考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生活为什么三高、血管堵塞等慢性病特别多,就是因为人们错误的养生观,认为好的身体是靠“补”出来的。生活中不停的进补各种食物,然后造成各种不同的堵塞,最后气机混乱,堵塞的物质就会导致疾病。茅根在这其中就起到一种疏通的作用,时不时喝上几碗茅根水能使身体处于一种“通透”的状态,气机运行流畅,让身体的健康有一个重要的保障。

这里是考拉说中医,觉得文章好的朋友请点下关注,多多转发,点赞,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