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海报上写着:

我现在27岁了,也不会开车,也没有出过国,也没有护照,用的还是九块九的唇膏……

这部电影15年前被称为烂片(这部烂片是砒霜)(1)

然后配的是一张papi酱在地铁上的海报。

我不知道这个文案是谁想的。

但能确定的是,这个文案和这个电影一样很傻p。

整部电影看下来,完全是一个「无能的人」的无病呻吟。

papi饰演一个编剧,闺蜜和男朋友同居,自己不得不独住。

好心介绍给公司的师妹,因为工作能力出众替代了自己的工作。

自己写的网络小说被不知名导演看上,有希望拍成大电影,但是后来没有下文。

天上掉下个帅哥,一起过起幸福的同居生活,虽然短暂,但再也不用自己的手达到高潮……

这些,在一个27岁的女人眼中,变成了过不去的坎,变成了矫情到作逼的大城市焦虑症。

回到老家后,感叹一句:家乡,与我格格不入。

回到北京,感叹一句,我虽然平凡,但是为了梦想,值得。

电影前面一大半在诉苦自己如何不容易。

背着闺蜜的名牌包包去参加派对,嫌丑爱帅,对帅哥混血投去爱慕的眼光,对搭讪的胖子嗤之以鼻。

在公司又无法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对于市场缺少基本的判断。

后来对于土老板的要求,又彰显自己艺术家的清高,觉得赚这个钱,脏了自己的身份。

对于闺蜜的男朋友,充满了歧视。觉得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做爱还穿秋裤。

发现了吗?

papi在剧中塑造的人物:工作不努力,但工作能力一般。自己条件一般,但试图一步攀上高枝。对父母一般,又希望父母理解自己。

这样的人,生活中见得多,电影里面演绎出来后:

第一:愚蠢。

第二:不可爱。

两者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这部电影缺乏观者最基本的共情。

就这样一个人,27岁了,一事无成,甚至都不愿意去找个工作正常上班,一天天给自己灌鸡汤:明天会好的。

明天还有金矿给你继承。

这部电影的审美严重畸形。

这一点从海报就可以看出来,很庆幸,电影承袭了这种审美。

这种审美还体现在电影的制作上,一开篇就是一个ppt名场面。

似曾相识。

对的,2021年了,还有ppt电影呢。

这一段ppt至少出现了不下3次。

分别介绍了自己,闺蜜,男朋友,妈妈等人。

导演还以为这是新发明,后现代,解构现实主义。

papi酱在五年前做短视频都比这个强。

这一类电影,也是papi酱当年红起来的视频内容里面吐槽最严重的一个选题。

贩卖焦虑。像极了一篇咪蒙的公众号文章。

但是这部电影已经不单单是贩卖焦虑了,这已经是直接灌毒药,卖砒霜。

人本身27岁好好的,被你这样一定义,感觉27岁不成功就去死了算了。

成功学虽然没有被喊出来,但是这部电影里面通篇都在迎合这个。

但导演又拧巴,觉得不应该这么功利。

于是安排姗姗出场,姗姗开着豪华跑车登场,在一场游湖的交流中充满了对于大城市独立女性的崇拜。

又安排毫不懂艺术的土老板试图用金钱来腐蚀papi的男友,艺术与金钱开始冲突,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

又要赚钱,一边在片中就让papi喊着票房大卖,又觉得赚钱跌份。

什么狗屁。

明天会不会好我不知道,但看完这部电影,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2021年十大烂片,必有一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