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尽管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逐渐增多,但一些人仍然谈“艾”色变、“恐艾”甚至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艾滋病预防、治疗、知识普及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专家介绍,艾滋病只有三种传播途径,即高危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正常的日常生活是不会传播的,例如呼吸空气、拥抱或者握手、共同用餐、共用健身器材等,因此,大家不必谈“艾”色变。
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一种致死的传染性疾病,无法预防,这是错误的观点。如果在可能出现艾滋病感染暴露后72小时内及时就医,进行预防阻断治疗,将很大程度上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因为艾滋病防控知识欠缺,不懂得保护自己或存在侥幸心理,有些人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发生高危性行为,进而感染。因此,专家呼吁,人人都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要洁身自好。另外,普及艾滋病暴露后的阻断知识也是降低其感染风险的有效途径。
记者:姜亮 王烁
编辑:郝一林
配音:张文(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