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洞察力,在寻常的事物中,发现那些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智慧和机遇?

在我们身边,你总能发现一些人,他们洞察力特别强,总能在寻常的事物中,发现一些不寻常。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拍纪录片的时候就发现,在中国的北方,每年冬天,都会开展大范围的冬捕,但是捕到的全是大鱼,就没有小鱼。

怎样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1)

一般的人,可能就会对这样的现象视若无睹,但是这位导演却抓住了这个细节。当地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什么只抓大鱼不抓小鱼呢?顺着这个问题,导演发现,原来,是渔民故意把渔网织得特别稀疏,网眼大,这样小鱼就被人为的漏掉了。那么,渔民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懂得和自然的相处之道,这个原则叫猎杀不绝。

正是因为导演刨根问底的性子,还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才有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精彩的纪录片。

其实,这种洞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到的,而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

怎样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2)

我们说说,到底什么叫洞察力?

其实,洞察力本质上是一种发现事物核心矛盾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可以把它当成是针对某个矛盾的、一系列解决方案的集合。这么说可能有点笼统。咱们说几个具体的例子,看看二者的区别。

首先,什么叫问题?比如怎么造一艘船?又比如我们怎么造罐头更好地保存食物?

好,这就是问题,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把问题拆解,我们会发现问题里都有一组矛盾。

就说造船吧,要想增加稳定性的同时,让船身的阻力更小,其实这就是一个矛盾。因为要想增加稳定性,最直接的办法是把船身变宽。但船身变宽,又势必会增加阻力。

再说罐头,我们不仅要让它更密封、更结实,而且还必须得让它容易打开,你看,密封结实和容易开启,这又是一组矛盾。

所以发现了吗?只要把问题一步步分解,拆分到最底层,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它的内部其实都是一组自相矛盾的问题的集合。而所谓洞察力,就是找到这个矛盾集合。

而这些矛盾,正是是通向一个事物中隐藏的,最核心、最根本、最高级的智慧的线索。就像面对一个搜索引擎,你输入的关键词质量越高,你搜索到的信息,质量也就越高。掌握核心矛盾,就等于找到高级线索。

怎样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3)

如何培养洞察力?

但是洞察力并不是通过看书、上网来获得的,我们还必须勤加练习。那到底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三种容易掌握、效率也更高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其实就是一句口诀:一回熟,二回生。注意,不是咱们常说的,一回生,二回熟。也就是,把一个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当作一个全新的东西,这个方法可以帮我们发现被忽视的信息。

有朋友会觉得,我们之所做不到深入观察,是因为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多。但其实真正阻碍我们深入了解的,其实是视而不见。

就像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华生,就问了一个问题:你每天走的楼梯一共有多少台阶?这个问题一下就把华生问住了。华生不知道有多少楼梯,恰恰就是因为天天走,太熟悉了,所以不会特别关注。

那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视而不见呢?首先得激发自己的好奇心。怎么激发呢?很简单骂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陌生的东西。很多高手,就经常用这个方法,来训练自己的观察力。

比如,美国的畅销杂志《纽约客》,有一位资深的封面设计师,叫尼曼。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闲暇时,随便挑一个最常见的物品,一直盯着它看。盯着看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东西,从它的实际用途中解放出来。假如筷子不是用来吃饭,假如笔不是用来写字,假如不把 iPad 当成平板电脑,这些日常的东西,还有没有别的用途?按照这个方式思考,尼曼做出了很多有趣的设计。这些日常用品,都成了他手中的设计元素。

怎样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4)

第二个方法,叫片面的深入观察。就是说,一个事物有很多面,而我们要做的是每次只观察其中的一个片面,但是一定要深入。咱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让你观察一支铅笔,你能发现什么?假如你笼统的看上一眼,估计看不出什么玄机。但是,假如每次你只观察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就会获得一些启发。比如只观察材质,你会发现,铅笔的主要材料,只有作为笔芯的石墨和外面那层木头。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因为石墨很脆,必须在外面包个保护层。好,这是材质。

然后,咱们再看工艺。你会发现,铅笔的造型是,笔芯位于笔杆的正中间。这就出现矛盾了。要知道,石墨很脆,怎么才能把这根又细又脆的笔芯插到木头里呢?你看,这就是一组矛盾。

那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这就需要你再进一步观察。这回,你只观察铅笔的横截面。你会发现,横截面的木头,是两种颜色,就像两块木头拼在一起一样。原来铅笔的工艺,不是把笔芯插进完整的木头里。而是先把笔芯平铺到半块木头里,然后再像盖盖子一样,把剩下的半块笔身盖上。你看,通过仔细观察铅笔,我们就完成了一组知识的小范围融合。

怎样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5)

第三个方法,叫作模块化观察。也就是,把一个看似完整的事物,拆分成一个个小模块。这个方法的关键就在于,你要学会拆分那些看似已经不可再拆的东西。

举个例子,在日本,有个著名的大厨,做了一辈子天妇罗,被称为天妇罗之神。吃过的人,都说他做的天妇罗独一无二。你可能觉得,这会不会是炒作?毕竟,天妇罗的工艺看起来太简单了,无非就是把食材裹上面糊,下油锅炸。这是一个简单到没法再分解的流程,能有什么玄机?

其实,这正是这位天妇罗之神的特别之处。你以为这个过程已经没法再分解,比如一只虾就是一只虾,一块鱼就是一块鱼。但是,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再分解的。比如,虾头和虾身子就应该分开,因为虾头更耐炸,炸好之后,再拼在一起,这样整只虾吃起来,每个部位都是最佳口感。

再比如鱼肉,鱼皮炸的时间长,吃起来更酥脆。但等鱼皮炸好,鱼肉就炸老了。怎么办?他的做法是,在裹面糊的时候,鱼皮的一面,少裹一点,鱼肉的一面,多裹一点。面糊能阻挡油温,这样在炸的时候,鱼肉和鱼皮,就能在同一时间,达到最佳口感。

这种方式,能帮我们把事情的每一面,都做到极致。同时,它还能帮我们提高做事的效率。

怎样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