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即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为出发点,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当智能制造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人工智能到5G通信,从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企业的 “智改数转”已经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今年,常州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实施方案(试行)》,指导解决企业在“智改数转”过程中遇到的“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现实问题。武进作为全市制造业最发达的板块之一,也必将勇作先行、敢当示范,在这条新赛道上继续领跑!

武进三年规划(常州武进推动智改数转)(1)

助企提质增效

作为电子半导体领域精密装备的研发及供应商,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去年成功推出自主研发的QMES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自生产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在企业展厅记者看到,选择性波峰焊设备可在数字平台为设备使用者提供专业的工艺数据分析包,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排产计划、工艺过程和质量数据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可实现远程监控、工艺预警。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沈懿俊介绍,企业客户的所有产线、所有设备互联互通,对接客户总部数据中心,形成各级各运营单位看板系统,可以集中进行精益生产和数据管控。

武进三年规划(常州武进推动智改数转)(2)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检测实验室

今年,快克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电子、车联网技术和5G通信行业,希望能为客户提供成套的半导体、汽车电子控制、毫米波雷达及5G通信模块自动化生产线,让焊接装备模块化、工艺参数专家化、过程控制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实现远程化,为众多领域的头部企业提供“智转数转”的整体解决方案。

赋能产业发展

在武进,这样的“智改数转”领跑企业绝非少数。近年来,江苏龙城精锻集团有限公司以“智改数转”为发力点,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从智能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管理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和改造,纵向打通设备、控制、执行、运营、决策5个层级,横向贯通设计、工艺、销售、采购、储运、计划、质量、核算等全部业务,年降本超过1000万元。公司总工程师庄晓伟表示,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设计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设计和核心参数运算,可实现柔性化、自动化新品设计。依托这款智能平台,新品研发周期可从原先的6到7周缩短到4周左右。对龙城精锻而言,新品研发意味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其汽车发电机精锻爪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8%,精密锻件年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武进三年规划(常州武进推动智改数转)(3)

江苏龙城精锻集团有限公司智能车间

此外,该企业作为全球知名的高端精密锻件和零部件制造商,通过积累的智能制造实践经验,孵化出龙城明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服务于本地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2021年已输出并服务常武地区的5家知名企业。其中,国机常林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爱科农机的智能发运系统等项目,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今后机床设备的联网率会逐步提升到95%,公司还将从能源管理和‘双碳’管理两个维度对智能设备进行布局和升级。”龙城精锻信息总监崔磊说。

常州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曹珂指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割裂的,应该是一个成体系的、互联互通的结构。单纯的各种信息系统,若以信息孤岛状态存在,并不能适应现在“智改数转”的要求。这些系统之间数据的打通要跟企业业务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激发创新动能

如何将设备与系统,系统与企业运营、管理相联系?如何让“智改数转”所得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天正工业成立于2013年,在全国首创了“装备 互联网 金融”的业务模式:为每一位客户的每一台设备安装物联网系统。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的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将客户的生产数据作为信用评级的工具,服务企业客户融资,从而实现了“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相互成就和彼此赋能。去年,天正工业在武进地区帮助2000多台设备完成了信息化,为企业对接金融服务超2个亿。

武进三年规划(常州武进推动智改数转)(4)

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服务

今年,天正工业将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入手,扩大信息化产品的服务面,计划服务企业300家以上,线下组织培训50场以上,线上培训人数将突破16万人次。以企业信息化为契机,天正工业将协助企业制定产品标准,提供产品认证,计划帮助50家以上的企业制定产品标准超过30项。

作为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借助自身在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多年跨行业的丰富经验,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按照“产教融合”的理念,将所有研发项目与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引入教学,培养一批既懂得信息网络又理解工业制造的综合型技术人才,进而彻底打消企业“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种种疑虑,为常州制造业企业在接下来“智改数转”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好保驾护航,获得更好的发展。

未来已来,“智改数转”宏伟蓝图已然擘画。为深入贯彻落实《常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关于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要求,武进迅速统筹推进构建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重点板块全面发力——武进国家高新区瞄准机器人、智电汽车、集成电路产业,对当年新增智能化高端设备投资额500万元(含设备配套软件)以上的工业项目,最高给予设备投资额5%的奖励。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2000家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将紧紧围绕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智造、新经济“一高三新”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细胞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2 10 X”科创平台,培育一批龙头型、平台型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末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区工信局副局长倪文达表示,目前区工信局正在全面推进“智改数转”免费诊断,实施“智改数转”典型项目,创建“智改数转”标杆示范。全年计划推进800家以上的诊断,实施100个以上的“智转数改”项目,培育10个以上首台套项目,创建60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为全市推进“532”发展战略贡献武进力量。

(□ 张杏阳 记者 陈心如)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