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巧华美的油壁香车悠悠而过,隐没在烟雾中的西湖,若隐若现传来一女子浅浅吟唱: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古代江南四大名妓有多美(小小低吟同心歌)(1)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演绎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西湖两岸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蒙,黛眉含翠。

江南自古多名妓,钱塘的秀山媚水不知蕴育了多少才貌俱佳的青楼红颜。

苏小小出生于钱塘一富商家,因是独生女儿,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长得玲珑娇小,便取名小小。苏家因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

在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就相继谢世,小小变卖了家产,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钱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都慕名来西冷桥畔造访。后小小却爱上一个名门公子阮郁。俩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三月的西湖,风和日丽,黄鹂轻啼。清风习习,杨柳映波,湖面清澄平静,山色青翠悦目。游人穿梭往来,沉醉在这美丽的西湖中。

小小乘着油壁香车,在西湖岸畔流连忘返。车子灵巧,人儿娇美,穿行于烟云之间,恍如神女下凡。

小小能歌善舞,公艺倾绝当时。却不幸遇上阮郁,始乱终弃,使这一代薄命红颜,含恨夭折风流,用毕生的美谱写出一曲凄美的哀歌。苏小小的一生可谓是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

对这唯美的绝唱,世人似乎是为她惋惜的。而她自认为富贵荣华享尽,再无可留恋,便芳年逝世,独留一缕春香,一抹芳影于人间,使后世文人咏之不绝。

古代江南四大名妓有多美(小小低吟同心歌)(2)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桃花流水沓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

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

十载青衫频吊古 一抔黄土永埋香

歌声引回波,舞衣散秋影。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

青铜镜里双飞鸾,饥乌吊月啼勾栏。风吹野火火不灭,山妖笑入狐狸穴。

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

—— 沈原理《苏小小歌》

槐荫庭院宜清昼,帘卷香风透。美人图画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浅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 元遗山《题苏小像》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 李贺《苏小小》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徐渭《苏小小墓》

古代江南四大名妓有多美(小小低吟同心歌)(3)

相传,钱塘城内巨富钱万才数次登门,愿以千金娶小小为侍妾,被小小拒绝。钱万才失了面子,发狠道:“你有才貌,我有财势,惹恼了我可要小心!”

贾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

小小道:“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岂在财貌?更何况我爱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岂不从此坐井观天!”

贾姨妈担心小小把积蓄用尽,将来生计无着。小小说:“宁以歌妓谋生,身自由,心干净,也不愿闷死在侯门内。”

贾姨妈叹息道:“姑娘以青楼为净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彻!”

如此又过了几年,积蓄终于用完。小小二话不说,操琴谋生,顿时成了钱塘有名的歌妓。

千年前的小小看透了人情世故,“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岂在财貌?”看不透的倒是千年后的我们,人之相交。贵乎财貌。岂在知心?

古代江南四大名妓有多美(小小低吟同心歌)(4)

小小曾曰:“最爱的是西湖山水。若一入樊笼,止可坐井观天,不能遨游于两峰三竺矣。况且富贵贫贱,皆系于命,若命中果有金屋之福,便决不生于娼妓之家。今既生于娼妓之家,则非金屋之命可知矣。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况豪华非耐久之物,富贵无一定之情,入身易,出头难,倒不如移金谷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于鼻,谁不怜香?触之目,谁不爱色?千金一笑,花柳定自来争;十斛片时,风月何曾肯让。况香奁标美,有如钓饵甜甜,彤管飞声,不啻溪桃片片。朝双双,暮对对,野鸳鸯不殊睢鸟;春红红,秋紫紫,假连理何异桃夭。设誓怜新,何碍有如皎日?忘新弃旧,不妨视作浮云。今日欢,明日歇,无非露水;暂时有,霎时空,所谓烟花。情之所钟,人尽缠绵,笑私奔之多事;意之所眷,不妨容悦,喜坐怀之无伤。虽倚门献笑,为名教所非宜,而惜族怜鳏,亦圣王所不废。青楼红粉,既有此狎邪之生涯;绿鬓朱颜,便不可无温柔之奇货。

不敢说这是后人因对小小敬佩而杜撰,但事事无空穴来风,字字亦显小小真性情。

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于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那个女子不渴望爱,小小亦然。渴望便说出口,声声然,坦坦然,发之于心,抒之以口。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干嘛要那么多忸怩之态。

古代江南四大名妓有多美(小小低吟同心歌)(5)

男人是什么?杜十娘识破那张虚伪的面具后,抱着百宝箱永沉海底;鱼玄机为一个薄情男人杀死丫鬟,最后一命偿一命;霍小玉因一负心汉郁郁而死,化作怨魂四处游荡。

进了情关,总免不了伤筋动骨,甚至挫骨扬灰。看破情关,有几人能做到,到了奈何桥还频频回首,将幻影寻。在孟婆的千般哄骗万般威胁下,即不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忘记刻骨铭心的记忆。

流水浮云且自去,莫阻寒露浸吾衣。这万千世界不过是一呼一吸,又何苦为一颗不值得的心,过于认真计较,束住了自己,迷失了自我。不如意随自然,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妾在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问流年度。”

这就是苏小小,放下放不下的。那种连文人雅士也难求的飘逸洒脱。

后小小因受了风寒,调治不及,加之心境忧郁,年仅二十四岁便香消玉殒,魂飘九霄。这时鲍仁已在京城金榜题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钱塘,专门赶到西冷桥畔答谢小小,谁料却赶上她的葬礼。

小小最后遗言:“交,乃浮云也,情,犹流水也,随有随无,忽生忽灭,有何不了?至于盖棺以后,物化形消,于丰俭何有?悉听人情可也。但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小小山水之癖。”

鲍仁白衣白冠抚棺大哭,把她安葬在离西冷桥不远的山水极佳处,圆了小小"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的遗愿 。

后来,诸多到钱塘的文人骚客都要到苏小小墓前凭吊,于是当地人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个“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亭上题着一副楹联: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冷。

(作者:玉雪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