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又名柳三变,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他在词中评价自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但他的卿相之才,来得太晚,一生终了也没有在官场中得到足够的施展。他给后人最大的印象,仿佛就剩下了流连在秦楼楚馆的身影,与青楼女子那话不尽的情思。

而今看柳永,词曲一绝、粉丝遍地。忍不住一手作揖的同时,叹上一句:“大师,您真有远见!”在宋朝并不被大众待见甚至身后凄凉无比的他,如果能够生活在现在,定能叱咤自媒体行业。

宋词经典名家柳永(柳永写婉约词曲)(1)

开自媒体之先河

北宋重文,浮华遮眼。宋朝是文化、经济达到鼎盛发展的时代。北宋皇帝喜好文学,作词画画信手捏来。在这样一个自上而下推崇文学的时代,柳永自小学习相关书籍,再有天赋加持,成为词作大师,并不稀奇。同时繁华的社会生活,也为柳永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不是先知,而是被选择。柳永同很多读书人一样,旨在科举从仕。他说白衣卿相时,狂妄之外还有自嘲;他也想从白衣卿相高中状元探花,也想和北宋其他文人一样建功立业、辅佐皇帝;也想随大流,不想“标新立异”。但,机会没有给他。

柳永四次科考,3次失利。最后一次,还得了个“且去填词”的朱批。传言此次柳永上榜,却在仁宗审核时被划掉。那时,柳永的词已流传到朝廷后宫,对于后宫传唱的“淫词艳曲”,宋仁宗很是不喜。于是,仁宗便说柳永:“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就这样,柳永在填词与为国为民中,被动地选择了前者。

浪迹半生,看遍繁华。柳永在第四次仕途失利后,辗转各地,看遍中下层的社会生活,体验了宋朝繁华之下的下等阶层生活。因为柳永的遭遇及选择,他对于社会底层女子,尤其是青楼女子,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

北宋独有的时代背景、仕途不顺后的混迹青楼,柳永选择了孤注一掷,专心地走向了他的自媒体之路。那么,接下来的柳永还拥有了哪些成功自媒体作家的必备因素?

宋词经典名家柳永(柳永写婉约词曲)(2)

无人可比的创作功底

创作数量,多。天赋不足,勤奋来凑,柳永是个十分努力的人。他一生致力于写词唱词,是同时期词人产出最高的词人。宋朝初期,词作的主要形式还是小令。而柳永,目标是创作慢词。根据史料记载,慢词87首、调125首,是柳永一生的创作。

创作质量,优。柳永并不是一个没有天赋的人,柳永出生在文人家庭,在文化的熏陶下,他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他在慢词上能够做出很大的突破,不止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在他的创作下,宋朝慢词得以与之前的词作主要形式——小令平分秋色。

创作选题,新。柳永在慢词上加入了极为浓烈的婉约之风,柳永也因此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之一。同时,柳永在浪迹社会底层时,结识到了为了生计流落青楼的女子。对于有才情却流落在世人眼中最为低贱之处的青楼女子,柳永感其才情、感其遭遇。于是,青楼女子成了柳永角度独特的选题。

纵观诗词曲人,声与名能流传到今人耳中的,不外都是一些作品极为优秀、其中蕴藏了时代特点与个人特色的作者。柳永就是这样的一人,虽然在当时,很多人并不屑于他写的内容,甚至极为反感。

但,对于诗作意义及流传角度来说,柳永一生对于慢词的创作研究,为宋词形式的开发奠基。同时,柳永词作内容所立足的角度,也是之前之后的宋词所没有的。宋词的婉约,在柳永的词中尽显。他词作能都传唱千古,不无道理。

宋词经典名家柳永(柳永写婉约词曲)(3)

数量可观的忠粉

无意吸粉,奈何红颜相知。为什么柳永能够写出缠绵悱恻的词,这得说他的一众红粉佳人。那柳永为什么专给红粉佳人填词,是他好色吗?好不好色后人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柳永有情。

他们之间,用白居易的一句话来形容最为贴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情感是可以说是作品的灵魂,柳永对那些青楼女子的遭遇能感同身受,所以柳永有了写作的欲望。

知己捧场,持续创作。柳永的词一经写出,就被快速地传唱出去,而作为传播者的青楼女子,身价也会翻一番。这些女子为他的才华所折服,也为他的遭遇而心疼,所以她们心中情愿追随知己柳永。相传在柳永离开时,和他相熟的女子十里长街相送。

柳永在创作中受到了一众女子的正反馈,歌女的传唱,令他自豪。同时,他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在这样的情感回馈下,成为柳永创作的动力。这些红颜知己,若能随柳永一同来到现代,该是柳永最坚定、最骄傲的粉丝。

宋词经典名家柳永(柳永写婉约词曲)(4)

后记

观柳永一生,他在宋朝过得不辉煌,在官场上没有知名功绩。除了秦楼楚馆的女子,他的才华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这对身为读书人的柳永,是一个极大的挫折。但同时,时代成就了这位白衣卿相。不管是留存下来的词作还是柳永本人的人生选择,对于后人,也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同是生活在媒体时代的我们,可以思考与千年前的古人相比,我们有什么、还差什么?是天赋还是努力,是角度选择还是时间考验?


END.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账号@梅九说。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点赞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