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8.2分的电影《情人》,有人从中看到一段情一辈子的遗憾,有人看到了人生的无奈,而我看到了,人啊,终究还是要有自身立命之本,要不然命运永远在别人手中。这部电影整个的色调就是灰蒙蒙的,也预示着男女主角之间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这部电影的背景是:1929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而女主简作为法国人来到越南上学,男主东尼是当地富有的华侨,从法国回来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两人相遇在湄公河上,东尼看到美丽动人的简,一下子就挪不开眼了。但是这种心动更像是见到美景那种欢喜,而不是男女之间的心动。毕竟东尼是在巴黎这种地方流连过的,一下子回到殖民地越南,周围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心理上可能还没有适应过来。而女主这个时候的出现就是这灰色天空下的一闪明亮,不仅亮在眼前,也亮在心头。

梁家辉电影大结局(所有的结局一开始就已注定好)(1)

曾经我这样猜想过,如果东尼是在巴黎遇见简,后面的故事是不是就没有了,有时候跟一个人发生点故事还真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女主简从小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家里有个强暴的哥哥和势力的母亲,她一直疼爱却在她无比绝望时只能装作看不见的弟弟,他们让她的生命变得豪不可爱,豪无意义。

男主东尼是个富二代,他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加上谈恋爱,他回到这个破旧的地方只是为了完成家族的使命---跟一个没有见过面但是很有钱的女人结婚。

梁家辉电影大结局(所有的结局一开始就已注定好)(2)

这样的两个人相遇,更是两颗孤独的心地碰撞。

所以当第一次遇见的时候,东尼观察简的美貌,并且告诉她,你是靓女,可任意做你喜欢的事。而简第一眼看到东尼,观察重点是他手上的戒指,估算他的家底。

这样两个人,一开始怎么会有爱情呢?

第一次见面后,东尼就邀请简坐他的房车回去,而简答应了。在半路,他们就有了肌肤的接触。回到宿舍后,简跟她的好友说到东尼,只是介绍他是个有钱人。

这个时候17岁的简,她心里不确定接下来是否会再次遇到东尼,毕竟这种邂逅并不代表什么。她也没有为这感到任何伤感,这对于她真的不算什么。心里没有爱的女孩子一般分为两种极端,第一种是很容易就陷入爱中,并不会去判断是不是值得爱,就是所谓的一根棒棒糖就可以哄走的女孩子。而第二种是很难真正地去接受别人的爱或者爱别人,因为她们从小没有感受到爱,在自己的世界太久。简很明显是第二种。

没有想到的是东尼竟然追到她们宿舍,这对于简来说,是非常震惊的。毕竟只有一面之缘的一个富家子弟,竟然为了她追到了学校。她对着房车的镜子吻了东尼,就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是很佩服法国女孩子这种勇敢的。毕竟这样的动作让人想入非非。

在接下来的一个节假日,东尼还是坐这辆房车去接简。他们很自然来到金屋,一个富家子弟在外寻欢作乐的地方。

17岁的简她很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但是我并没有看到她有多紧张。我一开始很好奇,一个少女面对这种事情怎么会不害怕紧张呢?后来我想明白了,过去17年她一直生活在火深水热中,而接下来要发生的对于她根本不算什么了。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苦难中,已经习惯了恐惧,反而不会对这个世界有恐惧之心。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有这样的论述,人的需求是有等级的,一般来说,只有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有更高层次的满足。而底层的需求包括温饱、安全等,更高一点的需求就是爱、尊重,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

对照这个理论,简连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她怎么会去想尊严呢?所以她才会对东尼说,你对其他女人怎么做,对我就怎么做就可以了。看到这个地方我是心疼简的,她是把自己当成一件商品,而东尼呢?他也是悲哀的,因为除了他所谓的情情爱爱之外,他无所安身立命。

依然记得他们第一次发生关系后,东尼带简去吃东西,他们这才开始像认识的朋友一样介绍自己以及谈论自己的未来。

他们就像旅行中遇到的陌生人聊天一样,未来蓝图里没有丝毫对方的影子。可能就是因为知道不能长久,才能那么轻松谈及未来,绝口不谈感情及分手。

晚上简躺在自己宿舍,我第一次看到她流泪了,当她被那个强暴的哥哥欺负时,她都没有流泪,但是这一刻,她自己躺在船上,她流泪了。她知道,东尼是个除了爱情,什么都不会的富家子弟,他,离不开他的家庭,所以他们不可能有未来。

可能真的像张爱玲在《色戒》里写的那样,通到女人心里的路是阴道。只是简她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是为了钱,只有在深夜,她才会承认,我也许是爱上了这个懦弱的男人。

所以这一段故事最开始也许就是女的图钱,男的寻欢,最后一拍即合,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中间居然产生了感情。

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那也不会有以后人生岁月的遗憾了。

有人说男人对女人的爱起源于保护欲。这个理论用在东尼身上真的再适合不过了。他在跟简相处的过程中,他慢慢从简的描述中了解她的家庭情况。他要求去见见他的家人,也是那一次见面,他才知道这个在他面前简单直接的女生面对的是财狼一样的家人,他心疼简,但是同时也很气愤。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东尼他永远都不能理解简的痛苦,也许很多人也会说,东尼也很可怜啊,他连自己的婚姻都没有办法做主呢。相比于精神物质都贫困的家庭,大部分宁愿选择福贵但被限制部分自由的家庭吧。

对于17的简来说,东尼可能是第一个会关心她的人来吧。一直缺爱的女孩子会牢牢抓住给爱的那个人。特别当她看到东尼为她动怒,为她伤心,她是感动的。她带他去看母亲曾经的田地,告诉他家里发生的变故。

我想一个正常的男人听完这些,都只会更爱眼前的这个女人,因为她看起来是这样惹人怜爱。他告诉简,我想照顾你,我想跟你结婚。而简只是笑笑没有说话。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她知道,他们之间不可能。

东尼他为了简去跟父亲争取,只是结果跟我们想的一样,不会成功的。东尼他爱简做得最大地努力就是跟父亲争取了,他必须得到父亲的认同,他是不能忤逆父亲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离开了家族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看到父亲告诉东尼,你必须娶小时候定的娃娃亲那个新娘子的时候,我脑子中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差不多的年代,差不多的家庭,甚至两个人都有差不多的留学背景。

当徐家不允许徐志摩离婚娶陆小曼的时候,他坚决离婚,离开徐家,转身娶了陆小曼。虽然徐志摩后来早逝,但是他短暂的人生在感情上并没有什么遗憾。

东尼却只能听从父亲的意思,与从未见面的女孩结婚。在结婚当天,简打扮成第一次相遇的样子坐在高高地桅杆上。她没有任何表情看着作为新郎的东尼。而东尼也看到了简,他们眼神交汇的一瞬间,我能感受到他们深深地无奈,从此他们成了平行线。

梁家辉电影大结局(所有的结局一开始就已注定好)(3)

我就在想,为什么徐志摩他能脱离家庭,还东尼不可以呢?是因为不够爱吗?其实不是的,徐志摩脱离家庭他还有才华可以支撑他们的物质生活,他才会有底气去选择他想要的人生。而东尼一旦离开家庭,他什么都没有。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所以有时候人很多遗憾以及无奈并不全是命运的错,而是我们自己在很久之前种下的因

,